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
(貴港市港北區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537100)
子宮瘢痕妊娠(GSP)多見于剖宮產手術后,病情特殊,具體指剖宮產術后滋養葉細胞與受精卵在子宮瘢痕處著床,胚囊由瘢痕組織的纖維組織與肌肉層包裹,使其完全與子宮腔隔離,胚囊可在瘢痕組織中繼續生長發育,增加自然破裂、致命性出血風險[1-2]。因子宮瘢痕是無收縮的纖維結締組織,如果誤行人工流產或繼續妊娠,則可能無法閉鎖血管,引起不受控制的大量出血,GSP 合并大出血患者多需要采取切除子宮術式治療,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3-4]。
目前臨床尚未明確GSP 的病因,但有研究認為子宮峽部瘢痕處厚度較周邊肌層薄弱凹陷,同時可能伴隨增生血管、肌層炎癥、玻璃樣變性[5],提出子宮峽部瘢痕處肌層血管增生與缺陷是導致GSP 的主要病機,此外也可能與子宮蛻膜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炎、子宮切口部位合并慢性炎癥因子對受精卵的趨化效果等有關[6-7]。
GSP 無特殊性癥狀,大部分患者均存在剖宮產史、人工流產史、停經史等,主要癥狀以停經后出現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可能伴隨腹痛,部分患者可能早期被誤診為宮內早孕,GSP 發展至中晚期可能被誤診為稽留流產、先兆流產等[8-9],如被誤治則可能引發大出血,最終發展至需要切除子宮的結局,導致患者喪失生育功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0-11]。也存在部分GSP 患者僅有停經而無明顯陰道流血,患者可因停經接受超聲檢查被確診[12]。
超聲檢查:超聲檢查是臨床診斷GSP 的基礎檢查技術,應用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可清晰顯示宮腔、宮頸內口、局部基層回聲與形態變化[13],子宮縱切面聲像圖可直接顯示孕囊與子宮切口之間的關系,并且可評估孕囊周邊血流來源,輔助診斷切口妊娠[14]。因GSP 影像學表現相對特殊,因此臨床診斷難度不高,且針對合并剖宮產史的早孕患者行相關彩色多普勒檢查意義重大,尤其以經陰道彩色多普勒可早期了解子宮切口處的血流表現,可提高診斷準確性,降低誤診風險[15-16]。MRI:MRI 檢查結果可顯示子宮前壁孕囊著床位置,檢查具有無創特點,可多個平面成像,具有強分辨力,可觀察孕囊與子宮肌層的關系,檢查結果準確性高,但檢查成本高昂[17]。測定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GSP 患者尿液與血液測定HCG 結果顯示陽性也可作為輔助診斷的觀察指標[18]。
心理疏導:護士關注GSP 患者的情緒表現,了解患者陰道流血表現,詢問患者對疾病治療預期目標,向患者解釋不是所有的GSP 患者都需要切除子宮,介紹治療進展,關注患者的心理壓力與影響因素,積極疏導,仔細介紹治療方法,積極給予心理安慰,維持穩定情緒[19-20]。觀察病情變化:GSP 患者臨床癥狀以停經后陰道流血為主,患者入院治療時需嚴密監測腹脹與腹痛表現,及時向醫師反饋,重點監測血變化,直至指標恢復正常[21]。清宮術的有效護理配合:如子宮切口下段愈合不徹底、纖維化而引起瘢痕位置血液供應量小的情況,并且瘢痕位置形成竇道與裂縫[22],而竇道與裂縫則與子宮腔存在相通關系,該情況下受精卵可經竇道、裂縫進入肌層內部并種植,針對該類型患者是否可行清宮術治療,需要結合子宮前壁瘢痕水平肌層完整程度進行判斷[23-24]。對符合清宮術治療適應證的患者,護士在術前積極給予健康教育,告知手術治療必要性,協助各項實驗室檢查,確保通暢輸液,加強心電監護,觀察體征變化,術后密切監測陰道流血表現,科學評估氣味、出血量與顏色、評估腹痛程度,盡快做好手術準備工作[25-26]。子宮動脈栓塞術護理: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應用優勢包括不會影響患者生育功能、對內分泌功能影響較小等[27],術后護士重點觀察穿刺點敷料有無滲血與瘀斑表現,將沙袋放置在穿刺點位置,控制時間<6h,確保敷料干燥[28]。指導患者穿刺側下肢制動2h,重點觀察下肢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顏色,指導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24h,鼓勵患者增加飲水量,促進排出對比劑[29-30]。因動脈栓塞后局部組織可能存在缺血表現,甚至出現吸收壞死物質導致溫度上升,因此術后監測患者體溫變化,重視患者主訴,警惕妊娠未終止表現,及時上報醫師處理[31-32]。
GSP 確診后可經藥物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其中藥物保守治療效果緩慢且不穩定,而常見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子宮動脈栓塞術與清宮術,其中子宮動脈栓塞術應用優勢包括并發癥風險低、微創,尤其適用于孕周大、藥物治療失敗、存在大出血、影像學檢查結果證實子宮切口嚴重愈合不良的患者。護士為GSP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從基礎護理、手術護理、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等方面干預,減輕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