——以《母親阿爾巴尼亞》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里特洛·阿果里及其漢譯短詩研究
——以《母親阿爾巴尼亞》為例

2021-11-30 10:38:43岳凱華廖婧文

岳凱華,廖婧文

(湖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西南部的國家,是歐洲最小的國家之一。雖然國小人少,但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文學創作在國際上擁有盛名。自1949 年中阿建交至20 世紀60 年代末,中阿關系逐漸親密,兩國互派留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同時,阿爾巴尼亞文學的漢譯傳播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幾乎每年都有詩歌、戲劇、小說等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大量阿爾巴尼亞著名作家因此被中國人民所熟知,如阿列克斯·恰奇、拉扎爾·西里奇、斯泰里奧·斯巴塞、雅科夫·佐澤、彼特洛·馬爾科、澤瓦希爾·斯巴秀、伊斯梅爾·卡達萊、德里特洛·阿果里等。受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20 世紀70 年代初中阿兩國關系破裂,文化交流也大量減少。但自2012 年中國- 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正式啟動以來,中阿兩國互動頻繁,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2015 年4 月,中國新聞出版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雙方簽署了《中阿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協議》,為中阿兩國文學作品互譯傳播提供了又一次巨大機遇。其中,阿爾巴尼亞著名詩人德里洛·阿果里的詩集《母親阿爾巴尼亞》作為“中國- 阿爾巴尼亞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 引進的首部作品,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德里特洛·阿果里是阿爾巴尼亞著名詩人、小說家、政治家,其多部作品翻譯傳入中國后,引起了巨大影響。其長篇小說《梅茂政委》和報告文學《黨的兒子》分別被改編成電影《第八個是銅像》和《廣闊的地平線》在中國播放;能“反映阿果里詩歌創作全貌”[1]的100 首短詩和5 首長詩也由鄭恩波先生翻譯后整理成詩集《母親阿爾巴尼亞》出版。當下,學界對《母親阿爾巴尼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首長詩《德沃利,德沃利》和《母親阿爾巴尼亞》,對其短詩少有關注。本文主要研究了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進程及漢譯概況、德里特洛·阿果里《母親阿爾巴尼亞》詩集的漢譯及傳播情況,并對德里特洛·阿果里的短詩進行闡釋,以挖掘其背后蘊藏的深遠意義。

一 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發展進程及漢譯概況

(一)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章正博在其《那些光輝歲月的真實寫照——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攬勝》一文中,把阿爾巴尼亞的當代文學分為三個階段:從1944 年全國解放到20 世紀50 年代末為第一階段,從20 世紀60 年代初到80 年代末國家政情發生劇變之前為第二階段,1990 年發生政情劇變至今為第三階段[2]。在這里,我們也采用這種三種階段劃分法。

第一階段,是1944 年全國解放至20 世紀50年代末這一時期。此時,阿爾巴尼亞剛剛經歷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勝利,全國解放,民族熱情高漲,這一時期其文學作品主要反映的是人民革命勝利的歷史性轉折和人民在社會主義新時代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表現出來的新面貌。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斯巴塞的《他們不是孤立的》(1952)、加塔的《毀滅》(1954)等。這一時期阿爾巴尼亞文學界涌現出一大批青年作家和詩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德里特洛·阿果里(1931—2017)、卡達萊(1936—)、荻·祝萬尼(1943—)、納·普雷弗蒂(1932—)、阿里·阿布迪霍扎(1923—)等。

第二階段,是20 世紀60 年代初到80 年代末國家政情發生劇變之前這一時期。此時,蘇聯與阿爾巴尼亞關系破裂,阿爾巴尼亞在國際上面臨極大的困難,這一時期也是阿爾巴尼亞人民革命精神最為振奮的30 年,其文學作品充滿愛國主義精神,人民群眾的形象在作品中占據了中心位置。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卡達萊的長詩《群山為何而沉思默想》(1963)、《山鷹在高高飛翔》(1966),阿果里的長詩《德沃利,德沃利》(1964)、《母親,阿爾巴尼亞》(1974),法·阿拉比的長詩《血的警報》(1966);穆薩拉依的長篇小說《黎明之前》(1965),德里特洛·阿果里的長篇小說《梅茂政委》。

第三階段,是1990 年開始,阿爾巴尼亞經歷政局劇烈動蕩后,從社會主義國家變為多黨制國家這一時期。這一時期,阿爾巴尼亞文壇既有一部分作家全盤否定阿爾巴尼亞文學傳統,變成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應聲蟲,也有一些作家仍然堅守阿爾巴尼亞文學傳統,如德里特洛·阿果里、斯巴塞等人。總的來看,這一時期的阿爾巴尼亞文學發展停滯不前。

(二)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漢譯概況

1949—1954 年,中阿兩國建交初期,并未在對方首都互設代表機構,彼此交往甚少。

1955—1971 年,兩國關系親密。1954 年9 月,兩國開始互派留學生進行文化交流,文學方面的交往變得十分密切,大量作品被翻譯出來,如《阿爾巴尼亞短篇小說集》(屠珍、梅紹武譯,新文藝出版社1956 年出版)、《漁人之家》(蘇里曼·皮塔爾著,楊敏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年出版)、《丹娜》(法·吉亞泰著,林耘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年出版)、《他們不是孤立的》(斯巴塞著,黎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年出版)、《河靜敵未清》(法·吉亞泰著,諶國章譯,東風文藝出版社1959 年出版)等。

1972—1985 年,兩國關系破裂。1973 年后,兩國雙邊來往大幅減少,阿爾巴尼亞文學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出版逐漸變少,只有《阿果里詩選》(1974,德里特洛·阿果里著,鄭恩波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 年出版)、《火焰》(1975,斯巴塞著,李化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 年出版)等少量作品被翻譯出版。

1986—2011 年,兩國關系恢復正常,但阿爾巴尼亞的翻譯作品已不常見,僅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如《亡軍的將領》(伊斯瑪達爾·卡達萊著,鄭恩波譯,作家出版社1992 年出版)等被翻譯出版。

2012 年至今,兩國關系進入穩定發展期,雙方頻繁互動,阿爾巴尼亞的文學翻譯作品也日益增多,其中伊斯梅爾·卡達萊和德里特洛·阿果里兩人的作品被翻譯得最多,典型者如《接班人》(李玉民譯,花城出版社出版2015 年出版)、《夢宮》(高興譯,花城出版社出版2015 年出版)、《誰帶回了杜倫迪娜》(鄒琰譯,花城出版社出版2012 年出版)、《長城》(孫麗娜譯,重慶出版社2016 年出版)、《母親阿爾巴尼亞:德里特洛·阿果里》(鄭恩波譯,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年出版)、《藏炮的人》(鄭恩波譯,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年出版)等。

二 《母親阿爾巴尼亞》漢譯與傳播情況

德里特洛·阿果里出生于阿爾巴尼亞德沃里,從小便對詩歌創作有莫大的興趣,曾留學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新聞系,受到俄國文學和蘇聯文化的熏陶。他在《人民之聲報》工作了近15 年后,進入阿爾巴尼亞作家與藝術家協會擔任文學方面的秘書長,直至退休。

德里特洛·阿果里一生寫了大量的作品,小說方面著有短篇小說《往昔歲月的喧聲》、長篇小說《梅茂政委》(1970,改編成電影后取名《第八個是銅像》)、《藏炮的人》(1975,鄭恩波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年出版)、《居遼同志興衰記》(1973,鄭恩波譯,重慶出版社2009 年出版)等。詩歌方面著有短詩集《德里特洛·阿果里詩選》、長詩《德沃利,德沃利》、《母親阿爾巴尼亞》(在《人民之聲報》上發表時為1400 行左右,后出單行本時擴充為3000 余行)等,這些都是在阿爾巴尼亞乃至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他的作品謳歌偉大的阿爾巴尼亞共產黨,贊美辛苦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人民,弘揚阿爾巴尼亞文學傳統,贏得了世界人民的認同。

德里特洛·阿果里成為《人民之聲報》的記者后,深入工農兵群眾的斗爭生活汲取寫作素材,寫下了大量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短詩。1958 年,他出版了詩集《我上了路》,其后又陸續出版了《我走在泊油路上》(1961 年)、《山徑和人行道》(1965年)、《中午》(1969 年)幾本詩集。1972 年,以這幾本詩集為基礎,他編選出版了《德里特洛·阿果里詩選》。與德里特洛·阿果里有著近50 年的友誼,并曾在阿爾巴尼亞留學的優秀翻譯家鄭恩波翻譯了《阿果里詩選》,并于1974 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部詩集主要收有《在勞動黨紀念館門前》《勞動工地紀事》《高山峻嶺架線忙》《坦克》《我的幸福的村莊》《政委》《德沃利、德沃利》《父輩》《共產黨人》等9 首詩歌,其也是詩集《母親阿爾巴尼亞:德里特洛·阿果里》的前身。

后來,鄭恩波先生在《阿果里詩選》的9 篇詩歌的基礎上進行增補擴充,從德里特洛·阿果里的15本詩集中精選并翻譯了短詩100首、長詩5首,匯編成《母親阿爾巴尼亞:德里特洛·阿果里》,2012 年在中華文化出版社出版,用以紀念阿爾巴尼亞獨立100 周年。

2013 年9 月和10 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 “一帶一路” 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人文交流。2015 年4 月,中國新聞出版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雙方簽署了《中阿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協議》。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鄭恩波先生受到邀請翻譯一部阿爾巴尼亞當代詩歌選,于是就有了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年出版的詩集《母親阿爾巴尼亞:德里特洛·阿果里》,這也是“中國- 阿爾巴尼亞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的首部作品。這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加深我國人民對阿爾巴尼亞文學、文化的了解,它不僅僅是中阿文化交流和友誼的見證,更是為中華文化和中東歐文化的溝通注入新的活力。

譯者鄭恩波先生是我國著名記者、作者、翻譯家、文學史論家。鄭恩波先生1964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俄語系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后到阿爾巴尼亞留學。他對阿爾巴尼亞感情深厚,留學的經歷使他對阿爾巴尼亞的語言和風俗文化了如指掌,是業界公認的該語種最優秀的翻譯家。回國后,他陸續出版了《阿爾巴尼亞文學史》《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史》《南斯拉夫當代文學》《南斯拉夫戲劇史》等著作,并與他人合著《東歐文學史》一書。他翻譯了《阿果里詩選》、塞爾維亞詩人茂瑪·迪米奇詩選《吉卜賽母親》,以及長篇小說《重新站起來》《亡軍的將領》《居遼同志興衰記》等大量作品。同時,鄭恩波與德里特洛·阿果里有著多年的友誼,可以說,他是翻譯其作品的不二人選。

正因如此,《母親阿爾巴尼亞》一書的翻譯十分成功。其一,譯者與作者是多年好友,對作者的性格特點十分了解,所以其翻譯能夠貼近作者心理,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情緒十分精準地翻譯過來,讓讀者真正走近作者內心世界,體悟到作者的喜怒哀樂。

其二,鄭恩波先生留學阿爾巴尼亞多年,對阿爾巴尼亞語言、文化進行過深入研究,對當地的文化淵源、風土人情相當了解,所以他在翻譯時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阿爾巴尼亞語的原意,不會因為不懂當地的歷史、傳說、典故而鬧笑話。鄭恩波先生曾經在《譯詩感悟——從翻譯阿果里詩選〈母親阿爾巴尼亞〉 談起》一文中感嘆:“文學與歷史是一對孿生兄弟,要譯好一個國家的文學作品,非了解該國的歷史以及與此相關的世俗典故、風土人情不可。”[2]

其三,鄭恩波先生的翻譯力求“信、達、雅”,并且注重詩歌的音韻和諧。在翻譯過程中,他盡力做到不隨意增減一字,對譯出的每個字、詞、句子都反復推敲,力保整體內容的完整準確,在傳神的同時,做到寫意。同時,他還根據每首詩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詩韻譯法,使翻譯恰到好處。高莽先生在為《母親阿爾巴尼亞》所寫的序言中提到:“文學翻譯不易,詩歌翻譯尤其難。它要求譯者要具備較高的漢語與被譯語種的語言文學修養,最好自己是個詩人。如果不是詩人,但起碼也要懂得寫詩作歌的常識,其中詩歌的音樂感尤為重要。”[3]7由于鄭恩波先生的努力,《母親阿爾巴尼亞》的翻譯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贊譽。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庫依蒂姆·扎尼先生在以《衷心的祝賀》為題的序中夸贊道:“這部最新的詩集,就譯文而言,無疑是最高水平的作品。他全力以赴、埋頭鉆研精神,是很令人贊賞的。他對阿爾巴尼亞語言的熱愛令人感動,叫你心悅誠服。”[4]

同時,國內學界,馮振翼《行云流水韻味濃——讀鄭恩波譯著〈 母親阿爾巴尼亞〉》、涂途《“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感動〈 母親阿爾巴尼亞〉》、雁翎《融通中阿文脈的杰作》、羅紅娟《處女地、田壟和鳥兒的歌者——淺論阿果里的詩歌創作主題》等文也對《母親阿爾巴尼亞》的翻譯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 《母親阿爾巴尼亞》短詩的主題及藝術特征

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歌是他對歷史時代作出的反映,映射著阿爾巴尼亞的社會主義事業從崛起到崩塌的歷史巨變過程,以及人們在這一過程中心態和行為的轉變。我們可以通過對其不同時期短詩的研究,探尋其詩歌寫作的特點和背后隱藏的社會現實變化軌跡。結合阿爾巴尼亞的歷史進程,我們將德里特洛·阿果里的創作分為前后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正和章正博《那些光輝歲月的真實寫照——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攬勝》中所分的三個階段相契合。

(一)第一個時期(20 世紀50 年代末——80年代末)

第一個時期是阿果里進入《人民之聲報》工作后到20 世紀80 年代末,這一時期對應了章正博劃分的前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阿爾巴尼亞人民正處于解放后激情共建社會主義的時期。當時,人民愛國主義熱情高漲;第二階段是國際共運內部發生嚴重分歧的時期。當時阿爾巴尼亞人民面臨極大的困難,迸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精神。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也表現出當時的時代特征,愛國主義精神的抒發是其詩歌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生活為其詩歌的主題,社會主義新人是其詩歌的描寫對象,富有時代朝氣和生活氣息是其詩歌的語言風格。

首先,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是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的主旋律歌,歌頌勞動人民是其詩歌最明顯的特征。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歌不乏對祖國愛意的直接表達,如《地里人》中,“祖國啊,你已看到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有時我感到有些疲勞,就一頭扎進你的懷里養養精神。”[3]22直接傾訴了對祖國的依賴之情。通過對勞動人民生活的描寫,表現出他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他詩作中描寫的辛勤勞作的人民形象,大致可分為四種:戰士、工人、農民和婦女。

阿爾巴尼亞的獨立離不開戰士們的奉獻,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歌中經常出現戰士們英勇前進的身影。如《政委》這首詩就主要描寫了在吉爾-庫薩爾的峭壁旁,政委在戰斗中中了敵人的子彈而犧牲的故事,“政委,為了自由,你瞄準了敵人,七顆子彈叫八個敵人完蛋。我站在你的旁邊,把那干式手槍和子彈帶在腰間,我是如此地悲痛,仿佛苦汁在血管里把血水替換。”[3]11詩歌深刻體現了戰士在戰斗中的英勇和人們對其犧牲的悲痛。此外,他還創作了《永不忘懷的姑娘》《烈士》《紀念碑》等詩歌,表達對戰士們的懷念和贊美之情。

工人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德里特洛·阿果里有多首短詩描寫了工人們在惡劣的境況中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情形。如《勞動工地紀事》,“這時候,猛烈的山風像沙石一樣迎面撲來,同志們卻在山坡上英勇無畏地艱苦工作,他們攔住滔滔江水,開墾堅硬的土地,推倒懸崖峭壁,將高聳的堤壩建設!”[3]30又如,《高山峻嶺架線忙》,“崩塌的雪層和呼嘯聲滾下山崗,仿佛是穆依和哈利利橫沖直撞,好像河流中的浪濤洶涌奔騰,也好像冬季里的回聲在山谷中回檔。我們和電纜工彼得向前行進,大家就像掛滿白雪的黑松,背著行囊;我們要學他那樣做個模范,把電線和絕緣器拿在手上。”[3]35阿爾巴尼亞的建設依靠工人們的努力。也許工人們不像戰士們一樣沖鋒陷陣,但他們同樣工作在“第一前線”。德里特洛·阿果里在對工人工作環境的描繪時通常花費大量筆墨,力求用艱險的環境襯托工人們奮力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奉獻精神。

農民是德里特洛·阿果里了解最深的人群,因為他自己就是農民的兒子。在他的筆下,有“拖著沾滿爛泥的山民鞋蹣跚而行,敞開寬廣的胸膛自由地呼吸”[3]6,翻山越嶺進城看在大學學習的兒子的山民,有“與鳥雀和牲畜結伴為友”“在地里整天辛苦勞作”[3]22的地里人,還有幸福村莊中像蜜蜂那樣勤勞的姑娘和如同山鷹一般堅強的小伙子。在詩人筆下,在阿爾巴尼亞的新時代,農民們勤奮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由和幸福的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中歌頌的勞動人民中,婦女形象尤為突出。他不僅寫了《為我們的婦女而歌唱》這樣的詩篇來贊美她們的美麗,“她們是那么漂亮、美好……她們正鮮花怒放,重新變得俊秀年少!”[3]8同時也寫詩表現婦女們的辛勞,“在婦產院里生后代,在家中操持家務十分辛勞,在田野,在山坳,把砍柴、撒種的擔子肩上挑。”[3]9他的詩歌反映出阿爾巴尼亞獨立后女性地位的提高。

其次,動物也常常成為德里特洛·阿果里筆下的描寫對象。他有多首詩歌贊頌動物,如《乳牛》《我對馬的偏愛》《小羊羔》《小馬駒》等。他甚至在詩中聲稱“沒有乳牛我就寫不了詩章”[3]56,“變成馬再好不過”[3]73。他偏愛動物的原因出人意料的簡單:其一,他是土生土長農民的兒子,他的整個童年都與這些動物有著親密接觸。《小羊羔》一詩對這一點有直接的表現:“我也要撒歡地跟你一起咩咩叫幾聲,因為我特別思念美好的童年……”[3]77在詩人的眼中,這些動物都帶著夢幻童年的美好濾鏡,是陪伴他度過最美好時光的、可親可愛的朋友。其二,這些動物同時也是幫助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好幫手。在阿爾巴尼亞歷經重重磨難建立起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后,人們終于翻身做了主人,可以用勞動改善自己的生活、建設自己的國家。人們熱愛勞動、歌頌勞動,連帶著這些作為好幫手的動物們也因能幫助生產而得到尊重、熱愛和贊美。

再次,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歌語言率直激昂,富有敘事性和音樂性。當時,正值阿爾巴尼亞解放后,全國人民愛國熱情洶涌,致力并奮斗于社會主義建設。德里特洛·阿果里受時代環境影響,其詩歌語言激昂直切、直抒胸臆,對國家、共產黨、民族澎湃的愛意常常抑制不住地在短短一句的詩行中涌出,他直接高呼“祖國啊!”“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阿爾巴尼亞人!” 但他直白的抒情并不顯得單薄,他的詩歌繼承了阿爾巴尼亞詩歌通過敘事抒情的特色。他的《在勞動黨建黨紀念館門前的思考》一詩敘述了1941 年11 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的建立使阿爾巴尼亞開啟了新時代,訴說了共產黨人為了民族崛起是如何帶領人民群眾沖鋒向前,把勝利的時代帶到身邊的歷史事實。他將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在敘事的同時,歌頌黨的偉大和阿爾巴尼亞人民的英勇。他直抒胸臆地呼喊:“我們從此站起來了,擁抱土地和河山,在貧窮的祖先們的山野里,把偉大的事業創建。”[3]14阿爾巴尼亞古典詩歌和絕大多數現代詩歌很講究押韻,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作也十分追求音樂美,他的詩可以說無一首不押韻。鄭恩波先生在翻譯時為了體現這一點,根據他每首詩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寬韻” 和“窄韻” 進行翻譯,每首短詩一韻到底。因此,這些鄭恩波先生翻譯的德里特洛·阿果里短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

最后,德里特洛·阿果里詩作在對意象的把握中融合了非凡的想象力。涂途《“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感動〈 母親阿爾巴尼亞〉》一文中提到:“阿果里非常善于發現和捕捉詩意的具象,巧妙地、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各樣的詩的意象和意境,將它們概括化和典型化,旋轉式地以不同鏡頭,伸延著它們那多姿多彩的內蘊和豐富復雜的內核。”[5]德里特洛·阿果里的幾乎每一首詩歌中都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群山、田野、平原、樹林、風雪等,它們都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核,或是祖國、故鄉,或是挫折、磨難。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德里特洛·阿果里在對各種意象、意境的把握中結合多種修辭手法展現出了他奇異的想象力。《山民》中短短一句“紫羅蘭色的群山將山峰拋灑人間,杏樹林里用泉水為他解渴充饑”[3]6,描繪出夕陽下群山的壯闊和樹林間淳淳小泉的清麗。詩人通過擬人的手法,使群山擁有了人的意識,灑脫地將山峰“拋灑”;杏樹林也善解人意,特意獻上泉水給人們解渴充饑。又如《高山峻嶺架線忙》:“我們在你屋里的天花板上裝好電線,像木瓜那般大的燈泡閃爍著白光,讓甜夢在電燈下展翅飛舞,像溪水那樣發出淙淙的音響。”[3]36詩人使用比喻、通感等手法來表現通電帶給人們的喜悅之情。燈泡明明是小小的一個,但在人們的眼中,卻因其帶來光明而顯得有木瓜那么大;甜夢也像鴿子一樣展開希望的翅膀飛舞;白光甚至能夠發出淙淙的流水聲。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在多意象的使用、多意境的營造和多手法的運用中,通過對日常生活語言進行有組織的違反和創造性的破壞,即通過文學語言的陌生化,喚起人們奇特的藝術感受。

(二)第二個時期(20 世紀90 年代初—21 世紀10 年代)

第二個時期也正對應著章正博所說的第三個階段。1990 年歲尾,阿爾巴尼亞政局發生了劇烈變化,社會主義的阿爾巴尼亞變成了多黨制的國家,之后的近20 年的時間是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發展的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文學發展的方向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有一些作家對阿爾巴尼亞文學傳統、社會主義文學全盤否定,狂熱地吹捧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也有相當多的作家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高舉社會主義文學的旗幟,但實際上依舊在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進行創作,繼續發表一些關心國家前途和人民生存的作品。德里特洛·阿果里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即使處于艱難的境地,也頑強地堅持阿爾巴尼亞文學傳統。不過,此時他的詩歌情調變得低落傷痛,他在字里行間都訴說著詩人對祖國的擔憂、對動蕩社會的憂愁和對世風日下的不滿。

首先,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中出現的主要人物不再是以往的勞動人民,而多是一些底層人物,如被拋棄的村婦、出沒于小巷的盜賊、像牲畜一樣大吵大嚷的乞丐、每天賣身四處游蕩的妓女等等,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漂泊無依、無家可歸。由于時局的動蕩,社會環境也變得混亂復雜,大量失業者不得不去偷去搶,女人們甚至靠出賣身體來維持生活。德里特洛·阿果里踐行著作品應真實反應時代的創作原則,以小人物的命運反映時代的變化。描寫對象的轉變,并不意味著他不再熱愛祖國和人民,只是他的愛意表達已經從直抒胸臆的贊美變為赤裸裸的擔憂。他通過描寫底層人物的不幸遭遇,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國家分裂帶給底層人們的災難。

德里特洛·阿果里的短詩雖多描寫底層人物,但偶爾也會描寫上層人物,這些“大人物” 通常都是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偽君子。譬如《這位大人物》這首詩,就專門描寫了一個看起來“小心謹慎,虔誠可信,穩穩當當,與人友愛”,并且“講起話來,愛國主義時時成為他的口頭禪”的“高貴的人物”“男子漢”[3]126,但這個人其實是一個“不知羞恥地喋喋不休地把人欺騙”[3]127的虛偽之人。當人們在為祖國張貼傳單時,他在鏡子前打扮自己;當人們參加游擊隊時,他卻流連妓院取樂;當人們邀請他一起上山作戰時,他嘲笑人們太天真了。德里特洛·阿果里之所以描寫這一惺惺作態的偽君子形象,是為了表達他對這類人的鄙夷和對其人格品性墮落的痛心。

其次,德里特洛·阿果里的詩歌語言變得沉重急躁,并多用暗色調顏色詞。他的語言依然是直率的,但與前期的昂揚激動不同,這一時期他的詩歌語言沉重而憂郁,其使用的形容詞多是“發瘋的”“瘋狂的”“撕心裂肺的”“腐爛的”“痛苦的” 等等,如《人與時代》中“發狂的人們在羊腸小道上蒙頭轉向地行走”“瘋狂的世界又跳舞又開槍”[2]144這樣的語言,就顯得瘋狂而又危險。語言情緒的轉變是詩人痛苦不堪的心情的映射。詩人已體會到破碎的國家無法自拔的瘋狂和悲哀,他企圖用這樣的方式宣告這一社會異化的嚴重后果。同時,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中也出現了更多的暗色調的顏色詞,其主要是灰色和黑色,如《灰色》一詩中,江河湖泊、天空、房屋、水珠、郵遞員,甚至報紙發出的音色都是灰色的。他的另外一些短詩中也出現了黑貓、黑云、鉛灰色的云、灰色的羽毛等帶有暗色調的意象。這些詞語烘托出一種灰暗的社會氛圍,將詩歌的意境拖入無邊的絕望之中。

再次,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的意象選擇具有奇異性。此時德里特洛·阿果里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多為惡心陰郁的代表,比如蟲子、老鼠、瘋狗、毒蛇等動物意象,還有諸如女人的乳峰、大腿等帶有感官刺激性的意象。動物意象通常出現在他形容國家和時代的詩行中,如《我好像不是生活在我的祖邦》中,“我落到這步田地:好像不是生活在我的祖邦,而是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在一座處處是蟲子和老鼠的城市里,在濕漉漉的表皮剝落的墻壁中間慘度時光。”[3]146又如《人與時代》中,“夜里,一只瘋狗在大門下狂吠亂汪汪,那狗瘋得跟我一個樣。一條蛇從塌下來的泥土里露出來,彎彎曲曲地爬行,那蛇就跟我一個樣。”[3]144詩人通過這些意象,營造出破碎時代下人們變異的瘋狂心理。德里特洛·阿果里詩中帶有感官刺激性的意象多使用夸張的手法進行描述,如“乳峰在人行道上顫晃發出悠長的聲響,女人的大腿送來充滿性感的風光。這是所有人都發瘋的時代,所有人的思想都變得骯臟荒唐”[3]129。其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覺,要么變形,要么瘋狂,折射出時代變化下人們精神的異化。

阿爾巴尼亞文學在當今世界文壇上已經十分邊緣化了,但其曾經也是一朵璀璨燦爛的奇葩。作為阿爾巴尼亞文學的代表,德里特洛·阿果里的作品映射了社會主義在阿爾巴尼亞從崛起到崩塌的歷史過程,其對當下中國的文學創作不乏啟迪和警醒作用,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福利国产在线| 亚洲三级成人|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二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视频久久|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无码日韩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lhav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a级毛片在线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www|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有专无码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99一级毛片| 婷婷色婷婷|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女人在线|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日本日韩欧美|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尤物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色香蕉|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午夜视频日本|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