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龍



去年以來,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公安局思恩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過程中,巧妙破解公安工作難題,使有限的警力釋放出巨大的服務效能,進而轉化成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傳承和深化了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警務 激發效能
思恩鎮是壯族、毛南族、苗族、瑤族等多個民族雜居之地,全鎮常住人口68587人,其中縣內外移民19000多人,約占全鎮人口總數的27.7%。思恩派出所共有民警29人,輔警40人,警力數約占全鎮人口總數的萬分之十,警力嚴重短缺。轄區土著居民與外來移民之間,因土地、山地、林地或鄰里糾紛時有發生,警力緊缺與警務工作繁重之間的矛盾長期制約著公安工作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區流動人員劇增,民轉刑和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多發,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指數不高。
為破解這一難題,思恩派出所把“打擊防范、化解矛盾糾紛、窗口服務、重點人員和未成年人口管理”等五大警務作為制約派出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落實,堅持以民警為主導,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充分發揮村干部、黨員、老干部、長佬、族長、鄰里、保潔員等治安積極分子的作用,創新推出“5+m+n”集約型警務(其中5表示五大警務,“m”表示警力組合,“n”表示群眾組合),有效破解了警力不足的難題,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的目標。2020年,環江群眾滿意度達到98.46%,排名全區前列、全市第一位。
拓展警務 打防兼備
毛南家園和城西移民安置點共有外來移民1.5萬人,安置點的人員結構和治安狀況相對復雜。為此,思恩派出所將城南、城北和城西三個警務區細化為3個大網格和73個小網格。把14個村(社區)細化為12個大網格和52個小網格。每個大網格由1名民警、2名輔警和1名警務助理組成聯控小組,強力推動社區民警廣泛聯系村委成員、網格員、保安員、保潔員等“四大員”,強化對四大員的培訓和指導,制定完善的聯系機制,每月定期聯系兩次以上,形成城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警,警中有民,將警務拓展到千家萬戶。
構建一條主線,打造一張網。堅持以民警為主導,以警務室為哨點,以警務助理為號角,密切推動“四大員”與廣大群眾之間的聯系,搭建警民溝通的感情主線,最大限度地爭取轄區群眾的支持,并從村委干部、網格員、樓棟長、長佬、族長、老干部中遴選出優秀群眾組成治保會,主要負責日常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勸導群眾遵紀守法,自覺抵制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為,規勸涉案人員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減少警民對抗和警力投入,筑牢治安防控網。
2020年度,思恩派出所通過“四大員”力量,共發現案件線索18條,規勸網逃人員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2人,協助破獲刑事案件2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查處行政案件25起,行政處罰29人。
聯動警務 保護未成年人
為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預防、減少和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發生,思恩派出所強化部門聯動與警民聯合,形成強大合力,全力遏制未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
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思恩派出所強化與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縣教育局、學校和婦聯的聯系,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深究未成年人管理辦法,形成長效機制。強化與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溝通,規范行業場所管理,從源頭上消除未年人違法犯罪的土壤。協助成立以婦聯為主導,集司法所、文廣體旅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為成員的未成年人管理委員會、成立以警務助理為主導,以村干、屯長、族長、長佬、退休干部為成員的未成年人幫教小組,明確職責和機制,摸清未成年人底數,將有違法犯罪傾向或有前科的未成年人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細化措施,傾力幫助。
以打促管,管教結合。思恩派出所加大對民生案件的查處力度,把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簡要案情通報給縣教育局、學校、村委會及其家屬,并聯合開展法制教育,促使未成年人轉變思想,改邪歸正。一年來,思恩派出所共與教育局、學校、婦聯等部門開展聯誼會5次,與涉案未成年人家屬聯系15次,教育未成年人5人次。
延伸警務 矛盾清零
世遺環江名聲在外,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村屯之間、村民之間、鄰里之間和家庭內部之間因耕地、荒地、林地和宅基地等矛盾糾紛層出不窮,民轉刑案件時有發生。為使矛盾糾紛得到就地解決,實現矛盾清零的目標,思恩派出所整合警力資源,發動和依靠群眾,將警力延伸到社區、村屯和農戶,合力化解矛盾糾紛,將矛盾控制在源頭,化解在萌芽狀態。
部門聯動,齊抓共管。思恩派出所強化與鎮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駐村法官的橫向溝通,深化與“四大員”的縱向聯系,牽頭成立鄉(鎮)級、村級、屯(隊)級和家庭內部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點),由村民推選退休干部、援助律師、黨員、村干部、長佬和族長等綜合能力素質強的群眾代表為各級調解員,完善調解機制,明確職責和范圍,并根據實際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層級調解,各個擊破。按照職責范圍,思恩派出所把家庭內部矛盾列為家庭調解范圍,鄰里矛盾列為隊(屯)級調解范圍,屯(隊)級之間的矛盾列為村級調解范圍,村與村之間的矛盾列為鎮級調解范圍,強化對各級調解委員會的培訓和指導,按照上下聯動、層級互動、信息共享和源頭管控的原則,實現矛盾清零,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2020年,思恩派出所共化解矛盾糾紛135起,無民轉刑案件發生。
多元警務 幫扶特殊人群
刑滿釋放人員和涉毒人員都是派出所人口管理的重點對象,也是派出所人口管理的難點。為管理好重點人員,思恩派出所加強與鎮干部、村委會、企業和重點人員親屬的聯系,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多元化警務,通過“四幫”舉措,關心關愛重點人員,幫助他們就業,降低發案風險。
四項舉措,扶正祛邪。思恩派出所采取“四幫”措施,幫助重點人員融入社會:一是部門聯動幫:與司法所定期召開聯席會,探究相關的管理辦法,強化措施落實,使重點人員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激發他們向善向好的內生動力。二是警企合力幫:加強與企業聯系,幫助重點人員就業,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三是警民聯手幫:聯合警務助理和村干部與重點人員結對子,常態化宣傳法律和政策。強化與其家屬的溝通,提升家屬的責任感,定期向重點人員家屬了解其現實表現,民警隨時掌握重點人員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四是動員親友幫:聯系重點人員的親友,通過親友力量督促重點人員遵紀守法。
2020年,思恩派出所加強與企業聯系,爭取企業的支持,為重點人員解決就業難題。全年共為10名重點人員解決就業問題。通過鎮干、村干、重點人員的親友幫扶108人次。通過警務助理聯系重點人員家庭50人次,對重點人員開展思想教育68人次,全年重點人員違法犯罪較上年度同比下降12%。
保障警務 服務提速
為了提升服務群眾質量,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思恩派出所積極爭取局黨委支持,并在經費方面給予最大保障。該所加大硬件投入,規范接處警用語,提高執法辦案效率,提升窗口服務水平,讓群眾辦事舒心,報案暖心,生活放心,有效提升了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設施。投入5.3萬元改造派出所硬件設施,重新規劃指揮調度室、值班室、調解室、詢問室、審訊室、會議室等辦案區和辦公區設置。投入2.4萬元增加身份證自助辦理機,開啟24小時自助服務模式,提升辦證效率。
多措并舉,提升服務水平。思恩派出所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結合實際為特殊群體開啟了延時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和上門服務等服務模式,減少群眾往返奔波之苦。思恩派出所還加強與郵政局的合作,開通了證件快遞服務,提升窗口服務水平。一年來,該所共為群眾辦理快遞證件1813份,辦理省外身份證4608張。
理性文明執法,惠及廣大群眾。思恩派出所規范接警、處警和執法執勤用語,規定民警、輔警在接處警過程中要使用統一、規范、禮貌的語言,讓群眾更舒心。同時,該所還成立了刑事案件辦理組、行政案件辦理組、治安聯防組和案件回訪組,通過“受理、查辦、回訪”等一條龍服務,全面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得到群眾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