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月 泰山學院
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和運用,是文化繼承和發展的主要方式。近年來,文化復古設計與開發逐步成為藝術設計的新潮流。魚形紋飾是典型的傳統流行元素,結合其存在特征,巧妙進行運用與創新,是彰顯傳統藝術魅力與價值的重要表現形式。魚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祥和、協調、圓滿的寓意,也是中國青銅器紋飾之一,其圖案主要以魚的形態為主,脊鰭、腹鰭各有1~2 個[1]。我國古書典籍中有很多關于魚紋的記載,其中,《史記·周本紀》將其描述為“周有鳥、魚有瑞”。而漢代石化中,魚紋大多以鯉魚魚紋為主,且經常與龍鳳一同入畫[2]。也就是說,魚紋是伴隨著我國傳統文化逐步發展而來的。
魚形紋飾的發展可大致分為前期演變、中期融合、后期豐富三個環節。在前期演變過程中,魚紋多是以一陰一陽相輔相成的狀態存在,這是最初階段的魚紋升華方式。而中期融合過程中,魚紋的含義被廣泛推廣到普通大眾的生活中,并被轉換為一種藝術設計紋飾[3]。后期豐富階段,魚紋一方面繼承著原有文化意蘊層面的特征,另一方面也開始更多地出現在陶瓷、服裝、繪畫等領域。當代社會中關于魚形紋飾的應用,很好地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發展成果。
其一,當代印刷制品在資源逐步豐富的環境下,也在逐步向著多元化的方向進行轉變。同時因印刷制品的生產材料、技術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明顯的創新趨向,現代印刷制品的藝術追求高度也在不斷地提升。而傳統文化作為印刷制品藝術創新的基礎,自然會成為印刷制品設計的主要借鑒因素。
其二,魚形紋飾設計圖形簡潔、大方,且魚紋設計能夠依據不同品種的魚類進行形態各異的設計,將這一概念融合于現代印刷制品的形態設計上,表現為在形式設計上應注重多元差異性特點。例如,在平面繪畫圖案中借鑒魚形紋飾特征時,首先應按照印刷制品的整體安排,確定魚紋結合的點,然后將魚紋圖案與其他設計元素結合起來,使其設計作品整體看起來相互協調即可。而設計者在具體選擇形態時,都需要根據平面印刷設計的需求進行。
其三,魚紋在現代印刷制品形態層面的融合,在于形態直觀設計與藝術抽象特征的有機集合。藝術之所以被傳承,是因為它存在著較高的再次創造性色彩。因而,在印刷制品形態設計上注重魚紋運用的曲線色彩變化,這也是其設計中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魚紋作為一種傳統設計符號,在當代印刷制品設計層面運用時,完全可以采取“局部”替代“整體”的方法進行融合。例如,宣傳海報中可以將魚鰭圖案保留,抑或設計成鱗片式的曲線波浪等,這些都是魚紋設計的表現形式。與整體式的魚紋運用方式相比,局部化魚形紋飾特征應用,其展示形式上更具生機性和靈活性的色彩。
魚形紋飾在現代印刷制品中的應用,最直觀的就是形態設計部分的融合,設計者注意融合點的掌控,因為這是確保傳統文化藝術時代化轉換的外部載體條件。
深層文化意蘊的融合,也是將魚形紋飾應用在當代印刷制品時需要把握的點,即魚紋中所蘊含的祈祥納福、驅邪避災等傳統文化底蘊,可在其轉換過程中逐步得到更為深入的開發。
魚形紋飾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進行印刷制品開發時,設計者完全可以針對其內在文化含義進行開發,以體現印刷制品的藝術性。魚紋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代表形態,在每一次階段性轉換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豐富和完善。要想將魚紋這種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現代印刷制品中,文化底蘊色彩自然是不可忽視的。例如,進行絲織品、棉麻等材料圖案印刷時,一方面可以按照傳統的魚紋與龍鳳一同入畫的方式,將祥和、美好等常見的意蘊傳承下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將魚紋作為一種點綴體驗,在制造物品的邊緣進行融合。魚形紋飾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注重魚紋運用期間的文化底蘊保護,而不是空有印刷制品的軀殼卻沒有“靈魂”的設計形態。注重文化底蘊與傳統藝術之間有機結合,也是其活動實施期間不可忽視的關鍵點。
印刷制品開發中的魚形紋飾融合,也可以看作一種文化傳播的窗口,設計者可以將魚紋發展為地域性文化展示的標志。例如,在山東泰山、膠東等地區文化中,魚紋色彩最為明顯,當地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宣傳等,完全可以將魚紋作為一種文化設計代表元素,制作具有魚紋的旅游特色飾品、服裝圖案、書本封頁設計等。魚形紋飾在現代印刷制品領域中的應用,是當代文化底蘊和多元性藝術開發有機結合的體現,而將其逐步轉換為地域性文化傳承的表現形式,也可豐富其運用形式,體現其民族文化特性。
設計者也可以充分借鑒魚紋中多重文化底蘊的內在含義,以相對完善的藝術形式體現出文化多樣性的運用創新。例如,魚形紋飾具有“年年有余”“魚躍龍門”等美好祝愿,在當代印刷制品中進行設計時,完全可以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單獨拆分開來,以實現對印刷制品中傳統膠東文化的傳承與再現。
魚形紋飾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展示形式,其圖案的形成與多重變化發展和傳統文化的不斷更新與融合之間關聯密切。為此,將魚形紋飾運用到印刷制品中時,設計者完全可以依據生平創作視角進行平移設計,以增加印刷制品的創造性特征。首先,是魚形紋飾中最基礎的文化表達平移。在將魚紋應用到現代印刷制品中時,設計者注重其產生的根本性色彩的保留和傳承。例如,在梳子產品包裝印刷制品開發過程中,設計者可以將黑白魚紋作為裝飾。此種包裝形式上的設計與創新,不僅可以凸顯梳子產品的作用,還將陰陽調和、黑白融合等傳統文化理念很好地進行傳承,繼而實現了印刷制品中魚紋融合的浪漫主義情懷和古典化的審美效果。
其次,魚紋在現代印刷制品中的應用,也應體現出生動、傳神,以及生態化的印刷制品創新趨向。其中生動、傳神是對魚形紋飾繪畫、創作中的典型特征的描繪,而生態化的轉變,是指在當前社會發展的理念下產生的時代性創新平移特點。例如,家居裝飾繪畫、壁紙設計、大理石設計等,均可以運用魚紋圖案進行裝飾。一方面,魚紋設計形式復古,充分迎合了當代文化流行欣賞的趨向,能夠體現出時尚感;另一方面,魚紋設計不再局限于黑白色,而是以更加逼真的3D 形式呈現,從而豐富和完善了整體設計。
最后,魚形紋飾也可以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人類文明產生于自然,也依賴于自然。進行印刷制品設計過程中,將魚形紋飾作為自然文化的代表,并逐步將人類綠色文明傳承與傳統文化色彩有機結合起來,能實現綠色文化交流與互動的交融運用效果。例如,魚紋作為地域文化傳播宣傳中的一部分,在圖案中可以代表海洋、代表水源,就像燕子可以代表藍天一樣。注重魚形紋飾在印刷制品中融合的要點把握,有序地進行各項文化傳承藝術要點的結合,并適當地進行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不僅能展現出文化藝術的價值色彩,更可以體現出印刷制品創作的動態色彩,從而增加印刷制品的視覺價值。
在將魚形紋飾運用到當代印刷制品的過程中,設計者應注重從魚紋產生的基礎因素及發展因素等方面進行較為多元的靈活運用。其過程不僅是魚形紋飾內涵色彩的有序性應用,還是將傳統文化藝術融入時代發展之中的實踐方式,它為當代社會資源的傳承與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趨向指導思路。
魚形紋飾與當代印刷制品的融合,也被看作一種產品升華方式,它能將其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理念很好地傳承下去。魚形紋飾既是典型的古典文化形式,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載體,但在傳承與開發期間,我們也應注重文化傳承的持續性和延展性,這樣方可實現魚紋內容的有序性傳播與升華。
魚形紋飾在印刷制品中的運用,有很強的畫面帶入感,它可以促使人聯想到水、生命、藍色等。為此,在印刷制品中融入魚形紋飾也可以增加設計物品的立體呈現效果,以動態化的色彩視角豐富印刷制品的設計效果。例如,在設計廣場印刷圖案時,設計者可以將魚形紋飾“恢復”到最初的小魚游泳的畫面上,在相對寬闊的繪畫區域之內,構建自然、協調、具有立體性繪畫特征的實踐運用形式。
在魚形紋飾設計活動具體設計期間,設計者應合理進行各個部分的繪畫色彩傳導,將魚形紋飾與漢字文化相結合起來,在進行印刷制品平面設計過程中,可以運用形象的畫面展示印刷制品所要宣傳的內容。此種繪畫與文字有機融合的設計形式,可增加受眾的喜愛程度,達到事半功倍的印刷制品設計效果。
綜上所述,魚形紋飾在現代印刷制品中的應用,是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主要形式,它實現了現代藝術審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本文從形態設計層面的借鑒、深層文化意蘊的融合、生動創作視角的平移、產品價值的升華等方面,分析了魚形紋飾在現代印刷制品中的應用要點,以期為現代印刷制品中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