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張迎春,孫景
(營口市中心醫院腎內科,遼寧 營口 115000)
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易引起患者血流動力學異常,連續性腎臟代替治療能改善這一現象,但由于治療費用昂貴,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持續低效緩慢血液透析治療能有效穩定血流動力學,同時有效清除血液溶質[1-3]。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持續低效緩慢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有效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分為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5.8±2.6)歲。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55.8±2.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規律透析3個月以上,與醫護人員能進行完整的交流,語言功能健全,無功能障礙性疾病;入組患者同意本研究,患者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精神狀況無法參與調查,不愿意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血糖、血壓控制,為患者實施葉酸及鐵、紅細胞生成素等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血液透析治療,利用動靜脈、中心靜脈為患者進行內瘺經皮插管,透析量設置參數為500 mL/min,血流量設置參數為250 mL/min,每次4 h,每周治療3次。
觀察組給予持續低效緩慢血液透析治療,透析量設置參數為250 mL/min,血流量設置參數為180 mL/min,每次4 h,每周治療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血肌酐、血尿素)水平、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及血清生化水平(PO4、Na、BUN、ALB、β2-MG),比較兩組生活質量(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軀體疼痛、身體健康)評分,使用生活質量評分表(SF-36)評判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水平(PO4、Na、BUN、ALB、β2-M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血清生化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生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生化水平比較(±s)
注:PO4,磷;Na,鈉;BUN,血尿素氮;ALB,白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 PO4治療前2.45±0.02 2.39±0.41 1.033 5 0.303 9治療后1.11±0.26 1.45±0.29 6.172 6 0.000 0 Na治療前136.29±3.12 136.34±3.03 0.081 2 0.935 4治療后139.26±4.42 137.32±3.61 2.403 7 0.018 1續表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 BUN治療前16.52±5.32 16.29±5.62 0.210 1 0.834 0治療后3.47±1.42 5.23±1.31 6.441 6 0.000 0 ALB治療前26.14±1.74 26.28±1.69 0.408 1 0.684 1治療后26.42±1.85 27.42±2.43 2.315 2 0.022 7 β2-MG治療前26.25±1.54 26.28±1.31 0.104 9 0.916 7治療后12.29±1.68 15.41±1.78 9.013 5 0.000 0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軀體疼痛、身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50 50情感職能51.30±23.42 68.24±29.15 3.203 3 0.001 8身體健康51.23±21.45 79.12±17.61 7.106 0 0.000 0社會功能54.21±26.12 78.12±22.12 4.939 5 0.000 0軀體疼痛64.14±26.79 84.15±21.42 4.120 5 0.000 1精神健康62.46±20.45 89.46±22.43 6.289 9 0.000 0
2.3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血肌酐、血尿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血肌酐(μmol/L)治療前845.4±56.2 844.6±56.1 0.071 2 0.943 4治療后432.1±33.4 449.5±34.2 2.573 7 0.011 6血尿素(mmol/L)治療前15.2±6.4 15.7±6.1 0.399 8 0.690 1治療后5.4±2.2 7.7±3.3 4.100 6 0.000 1
2.4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心率(次/min)治療前70.4±5.2 70.6±5.3 0.190 4 0.849 3治療后68.1±5.4 70.5±5.2 2.263 7 0.025 8平均動脈壓(mmHg)治療前85.2±7.4 86.7±6.1 1.105 9 0.271 4治療后82.4±6.2 78.7±6.3 2.959 9 0.003 9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飲食習慣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導致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如患者病情惡化或治療不及時會出現腎臟水腫,同時破壞腎臟功能,引發腎功能障礙,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常規治療方法無法減緩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需利用血液透析,但由于終末期的血透析患者會出現血管調節功能減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情況,傳統血透析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易產生低血壓現象,導致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無法應對血液透析[4-6]。由于患者血管調節能力障礙及神經功能紊亂,在血透析過程中會出現低血壓,使患者感到身體不適,無法進行血透析,導致血透析治療不夠充分,使血液血清溶質清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保證患者的血流狀態穩定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引發心血管意外,因此,普通血液透析辦法無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持續低效緩慢血壓透析為傳統血液透析的基礎上減少超濾速度,同時,有效控制血容量,患者透析后,平均動脈壓升高,同時能降低低血壓的發生率,患者能獲得健康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有效避免出現心臟功能紊亂及神經功能紊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7-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血肌酐、血尿素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水平(PO4、Na、BUN、ALB、β2-M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血清生化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軀體疼痛、身體健康)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持續低效緩慢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療效顯著,能有效提升患者腎功能,達到穩定患者血清生化指標水平的目的,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