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盈盈 張桂菊
(1 臨沂市中心醫院普外二科,臨沂,276400; 2 臨沂市中心醫院護理部,臨沂,276400)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頸部腫塊或結節,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1]。甲狀腺根治術患者面臨著對惡性腫瘤的恐懼和對手術、麻醉、疼痛等問題的擔憂,長此以往會嚴重干擾其睡眠質量,對患者心理造成了嚴重影響[2]。因此,為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睡眠,緩解不良情緒,本研究對甲狀腺癌根治術后患者進行綜合放松訓練聯合心理調適干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臨沂市中心醫院行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38例;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46.12±5.37)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39例;年齡26~56歲,平均年齡(46.86±5.03)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1)符合《實用甲狀腺癌診療·甲狀腺癌診療》[3]診斷標準,且擬行甲狀腺癌根治術者;2)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3)患者及家屬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嚴重感染者;2)曾患精神類疾病者;3)近期發生過重大家庭或個人事件,可能會對患者情緒造成影響者。
1.4 護理方法 2組患者均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調適干預,主要操作如下:1)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干預策略;2)持同情、理解的心理與患者交流、溝通,詳細講解疾病相關內容及手術流程,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安慰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3)給予患者家屬適當的建議,引導患者家屬多關心、理解患者,營造有愛、溫馨的治療環境。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綜合放松訓練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如下:營造舒適溫馨、陽光充足、安靜的治療環境,患者呈仰臥位,閉上雙眼,在護士的指導下,患者自行對肌群進行緊張、放松操作,自雙手至軀干至雙足,每個部位緊繃10 s后放松10 s,囑患者集中注意力體驗肌肉緊張、放松的感覺,10 min/次,3次/d。2組患者均連續干預1周。
1.5 觀察指標 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4]評估患者睡眠質量,共包含7個維度,總分0~27分,得分越高則表示睡眠質量越差;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AS、SDS)[5]評估患者精神狀態,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高。

2.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觀察組PSQI總分為(10.33±2.17)分,明顯低于對照組(16.88±2.8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195,P=0.000)。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甲狀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絕大部分甲狀腺癌都屬于分化型,以乳頭狀腺癌、濾泡狀癌最為多見,甲狀腺切除是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主要手段。國內外研究表明,癌癥患者普遍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患者的不良情緒能夠對疾病的預后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僅會加劇疼痛,誘發并發癥,還可能會延長麻醉時間,導致全麻時低血鉀,甚至造成意外死亡,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質量和睡眠質量,加重身體負擔,反過來還易誘發焦慮、抑郁等情緒功能障礙[6]。傳統的癌癥護理內容忽視了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沒有積極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護理效果有限。因而,除常規醫療治療、護理外,還應聯合綜合放松訓練、心理調適等措施進行干預。放松訓練有助于患者加強對自身意識的調控,平衡不良情緒對身體所帶來的負擔,獲得放松時帶來的愉悅感。聯合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信心的同時,幫助其擺脫焦慮、惶恐的情緒,保持安靜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有利于患者入眠,提高睡眠質量[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PSQI總分、SAS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綜合放松訓練與心理調適聯合干預具有較好的情緒調控效果和睡眠改善作用,這與呂曉蕊[8]研究相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放松訓練與心理調適聯合干預可有效改善甲狀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睡眠質量,減輕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