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赟


“嘀嘀嘀……”外來人員在掃碼登記后都要經過二道安檢(機器檢測和人工檢測)才能進入江西省高安市八景幼兒園內。“新型防控措施進校園,公安機關為民辦了件大實事,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正在進行安檢的學生家長黃女士欣喜地說道。一體化智能安檢門、直連110的報警系統、會客室等,這一切讓來訪的學生家長們安全感陡然提升。
近年來,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八景派出所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圍繞“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
三級調解 矛盾不上交
2020年3月,八景鎮禮港村委會保里村、鹽湖村委會后保村以及鹽湖村委會敖上村三個村子關于鳳凰嶺山權的歷史糾紛因為一起林地承包業務徹底爆發。
八景派出所聯合鎮村相關單位組織三方村代表對有爭議的山地進行劃界處理,并最終就林地的權屬劃分達成一致,多年來的矛盾終于成功化解。
為實現源頭治理,糾紛調處靠前,做優矛盾化解網,八景派出所積極構建矛盾糾紛“三級調解”機制,建立健全“三級調解”機制。根據轄區實際情況,派出所將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分為三個層級,小糾紛由輔警、鄉賢等在社區(村組)內調解,做到矛盾不出社區(村);一般糾紛則將當事人帶回派出所“景民調解室”調解,做到矛盾不出所;對于多次調解不好的疑難雜癥,以社區民警為中心,聯合綜治辦、司法所等職能部門實施聯動協調,做到矛盾不上交。
走進八景派出所景民調解室,能看到墻壁上有一排醒目的標語,“依法調解,構建和諧,文明公正,化解糾紛”。調解室內由民警、特約代理人、法律聯絡員組成的調解小組正在調解糾紛。從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該調解室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100余起。
“貼身警務” 平安不出事
“陳警官,我路上看到一位流浪女子,感覺不太正常。”9月1日8時,蔡家村民杜某清通過警民聯系牌電話聯系上社區民警陳晗,焦急地反映道。
陳晗馬上趕到蔡家村將女子接回派出所。通過查閱相關信息,確認該女子是高安瑞州街道人。通過多方聯系,最終找到其家人。后來了解到,家人為尋找她四處奔波,幸虧好心群眾和公安民警幫忙。
八景派出所轄區面積96.33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6.8萬人、流動人口4萬余人,轄區大型企業65家。地處縣市交接處,兼具園區、村鎮雙重特點的復雜治安環境,企業較多,人口流動大,為實現平安不出事的目標,該所提供貼身的“保鏢式”護衛服務,將警務室前移至村中心及企業。
筆者在蔡家村陶瓷銷售商圈,看到用兩間店面裝潢而成的“陳晗警務室”,房屋每隔一兩棟就張貼著警民聯系牌,讓群眾有需求時,第一時間找到民警。
“2018年以前,蔡家村是出了名的治安亂,群眾晚上不敢出門,現在由亂到治,多虧了公安部門的努力。”上保村委會民兵營長杜輝是所里的老朋友了,這些年來見證了轄區的治安環境好轉。他說以前老百姓有困難、糾紛都是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自己,自己再轉給110。派出所將警務室搬到蔡家村后,民(輔)警的信息公開,他這個中間“呼叫轉移”就少了很多。
另外,該所還充分發揮村委干部、社區工作者、物業保安等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開展培訓和實行工作實績獎勵,聚合N個協管員、巡防隊員、平安志愿者們聯動化開展基層基礎工作,協同推進反詐宣傳和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構建強大治安防控網絡。
警民同心 服務不缺位
“被騙了,很不好意思提,但是看著民警們常常摸黑在廣場上做宣傳服務,也就不顧面子了。”2017年,胡先生因為輕信貸款廣告,被騙十幾萬元。
為加大反詐宣傳穿透力、感染力。今年,八景派出所所長黃永晶找到胡先生,請他現身說法。胡先生礙于面子有顧慮,起初并沒有答應。后來的一段時間,胡先生經常看到黃永晶帶著民警在廣場上給群眾宣傳反詐騙知識,而且常常是天黑了,別人下班了,民警們還在忙著宣傳。被民警們的精神感動,胡先生答應了請求。胡先生配合公安民警無數次現身說法,被譽為八景鎮的“反詐宣傳大使”。
其實早在2019年7月,派出所的宣傳服務就有著一支民間力量。27名熱心志愿者組成的“八景平安護衛義警隊”,協助派出所義務開展治安宣傳、巡邏等。截至目前,協助派出所收治3名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提供涉案線索2條,發放反詐宣傳單2000余份。
今年,結合宜春市公安局雙提升工作的推進,所里推行微警務,組建警民微信聯系群,覆蓋率達80%,24小時在線積極響應群眾需求,為民服務。
在警民微信群響應群眾需求,為群眾跑腿辦個證,接送腿腳不方便群眾接種疫苗,是常有之事。民有所呼,警有所應;警有所呼,民有所應。這一警民互動在八景已形成良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