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亞妮
(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陜西 榆林,718000)
作為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小兒重癥肺炎具有較高的發生率,且患兒的病情危重,癥狀復雜,病情發展速度快,若患兒患病后不及時接受有效治療,可能導致疾病進一步加重,并導致許多并發癥的發生,例如呼吸衰竭、感染等,嚴重時可危及患兒生命[1]。ICU為重癥監護室,接受的重癥肺炎患兒需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并做好臨床護理工作。隨著近些年來人們對護理質量要求的提升,常規的臨床護理已經無法滿足患兒的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快患兒恢復,緩解其癥狀,需要給予更加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相關學者發現,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患兒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2]。為探究其具體效果,特選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間收治的重癥肺炎患兒100例展開下列研究。
1.1 一般資料以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間收治的ICU重癥肺炎患兒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50例患兒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52-87歲,均值(65.3±4.0)歲;觀察組50例患兒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53-88歲,均值(66.2±3.9)歲。兩組一般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給予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心理護理。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加上患兒受到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內心會出現不安、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兒溝通,了解患兒內心所想,給予患兒心理疏導,幫助患兒排憂解難。(2)飲食護理。按照患兒的疾病情況和飲食喜好,為患兒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ICU重癥患兒應食用流食,補充維生素、蛋白質,保持營養充足,少食多餐,對進食量進行嚴格的控制。(3)并發癥預防。重癥肺炎患兒有可能發生多臟器器官衰竭如心功能不全,如治療無效,且肝臟增大,則需要告知醫生,防止發生心衰。如患兒腎功能異常,要對其進行密切監測。由于重癥肺炎患兒呼吸系統損傷,護理人員要對患兒的呼吸道情況進行檢查和監測,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如有異常,及時進行吸痰拍背等,如有必要進行濕化,改善咳嗽的癥狀。患兒治療時需要建立靜脈通道,因此護理人員要快速進行穿刺,減輕患兒的疼痛感,盡量確保一次穿刺成功,之后對輸注藥物的劑量進行嚴格控制,科學使用藥物治療,加強對靜脈留置針的監測和護理,防止滲透、脫落、堵導管堵塞情況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臨床效果、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護理滿意度自制表格為參考,滿分100分,分為十分滿意(80分以上)、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60分以下)三個等級。總滿意度為前兩項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x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兩組的痊愈率比較,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十分滿意10例,滿意31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度為82.00%(41/50),觀察組十分滿意20例,滿意2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6.00%(4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常規護理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護理效果不夠理想。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主要結合臨床護理經驗和遵醫囑為患者進行護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夠重視,護理內容比較固定,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3]。作為臨床常見護理手段之一,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科學、規范的特點,能夠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重視對患者生理和心理等多個方面的護理干預,更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使患者獲得更加優質和全面的護理服務,進而為后續治療提供堅實的基礎。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痊愈率比較,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十分滿意10例,滿意31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度為82.00%(41/50),觀察組十分滿意20例,滿意28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6.00%(4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重癥肺炎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具有較高臨床參考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