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遠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北塢回民小學,河北 廊坊 065300)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系的變革,已經將小學體育課程設置成重要的教學科目。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正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教師合理的實施體育教學活動,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體育學科缺乏正確的認識,再加上體育學科體力消耗巨大,如果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勢必會遭到學生的抵觸。教育中常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觸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所以,在小學體育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去設計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性,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
在小學體育中將興趣培養作為教學的目標,其實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如果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鍛煉和學習中,對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積極影響。全面培養學生素質,構建高效教學課堂是每位教師都在追求的最好教學效果,也是新教改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體育對學生而言,是一門學習課程,其實也是一項運動課程,體育課程大多都是在室外進行的,對于愛動的小學生來說應是極為有趣的。就體育教學意義來說,開展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不僅是為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強化學生的意志力,進而助力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一直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在教學和玩樂中,教師注重了玩樂而忽視了鍛煉。體育相比其他課程而言,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是少之又少,正因為重視程度的不夠,導致教師教學形式沒有創新,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也只是將教學流于形式。其次,小學體育教學課程沒有統一的教學標準,教師總是重復體育內容,教學簡單且枯燥,教學形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在體育學習中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學生自然對體育學習不能夠產生興趣。此外,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也影響了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身體較弱或是身體偏胖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會感到困難,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師的指責和同學的嘲笑,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為了實現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形式,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小學生愛玩,愛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去挖掘游戲元素,將體育教學自然的滲透到學生學習中,通過游戲加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體會,從而釋放學生的天性,帶給學生愉悅的感受,更利于培養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通過小游戲讓學生參與身體鍛煉,如學生都愛玩的踩影子游戲,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游戲,同時教師也要參與游戲當中,通過游戲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放下戒備心,通過游戲讓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在此過程中,教師給學生的建議和指導,既自然也有效。在體育課,教師通過游戲讓學生玩得盡興,增加了體育教學樂趣,也帶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身體得到了鍛煉,又將體育技能傳輸給了學生,從而實現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比賽式教學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總是慷慨的為學生排憂解難,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會降低教學質量。在新時期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利用學生自身的競爭意識去開展教學,從而實現高質量有效性的體育教學。
例如:在小學體育課程中,讓學生學會跳繩是最基礎的教學活動,教師在進行此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跳繩比賽教學,激發學生競爭意識。進行跳繩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將跳繩的技巧教給學生,而后在讓學生進行練習,在學生掌握跳繩方法之后,在以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跳繩數量最多且動作最標準。在比賽結束之后,教師要獎勵贏得比賽的小組,也要對輸掉比賽的小組進行鼓勵,適宜的鼓勵和評價對學生樹立自信會起到良好的催化效果。
這樣的教學形式,培養了學生團隊意識,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競賽教學形式,會帶動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完成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之后,學生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實現了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
傳統體育教學大多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接收教師指令并按照教師要求參與體育技能的練習,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是獨立的兩個個體,教師和學生自立為營,學生不親近教師,自然對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不感興趣。教學中,教師不注重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而以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為主,讓學生被動的參與學習,盡管在活潑好動的學生,在這種失去自我意識的學習氛圍中,也難免會降低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所以,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首先改變以自己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學習,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局面,從而為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而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體育學習中,以簡單的跑步運動為例,在熱身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多種形式進行融合,而不是簡單地以一種形式進行教學,如先讓學生進行自由跑,在學生出現疲倦時,在讓學生進行接力跑,當學生出現極度疲倦和厭煩時,及時停止跑步練習,而用慢走和慢跑形式代替訓練,不以單一練習強制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是讓學生喜愛上枯燥體育學習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教師可采用激勵評價教學方法,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肯定,不要放大學生學習中的劣勢,而是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應在教學中無限放大學生身上的優點,在體育練習中即使學生表現出極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即使進行鼓勵和肯定,并同時指出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不足,讓學生正視自己不足,并給學生樹立強大的學習自信。當學生心理需要被滿足,并得到正確體育技能練習指導時,就會讓學生產生無限的驅動力,從而可讓學生保持長久激情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
小學生心理往往充滿了變化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適時運用學生這種變化性的心理,給學生創建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及時洞察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可在教學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在保障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也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如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渴望被關注、被贊揚的心理是極其明顯的,此時教師就可利用學生心理,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如在跑步和跳繩練習中,學生出現厭煩時,教師對學生表現進行肯定,并給予學生一定鼓勵,激發學生表現欲,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參與體育練習。而在學生出現嚴重的逆反心理時,教師不要打壓和批評學生,應與學生進行交流,找出學生厭煩體育學習的問題所在,并以生活中實例給學生做講解,讓學生理解參與體育鍛煉對自身身體發育的重要性,當然最主要的是要認同學生的疲倦心理,當教師與站在與學生同等的立場,給學生做心理輔導時,才能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同時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體育學習的枯燥性和單一性,本身就是一種消磨學生學習心理的活動,只有教師通過及時溝通,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所在,才可給學生樹立強大的學習自信,并可有效落實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目的。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都是十分重要的。小學階段,學生心理和學習習慣都在塑形階段,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發揮自身榜樣的作用,會極大促進小學生喜愛上體育學習。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身素質,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給學生真實的鼓勵,與學生做深入性的交流,用學生喜愛的事物給學生創建學習活動,并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知識學習。要想通過教師榜樣作用感染學生,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首先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利用融洽學習氛圍,增進學生學習意愿;其次,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喜好,在學生出現厭煩學習心理時,通過學生喜愛的事物和明星給學生心理暗示,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如許多小學生喜愛的體育籃球明星姚明,在有關籃球的體育教學中,當學生出現退縮學習心理時,教師就可給學生講解姚明成功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充分理解何謂堅持,并鼓勵學生向自己心中的明星學習,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要參與體育活動練習,不能以場外指導觀看學生,而是與學生一起參與體育鍛煉,和學生一起在體育運動中揮汗如雨,才能在教學中增進學生的認可。
總而言之,不論何種形式的教學,興趣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都是極為重要的,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標,也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極為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學生才能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教學活動,不斷研發和創新體育教學形式,運用游戲教學和競賽教學,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以此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