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璐
(平果市人民醫院,廣西 平果,531499)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疾病特點為病程漫長,臨床尚未提出治療痛風的根治方法,多給予對癥用藥緩解癥狀,亦可在病情穩定后終身用藥控制尿酸[1-2]。但有研究提出痛風患者出院后會因疾病認知能力低下、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缺乏出院后科學合理的健康指導與干預等因素影響,極易出現病情加重與反復的現象,影響疾病治療效果,降低生活質量[3-4]。文章就延續性護理在痛風患者中的應用進展做一綜述報道如下:
美國老年協會認為延續性護理指涉及一系列行動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獲得連續性照護,通常指醫院到家庭空間的轉換,包括出院計劃、轉診、家庭、社區隨訪等,體現了醫患關系、患者信息、醫療護理服務3方面的延續[5]。延續性護理模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住院時間,打破傳統護理模式僅局限于院內的護理服務模式,主張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延續性護理,對促進疾病康復發揮積極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患者對延續性護理模式的需求與要求必然也會逐步提高[6]。我國大陸地區在2011年后延續性護理模式才開始步入正軌,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2.1 電話隨訪電話隨訪形式指為出院患者提供以電話通訊形式執行的監測病情變化、指導康復的方法,應用優勢包括操作方便、有助于醫護人員及時觀察、跟進、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水平[7]。通過電話隨訪形式可確保患者獲得延續的健康教育,長期監督患者居家的遵醫行為,定期指導患者按時復查,對痛風等慢性病患者而言電話隨訪有助于拉近醫患關系,對疾病治療發揮重要作用。
2.2 家庭干預護士聯合家庭成員共同進行干預,由家庭成員扮演監督角色,督促患者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給予強有力的家庭支持,糾正錯誤的生活習慣與飲食內容,有助于穩定病情。家庭干預中重視家屬的作用,促進患者與家屬的溝通,呼吁家屬積極理解健康指導內容,協同患者共同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培養患者自我管理意識,主動提供情感支持與關懷,監督患者按時服藥,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意識[8]。
2.3 建立微信公眾號平臺護士長聯合3名護師共同建立微信公眾號平臺,所有成員均參加微信公眾號平臺運營、維護等知識培訓,查閱國內外最新的痛風延續性護理相關文獻報道,結合醫院與科室的實際情況,最終商討延續性護理計劃的具體內容,最終申請微信公眾號“XX醫院痛風患者微信公眾號教育平臺”。患者出院當天使用手機微信掃描科室公眾號二維碼后進行關注,通過平臺小程序仔細填寫個人信息,確保管理人員可掌握患者詳細個人檔案[9]。護士長主要負責公眾號的運營,職責范圍包括審核公眾號平臺發布的相關文章內容與信息的準確性,其他成員各司其職,按照順序每人維護公眾號1周,負責收集、整理痛風知識等文章,定時發布,開放公眾號后臺留言功能,護士每日統一時間段負責解答患者留下的相關提問。小組成員每日固定時間段發布已審核的文章,文章內容均為痛風疾病知識內容,要求形式多樣,以圖片、文字、動畫、視頻、語音等形式為主,通過發布的文章內容向患者介紹痛風疾病的病因、危險因素、發展過程、疾病特征、治療、預后等。制作合理飲食相關視頻,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食材的嘌呤含量高低水平,指導患者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宜食物。護士真人出鏡,錄制運動方式視頻,提醒患者選擇正確的鍛煉方法與強度[10]。科室定期邀請復查患者參加視頻采訪,獲得患者同意后發布到公眾號平臺,通過患者講述自身治療經驗以達到宣傳自我管理能力對促進病情康復的重要性。小組出院按照患者登記的出院日期,貼心設置定期隨訪日常安排表,了解患者居家護理現狀,提問健康教育內容,對患者掌握薄弱點進行加強教育,囑咐患者定期復查,了解痛風病情的發展程度[11]。
綜上所述,臨床為痛風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助于促進控制病情穩定,加強控制血尿素水平,改善疼痛,提高患者認知能力,培養患者形成良好的遵醫意識與行為,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但延續性護理模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我國現階段關注痛風疾病的程度相對低下,較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而言關注度明顯較低,研究深入程度不足,研究隊伍分散[12]。我國臨床醫院尚未興起延續性護理模式,缺乏完整的體系。臨床參與延續性護理模式的護士水平參差不齊,部分護士業務素質未達到要求,國內各大醫院均存在護理人員資源不足、工作負擔過重等情況,延續性護理工作質量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基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對策:國內醫學界需提高對痛風研究的重視程度,提高國民關注痛風疾病的意識,同時加速出臺相關醫療法規,加強培養基層護士知識技能,組建高素質的延續性護理團隊。
痛風疾病的發生與高水平尿酸關系密切,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痛風的內因即為人體內嘌呤核酸代謝紊亂,外因指機體攝入大量高嘌呤食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痛風疾病特點包括復發風險高、并發癥風險高,如日常生活稍不注意即可復發,因此加強院外延續護理對痛風患者而言意義重大。延續性護理模式是指對院內護理工作的延伸與持續,旨在出院后繼續為患者提供科學護理的健康指導與康復促進,確保患者出院后依然獲得持續保健,加速病情康復。痛風患者行延續性護理干預形式多樣,包括電話隨訪、家庭干預、微信平臺等,通過多種形式的延續干預不斷提高患者對痛風疾病的認知能力,使其認識到痛風疾病具有終身性特點,培養患者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習慣,加強日常保健工作,定期復查,加強自我管理,降低痛風復發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