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剛萬
【摘要】目的:為了保證神經內科醫務人員與神經內科就醫患者的身心安全,進一步提高就醫服務環境和患者醫療體驗質量。方法:對我們醫院神經內科的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神經內科護理的專業技能、人性化服務理念、溝通交流理念等等。在培訓結束之后,統計不良時間發生概率,并且調查該科室對工作人員壓力,統計患者滿意率,和培訓之前的數據進行比對。結果:不良事故發生率降低,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滿意度提高,該科室的工作人員壓力減輕。結論:神經內科優質的護理服務可以有效提高神經內科對就醫環境,提高患者滿意程度,提高神經內科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關鍵詞】 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工作;不良事件;管理和控制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7-062-01
【引言】
神經內科是每個醫院的重要科室,每天面對著數量眾多,緊急和嚴重的患者。近年來,隨著患者對醫療環境,醫療水平的要求提高,如何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穩定,可靠的就醫環境,就成了我們必須要研討的話題。因此,神經內科科室的醫護人員特別是護理人員,除了要掌握熟練的神經內科護理技能和醫療技能,還需要學會相應的防范措施,有效地處理各種緊急情況,排查神經內科科室日常當中工作當中的不良因素,從而使患者能夠放心接受治療,安心接受治療,大膽接受治療,為患者和醫務人員都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就醫環境。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的神經內科一共有12名護理人員。性別組成:男性1名,女性11名。年齡區段:年齡在21~37歲之間。學歷水平:中專1名,大專3名,本科8名。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要求護理人員及時處理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缺漏,要求他們進行精準完整真實的數據記錄和事件記載。
1.2方法
我院對神經內科全部護理醫務人員進行了全面的培訓,該部門工作人員學習了最新的護理技術,了解了更全面的器械管理辦法,進一步加深了對患者溝通交流的學習。實施前后的相關資料來源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所有資料數據真實可靠,實施前后工作人員無變動。具體培養措施如下:
1.2.1最新的神經內科護理服務理念培訓
首先,我們對該部門的所有人員進行了工作理念的培訓。作為一名神經內科的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進行合理的溝通和交流。要學會合理地使用交流技巧,管理自己的交流方式,在工作中既要嚴肅地對待患者出現的各種情況,也要在處理情況對同時注意自己的溝通技巧和職業用語。
1.2.2法律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
近年隨著醫患事件的頻頻發生,我們為確保醫院的護理人員的自身安全以及自身利益的保障問題,開展了法律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升的培訓。其中,我們對《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部分章節做了具體的詮釋和解說,從而提升醫務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
1.3.3安全制度的相關培訓
想要科室的人員都能有統一規范的安全標準,醫院的安全規章制度在其中起著重要的協調,規范,約束作用。我們對神經內科科室工作人員進行了規章制度的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導尿管消毒處理要求,收發器械的菌群測量指標匯報要求等等。在培訓中督促神經內科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規章制度學習。
2、結果
對于優質護理培訓前后相關數據的比較,我們在討論后選擇采用最新的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合格率的比對和分析。所有數據記載均精確有效,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數據的變化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加強對不良因素的把控,制定嚴格的安全執行標準指南,提升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可以優化神經內科患者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質量水平,減小該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3、討論
3.1不良因素分析
在神經內科就醫環境當中,護患溝通程度、醫務人員的護理操作規范程度和護理人員的總體水平與經驗都有著較大的關系。想要進一步提高醫院神經內科的安全就醫程度,我們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思考和討論,考慮護理技術、患者心理、就醫環境等影響因素,就這些因素做出改良。
在前后對比實驗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培訓后,患者對醫務人員對溝通能力進一步提升,而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加強了對醫務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及技巧的訓練。這就說明了良好的醫患溝通環境可以減少不良因素,改善患者的就醫心態。我們在具體的神經內科溝通當中要盡量運用患者能夠聽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避免運用過多的復雜的專業術語導致患者“聽不懂,干著急”,如果患者對醫生的醫囑領悟不到位,或者是電話溝通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規范的護理操作可以確保患者治療過程的安全穩定,一些操作技能不達標或是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常常會因為自己操作不規范而導致操作失敗,從而進行反復的重復操作。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程度。因此,加強護理人員對操作技能質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
工作當中,我們應該實行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將患者的體驗和感受放到第一位,在滿足安全醫療和有效醫療的前提下,盡量照顧患者的心理和身體感受,鼓勵患者勇敢地面對疾病,相信當今的醫療技術,從而陪伴他們一起戰勝疾病,客服心理問題。總結:在這次的研究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神經內科醫務人員在經過系統培訓后,不良事件出現幾率下降,工作人員心理壓力減輕,患者滿意程度提高。因而,我們可以說,在神經內科的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不良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醫療效率,減輕工作人員和醫院系統對壓力,營造一個良好的醫患環境。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對現存其他醫療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積極的探討,提出切實可行的改良方案 ,以便更好的解決醫患矛盾,提高醫療環境質量。想要進一步提升神經內科護理質量,我們需要為此做出更多的調查研究,從而推進醫療行業的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玉麗聶叢王成娟崔鄭航神經內科不良因素的具體解決辦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5234-5244
[2]文艷姜分基礎醫院醫患關系模式的探討[J]. 中國衛生產業,2016,157-189
[3]曾麗閔楠斯坦福醫務安全手則對我們的啟迪作用[J]. 時代科技(上),2015,321--333.
[4]于瓊芳醫院安全制度制定的重要意義[J]. 中國衛生產業,2016,17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