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梅
(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4350)
當前的教育方針,主要就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可以成為適合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立德樹人這一理念主要就是要讓教育工作者重視起育人的重要性,要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要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先學會做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融合進現代的教育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奮斗精神,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與成長情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可以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質社會主義人才。
就當前的中職教育教學情況而言,許多的中職學生學習能力一般,思想道德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組織性、紀律性都較差,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對教育教學不夠重視,學習的基礎差,還不愿意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抱持著一種破罐破摔的心態,久而久之,就更加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產生厭學的心理。而且,許多的中職學生都是因為學習比較差,自控能力較弱,被家長強制性的送到中職學校,所以逆反心理嚴重,也沒有明顯的思想道德概念。再有就是,由于現代的信息技術比較發達,學生會出現低頭族的現象,許多的學生會不分場合的使用手機,上網打游戲,發微信、QQ,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同樣也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學習,這些現象都是中職學生缺乏道德思想教育的體現。中職學生的年齡還不夠成熟,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需要中職教師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要通過立德樹人的目標,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能夠提升道德品質,在將來的學習與生活中,保持好的身體素質與思想品質,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綜合性人才。
導致許多中職學生缺乏思想道德素質的原因有許多,其一就是來自家庭的原因,由于現在的社會環境,出現了許多的離異家庭、單親家庭,這些都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好,動輒打罵學生,或者放任學生自由發展,這些都會導致學生走上歪路,逐漸出現各種各樣的道德品質問題。其二就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進步,手機成為了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科技設備,雖然手機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能讓學生隨時與教師和家長溝通,但是也產生了副作用,就是會讓學生沉迷玩手機,要么上網聊天,要么上網打游戲,這樣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嚴重的更是會影響學生的生活,中職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一旦沉迷手機,就難以自拔,因此,這就成為了學生思想品質難以提升的重點問題。其三,那就是學校的教育方面,許多的中職院校都不太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認為只要學生能平穩畢業就可以,沒有考慮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會影響學生成長的,更是影響學生的后期發展。以上的這些問題都是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的基本原因,要想改變這一現象,就需要中職院校的高度重視,改變現有的教育教學方式,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融合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的思想品質得到提升,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職學生的年齡正處在發育成長的時期,是養成習慣、提高素質的關鍵階段,因此,就需要中職教育工作者,能夠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中職教師需要尊重中職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引導學生提高知識文化修養,提升專業技能,磨煉品性,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職的學生應當清楚自己的個人定位,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要有歷史使命感與現代責任感,在發揚傳統文化精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1]
從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不難看出,現代社會的教育,主要圍繞的就是素質教育,是為了更好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了用素質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綜合型的人才。在新時代的中職教育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能力,更重要的就是要用立德樹人的思想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社會主義價值。中職學校應當多開展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結合現代社會主義的教育類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提高思想品質。
新時代的中職教師應當具有專業的教育技能,除了教授學生文化與專業的知識,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品質思想,讓學生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質,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和幫助的人。中職教師要注重個人素養的提升,還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給學生起到榜樣帶頭作用,要有自己的職業操守,增強責任使命,把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只有教師有師德,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育人意識,把職業道德作為自身的至高標準,要愛崗敬業,要為學生多做考慮,要落實基礎教育,保證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中職的學生往往給人的感覺就是學習不好,思想品質也相對較差,大多是問題學生,這只是大眾對于中職學生的片面了解,并不代表了所有的中職學生。因此,為了改變人們的這種固有觀念,中職院校應當加強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思想品德,讓中職的學生可以成為綜合性質的社會人才,要多開展德育活動,增強中職學生的品質基礎。首先,可以多開展班會活動,讓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其次,可以開展德智體美性質的具體活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再次,中職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價值,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參加社團主題類型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性格與喜好,讓學生可以全面發展,成長為全面綜合型的人才。
長期以來,中職院校的德育一直是教育領域比較關注的教育教學方向,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需要中職院校完善現有的教育,實現育人的效果,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融合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素質。首先,中職院校需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建立合理規范的教育制度,要注重監督與評估,加強對學生的品質教育,讓學生在學好技能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用校企結合的形式,提前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不易,也讓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個人成長,更加符合社會與企業的需要。[2]然后,需要有一定的培訓制度,不僅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還要加強對教師的素養提升,讓教師可以更有能力去培養學生,由于大多數中職教師并沒有其他的從業經驗,所以對于學生的培養可謂是紙上談兵,只有教師走出去,多吸收新鮮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
要想培養好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融合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質教學,就需要結合校園文化與周圍環境,強化育人的理念,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中職學生的思想品質。在校園中,要有一定的校園文化,更要給學生的家庭灌輸環境理念,讓家長也意識到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學校與家庭要相互配合,與企業也要相互聯系,這樣才能全方位的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思想品質,成為國家與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技術人才。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校與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質的評價,通過與企業的聯合,對學生進行長期有效的培養,鼓勵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技能與品質。就當前的社會發展而言,中職院校也越來越專業化,與企業的合作也成為了固有的發展模式,對學生立德樹人的培養也不僅僅依靠學校與教師,更是要讓學生到企業當中去鍛煉,更好的打磨自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現在的青少年來說,是重要的價值理論基礎,需要青少年謹記,而中職的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堅實力量,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是更加需要培養的,因此,要在培養中職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思想價值教育,讓中職學生可以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更好的進步與發展。在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誠實守信、愛國敬業都屬于學生需要學習的價值觀念,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中職學生應當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要符合新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要立足現在,放眼未來,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3]
由于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網絡文化與西方文化對當下的學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同地域的文化與思想,價值與觀念都有所差異,在傳統文化的加持下,我國的思想價值理念與西方文化差異巨大,因此,中職院校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時刻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的內涵配合完成德育教育,讓中職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避免受到西方文化的過分影響,中職的教育要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完成傳統文化教育,這樣才能讓中職學生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許多的中職學生雖然成績不太理想,可也意識到學習技能的重要性,想要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就十分關鍵,要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讓學生的努力不會被辜負。中職階段的學生還處在叛逆期,對于自身的認知與外界的理解還沒有很到位,普遍都有著自尊心與責任感,只是還不會表達,學校方面應當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發掘學生的愛國情感與價值觀念,讓學生可以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4]
傳統文化的教育應當是一直存在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要時刻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在啟蒙教育階段,就已經加入了傳統文化教育,更何況是中職階段的教育,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包含了許多的哲理與價值觀念,也是體現民族特色的教育內容,教育的同時不光弘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培養了學生的心智與能力。
在立德樹人目標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中職教育教學是一項復雜長期的工程,需要學校與教師堅持,不能只是喊喊口號。在現今的中職教材中,內容過于陳舊,課程的設置也都比較死板,沒有全面系統的教學模式,許多的課程只是為了讓學生完成學業,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而且教學的內容比較零碎,沒有整體性,教學的效果沒有體現。[5]所以,要想改變這一現象,就需要改變教學方式,要精選教學的內容,要有整體性與合理性,要突出教學重點,要有力實施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需要學校與教師先提升個人素養,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培訓,讓教師可以深刻的理解文化教育的內涵,然后再去開展對學生的實際教學。許多的中職院校因為條件有限,沒有系統的傳統文化培養,這時候,學校就可以從地方特色入手,讓學生先了解家鄉的歷史與文化,要讓學生感受文化的延續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要讓學生明白,傳承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傳承了文化,提高了品質思想,才能更好地成長為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才能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
一個人的發展、成就與自身的文化底蘊是息息相關的,中職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可是并不代表中職學生就不能成就自己,因此,在中職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就成為了教育的重點方向。許多的中職院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時候,還是在校園內部,教育的方式也都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沒有多元化支撐,所以,學校方面應當搭建多元化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途徑,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學校要與教師、家長、社會進行一定的配合,要多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傳統文化,體悟傳統文化對德育的重要性。學校搭建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自己,展現自己,既樹立了信心,也增強了自身的文化底蘊,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總而言之,在立德樹人目標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中職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中職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成為國家與社會需要的綜合型技術人才,更好的推動國家發展與建設,實現偉大民族的復興。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弘揚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擁有自己的文化底蘊,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讓學生成為新時代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