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放

“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的禮儀規范是其個人修養、道德水平、文化積淀的具體體現,從小培養孩子知禮儀、講文明、守規則,對孩子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家教有方》欄目介紹
本欄目由《父母必讀》雜志與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合辦。
旨在幫助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通過這些文章開啟父母自己的家庭養育智慧,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態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華民族歷來崇尚禮儀,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從出生禮、成人禮到婚禮、喪葬禮,從入學禮、拜師禮到畢業禮,從相見禮、餐桌禮到坐臥禮、送別禮,日常生活中“禮”無處不在。“不學禮,無以立”,知禮儀、習禮儀、傳禮儀也是孩子成長中極其重要的一課。
認識禮儀規范
一般來說,禮儀規范是指以優秀的道德倫理為內涵、具有軟性制約力的一種行為規則,它往往是道德倫理意識的外化和實踐。
傳統禮儀文化通常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禮義,它是禮儀的核心價值觀,也是禮的核心內容;二是禮節或禮文,通常指我們的行為層面,如日常言談舉止等;三是禮器,主要指與禮儀行為相關的物質條件,如器物等。這三者構成了傳統禮儀規范,也讓社會更有秩序,更有溫度。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禮儀無處不在,國家、社會、家庭層面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禮”,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帶孩子重點學習這些禮儀:
● 社交禮儀:與人交往互動的禮儀,比如見面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文明用餐等。
● 人生儀禮:人生儀禮涵蓋人生的整個階段,包括出生禮、滿月禮、周歲禮、成人禮、婚嫁禮、壽慶禮、喪葬禮等。
● 歲時禮儀:中國傳統節日里的禮儀,比如過年的時候要給長輩拜年即行拜年禮、清明節要追思亡人即有祭祀禮等。
培養孩子禮儀規范,父母可以這樣做:
1.禮儀啟蒙,從培養“四心”開始
“童子雕琢,必先雅制”。培養孩子的禮儀規范,不妨先從培養孩子“四心”開始:一是“誠信心”,告訴孩子待人以誠,不要說謊,不可欺騙。二是“敬畏心”,告訴孩子要有所“畏”,懂得敬畏生命、自然、歷史等,懂得言行要謹慎,不能毫無顧忌、肆意而為。三是“同情心”,讓孩子學會同情理解。四是“公益心”,培養孩子的愛心。通過“四心”培養,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分辨善惡美丑,樹立正確的道德心與道德情感,對禮儀規范有初步的感知。
2.將禮儀規范學習融入生活教育
禮儀,離我們其實并不遠。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唱歌謠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禮儀規范講給孩子聽,嘗試營造一些合適的情境帶孩子學“禮”。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在傳統民俗及節日儀式中學習禮儀文化,比如說元宵節帶孩子看花燈,重陽節帶孩子登高、賞菊等。
還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帶孩子學習禮儀規范,幫助孩子于細微處養成好的禮儀習慣,并逐步把這些禮儀規范變成個人自發的禮儀行為。比如出門前學習“儀表禮儀”,告訴孩子要檢查自己的穿著整潔得體;拜訪長輩時學習“社交禮儀”,告訴孩子要主動打招呼問好、使用敬語等;全家一起吃飯時學習“餐桌禮儀”,告訴孩子需等長輩先動筷子再吃,學會分享、珍惜糧食等。
特別要提醒的是,在培養孩子的禮儀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做禮儀規范的忠實踐行者。只有父母給孩子樹立了榜樣,才能真正地實現帶動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禮儀規范。
特別推薦:讀好書,學禮儀
● 《3歲開始的教養課》? ?中信出版社
書中通過一對超級可愛的雙胞胎一天的活動軌跡,展現了穿衣、用餐禮儀、上廁所、跟小朋友玩、買東西等14個真實生活場景中需要注意的禮儀規范,帶孩子輕松了解禮儀教養知識,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場所不給別人添麻煩,一言一行應有教養。
● “寫給兒童的中華文化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這套叢書共分為《人生禮儀》《品行禮儀》《學校禮儀》《節日禮儀》《社交禮儀》5冊,以人物故事為敘述主線,以禮儀知識為標題導語,以知識卡片、歷史故事為內容主體,深入淺出地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讓孩子在過去和現在自如切換,既能了解古代的禮儀知識,又能聯系現代的學習生活,學禮儀,懂禮節,講禮貌,做一個有教養的陽光少年!
● 《我會說“請”》《我會說“謝謝”》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書中選取了46個生活場景, 教給孩子在各種生活情境中真誠而又自然地說出“請”和“謝謝”,讓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與人友好溝通,做受歡迎的自己。
● 鴨鴨和點點社交禮儀繪本? ? 青島出版社
鴨鴨和點點是好朋友,可是他們最近卻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來點點家做客的鴨鴨沒有禮貌,點點很生氣,這對好朋友會怎么樣呢?兩個小伙伴發現了一個木棍,他們想做成不同的玩具,而點點怎么都不肯和鴨鴨分享這個新玩具,鴨鴨會怎么辦呢?簡單有趣的2個小故事,帶孩子懂得禮貌和尊重,學會分享與謙讓,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
征集
培養孩子禮儀規范,您有哪些小妙招?可以分享給我們,歡迎留言!編輯郵箱:fumubidu198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