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麗
【摘要】隨著人們整體的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城市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以往比較普遍的那種具有現代氣息、工業化氣息的景觀環境裝飾品無法滿足大眾對自我文化修養以及精神境界的滿足,這篇文章就是主要探討雕塑在景觀環境中的應用以及對景觀環境的整體效果的提升,雕塑的應用在景觀環境中在我國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本有著對雕塑文化的探索以及傳承的目的和意義,能夠讓我們的生活中重新展現雕塑帶來的藝術美感。雕塑在環境景觀中的運用以及它的制作工藝技術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景觀環境設計人員,因為他們不敢輕易的嘗試在環境景觀中大量的應用雕塑在增添色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適得其反,因為有時候雕塑的應用不好會讓整個景觀環境失去原本的美感。
【關鍵詞】雕塑藝術;環境;景觀設計;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101
一般在景觀環境中雕塑的使用都體現著人文關懷,往往都能體現出現代社會人們的思考,景觀環境里雕塑的使用更多地從人文角度出發的,都是通過雕塑這種形式來表達著對環境景觀和人的關懷。古往今來,雕塑承擔著很多歷史的使命,很多的人文精神就是通過雕塑或者其他的形式來傳遞出來的,這樣就能很好的將傳統的文化和現代聯系起來,同時也為美化城市、紀念標志性事件提供了很好的載體。造型藝術是雕塑里面的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它可以投射出國家對文化的繼承以及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的初心。雕塑還能體現出樸實、人文情懷的品質,同時還具備傳承民族精神文化的作用。雕塑在造型方面變化多端、形狀各異,這樣就能應用到各種的景觀環境場景中。
1、雕塑的應用意義
在當今社會文化的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雕塑這門被老一輩傳承下來的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青睞。雕塑是從傳統的木工雕刻藝術和泥匠造型藝術共同發展到今天并不斷創新得來的。景觀環境中雕塑作品的結合應用,不僅僅將整體的景觀環境增加了美感,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體的景觀品位和檔次,也將大眾的審美情操進行了陶冶,在此基礎上也把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以及人文精神需求逐漸提升。
1.1 重新定位雕塑在景觀環境中的作用
每一件雕塑都是經過藝術大師的精心制作才能展現出來的,里面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藝術大師們的思想情感,雕塑藝術也不例外。雕塑作為一項空間藝術造型,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外觀形式來傳遞給視覺感受的,這就讓雕塑變得很直觀,視覺在接受到這些空間雕塑后,通過這些視覺的感受來讓人們產生認知體驗,這往往是間接的感受,也是雕塑帶給人們的另一種感受?,F代社會是一個創新型的社會,在雕塑行業里面變現的更為突出,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將雕塑很好的與景觀環境的設計結合在一起,也在能很好的將雕塑在景觀設計中應用起來。在人們的印象里面,景觀環境就是花草樹木,不用實地去感受就能在腦海里相處畫面,這就導致了一般的景觀環境在人們的印象里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如果我們能將雕塑的藝術參與到景觀環境設計中,這將產生很好的效果,也將提升人們的視覺享受,給人帶來放松享受的體驗,人們往往都會對空間藝術情有獨鐘,例如景觀環境里融合進去的假山、動物雕像、特殊人物雕像以及一些標志性的物體的雕塑都能很好的引起人們的共鳴,這也會很大程度提升整個景觀環境的視覺效果。以前我們可能對雕塑在景觀環境中扮演的角色認識不足,但是在以后的環境景觀設計中一定要適度的讓雕塑藝術參與到其中,這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雕塑藝術提供的多元性
在我國目前景觀環境設計中無論是大江南北還是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雕塑的應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些各地區的環境景觀在應用的雕塑大概可以做以下區分:利用大理石才的雕塑、用銅作為材料的雕塑、不銹鋼拼接成的雕塑、用水泥作為材料灌注而成的雕塑以及玻璃鋼雕塑。這些材料制作的雕塑其實各有千秋,它們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就雕塑這門藝術來說,不拘一格是每一個雕塑大師都具備的特征,在創作雕塑是都是極盡自由,具有不同的人身社會經驗所體現出來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同時對雕塑材料以及空間感受一不盡相同,也就造成了作品表現也各不相同。對藝術品的需求最開始是單一的,現在由于時間的不同以及場地的不同對雕塑藝術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現在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對在審美層面也要求多元化,再加上材料多元制作出的產品也就豐富多彩,在環境景觀設計中,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利用大理石才的雕塑、用銅作為材料的雕塑、不銹鋼拼接成的雕塑、用水泥作為材料灌注而成的雕塑不能滿足于社會多元功用的同時,這也就充分的體現了環境景觀設計中需要引入更多元的雕塑形式。
2、論環境景觀設計中雕塑語言的形態表現
環境景觀設計中雕塑憑借著其開放性、雕塑自身的感染力以及獨特的空間造型改變著周圍的環境的整體視覺效果,同時雕塑的具象造型以及抽象造型也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整個環境景觀工程里面比較重要的就是雕塑的制作,因為它是整個環境景觀工程的靈魂所在。所以說景觀里的雕塑不能就像是擺在展覽架子上的雕塑作品一樣自由,因為它在滿足藝術追求的同時還要照顧到景觀環境的融合,最主要的就是要滿足景觀環境的設計需求,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兼顧人們對藝術美感和實用性的追求。
環境景觀雕塑主要是以石材和水泥以及銅像或者是水泥材料制作的環境雕塑,包含一部分裝飾用途的浮雕、公共素描雕塑和環境裝置藝術,還有一部分是用磚頭來呈現的雕塑作品,在公眾的視野中也得讓部分人們參與到其中,制作之前或者施工開始以及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的征求大眾要求,盡量做好符合大眾的審美習慣,只有這樣才能讓大眾感受雕塑的藝術性以及現實實用性。形態表現是事物在一定構成條件下的表現形式、組織關系,包括形式表達以及效果表達、情感表達。我們要想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雕塑在環境景觀中的形態表現,至少要把握好設計尺度、色彩表達這幾個方面的要求,這也是雕塑形態表現在環境景觀設計領域的基本因素和途徑。
2.1 景觀環境中雕塑的設計尺度
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雕塑,它是作為景觀環境項目的一部分,雕塑的設計尺度也有著它的要求,不是說任意的去設計應用的,這一點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是不可以忽略的,設計人員要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遵循這一條原則并盡可能的去把握它。我們所說的設計尺度就是指的雕塑的空間尺度,具體來說就是要將我們設計的雕塑與環境景觀空間完美的結合到一起,不能體現出兩者不協調的畫面,我們的設計人員要做到的就是盡量的將景觀環境的整體布局與所設計的雕塑融合并混為一體,要讓人們感受景觀環境是雕塑的尺度在人們感受整個是對雕塑的感受,這就好比我們去廟堂神像給我們帶來的氣場和感受一樣的,所謂氣場,就是它的影響能體現出一件雕塑影響力、震懾力。大量成功的作品出現在了許多國外的藝術家在環境景觀空間中。有很多大師設計制作的品中,就應用了這種方法,而且這一方法屢試不爽。這些在環境景觀設計中成功的案例;完全可以證明尺度問題不會完全影響雕塑在環境景觀設計之中的應用。
2.2 環境景觀設計中雕塑的色彩
人類感知事物往往是通過色彩來實現的。藝術形式語言中最動人、最具有感染力的設計元素就是色彩是。色彩的藝術情感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本質之一。它可以增加雕塑藝術在環境景觀空間中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在環境景觀的創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雕塑的色彩是雕塑的外衣,是除了造型之外更富有表現力的皮膚。雕塑的色彩主要是通過具體環境來體現的。藝術家可以巧妙地制作出符合自己創作意圖的雕塑,實現古樸、秀自然、秀艷麗、秀高雅、秀夢等。我們的想象可以隨著色彩所傳達的意境而延伸。各種雕塑的特點,使雕塑具有豐富的色彩表現力。色彩雕塑的表面增添很多藝術信息。其豐富的表現力使雕塑煥發出誘人的光彩和生命力。同時也為雕塑藝術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元素。雕塑不再是以空間為空間,而是更實用的為公眾服務的環境藝術,更受到公眾的喜愛。雕塑的打破了環境藝術設計中色彩構成的理性與質樸,賦予了色彩含蓄的抽象與真誠的質樸情感。雕塑裝飾具有油畫般的色彩質感,抽象而浪漫。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隨著化學和物理的發展,雕塑色彩更加豐富多彩。藝術家不必堅持傳統的方法。通過拋、掛、畫、抹灰、吹、澆等方法,將顏料更快速、靈活地涂抹到雕塑上,改變雕塑的色彩關系,產生藝術家所追求的藝術效果。顏料的裝飾效果也會根據景觀環境的場所不同而有所不同,靈活的思維和手法的各種變化,無疑拓寬了雕塑藝術的語言表達形式,從而形成了雕塑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景觀環境中,雕塑作品的色彩效果和應用應與周邊建筑的功能和景觀環境相協調,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協調。只有當工作協調的顏色與周圍的環境可以雕塑有更好的表現力,創建一個簡單和優雅的藝術氛圍,簡單和神秘,或高貴和優雅的環境,使人們聯系,思考和理解環境的感受,或者感到快樂和放松。
結語: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將雕塑藝術在環境景觀設計中應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青睞,久而久之雕塑的概念也在發生著轉變,它不再是展覽架子上的工藝品,也可以成為環境景觀中的一種裝飾。通過塑造而形成具有三維空間實體的物體,可以讓景觀環境更加的具有感染力,也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享受。
參考文獻:
[1]李瓊.藝術景觀設計中的景觀雕塑設計探究[J].南方農機,2019(16).
[2]孫立豐,姬瑤瑤.敦煌飛天的藝術審美及在城市景觀中的運用[J].中國包裝,2019(08).
[3]何婧.城市景觀雕塑與環境融合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家參謀,2019(16).
[4]林祥輝.城市公共景觀雕塑的類型探討及其設計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23).
[5]高貝.基于公眾互動的園林景觀雕塑思考[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9(04).
[6]王要.融合——景觀雕塑與公共景觀的默契[J].美術大觀,2018(10).
[7]蕭勁.城市藝術景觀雕塑中地域文化的思考[J].美術大觀,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