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氟喹諾酮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廣泛,效果理想,近年來這一類藥物的研制工作不斷開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有許多工作人員,在探索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的合成工藝。本文分析了常見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及其合成方法,為這一環節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合成方法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7-078-01
氟喹諾酮于1979年問世,對支原體、衣原體、革蘭陽性菌及陰性菌,均可發揮廣譜抗菌效果。這一類藥物有“超抗生素”之稱[1],自其問世之后,此類藥物成為了抗菌藥物領域內最有活力的藥物,在這一背景下,對氟喹諾酮中間體的研發工作,日益受到藥物制造領域的重視。
一、氟喹諾酮藥物介紹
氟喹諾酮為喹諾酮類藥物中的一種,也稱為吡啶酮酸類,是一種化學合成藥物,可對細菌DNA旋轉酶進行抑制,影響DNA功能、形態,干擾細菌DNA的轉錄、復制、重組及轉運,進而發揮殺菌效果[2,3]。目前這一類藥物主要用來對骨關節、腹腔、皮膚軟組織、呼吸道、腸道、尿路等各處感染進行治療,且治療效果優良。臨床中常用的氟喹諾酮藥物種類繁多,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環丙沙星及依諾沙星等,近年來,醫藥領域又研制出了氟喹諾酮新品種,如婦羅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等。
二、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的合成情況
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種類繁多,下文將分別對這些中間體的合成展開分析:
(一)4-氯丁酰氯
4-氯丁酰氯為重要有機合成中間體,是氟喹諾酮藥物環丙沙星、斯帕沙星等的中間體,同時在農業領域中也有較多應用,農業領域可借助這一中間體制備植物保護劑、殺蟲劑等,同時其也是甘膦這一除草劑的中間體。生產4-氯丁酰氯的方法,所用原料為r-丁內酯,氯化劑選氯化亞砜,借助氯化鋅的催化作用,開環氯化后可得,收率約為87%。這一合成過程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原材料價格低廉,可以開展工業化生產,缺點是成本較高[4],容易產生廢水、廢料及廢氣。
在合成過程中,先取無水氯化鋅1.5g,置于氯化亞砜(20ml)中配成混合液備用,之后取r-丁內酯19ml,放在三口燒瓶內,瓶容量為100ml,一邊攪拌,一邊將氯化亞砜于氯化鋅的混合液滴入其中,在油浴下,進行22h加熱。在1.33kPa下,減壓蒸餾,將餾分行1次減壓蒸餾,獲取餾分,得到4-氯丁酰氯。
(二)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
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是氧氟沙星合成中的中間體,氧氟沙星在制作中,將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作為原料,經過還原-環合-拆分-水解-取代等過程,即可制得這一藥物。環合環節中,因需對多聚磷酸進行中和,故而需要消耗許多KOH,但中和反應產生的磷酸鉀鹽系列可以從廢水中分離出來作為化肥,符合原子經濟性理念。在制藥過程中,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中間體合成,可先將2,3,4-三氟硝基苯2位上氟水解成酚,得到的產物再與一氯丙酮發生取代反應來制備,該工藝可以將反應中尚未使用的KOH回收,重復利用,這樣不需再加入新的物質,能夠降低制造成本,符合制藥工業的相應需求。借助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生產的氧氟沙星,純度為97.5%左右,收率為70.2%左右,工業應用前景可觀[5]。
(三)溴代環丙烷和環丙烷甲酸
溴代環丙烷和環丙烷甲酸,都是氟喹諾酮藥物合成的中間體。環丙烷甲酸可發生溴化、脫羧反應,轉化成溴代環丙烷?,F階段,合成環丙烷甲酸的途徑很多,如可借助HCl/ZnCl2催化之下,通過r-丁內酯、氯化亞砜,制作r-氯丁酰氯,之后經過酯化及關環水解反應,可合成環丙烷甲酸。不過,這一合成過程的收率相對較低,在實際應用中,可將r-丁內酯開環、氯化、酯化等反應一步完成,促使反應收率提高,且操作比較簡單。
(四)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甲酯
諾氟沙星為第3代的喹諾酮藥物,從分子結構來看,其N-1位置上,是對氟苯基,而7-位置上,是甲基哌嗪基團。因具有這一種結構,諾氟沙星的抗菌性能十分突出,對于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均可發揮理想的抗菌效果。和環丙沙星比,諾氟沙星的抗菌性能更為理想。國外是用碳酸二乙酯、2,4-二氯-5-氟苯乙酮為原料來生產,不過這一操作工藝十分復雜,對設備有較高要求,且原材料的價格較高,這對技術推廣造成了一定困難。國內有許多制藥企業,將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甲酯作為原料,制作諾氟沙星,價格更為低廉,且無需應用危險度高、價格相對昂貴的氫化鈉,整體操作簡單,工藝流程較短,生產成本低。另外,這一類原料可借助酸性催化劑的作用,形成烯醇醚,這一物質和對氯苯胺極易結合,形成烯胺酮酯這一類中間體,這一中間體在堿性環境中,可以順利閉環,操作更為簡便。
三、結束語
現階段,氟喹諾酮藥物已經成為抗菌藥物中十分常見、應用廣泛的種類,其發展速度遠超頭孢類抗生素。氟喹諾酮藥物中間體的制作,一般依賴于有機合成技術,通常會涉及許多生產工藝,如光反應、手性反應等,而部分新工藝,因能夠縮短反應時間、降低制作成本等優勢,獲得了廣泛關注。氟喹諾酮藥物的臨床應用前景廣闊,故而其中間體的合成工藝也有廣闊的研究及應用前景,我們需要重視其合成工藝研究,不斷提升中間體合成效率,助推藥物制造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喬. 分析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臨床不良反應調查[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014(003):141-142.
[2]周劍, 張麗媛, 王敏,等. 氟喹諾酮混合溶液標準物質研制[J]. 化學分析計量, 2020, 029(002):1-7.
[3]梁桂芬. 禽病防治中氟喹諾酮藥物應用分析[J]. 獸醫導刊, 2019, 000(004):193-194.
[4]陳浩. 介質阻擋放電低溫等離子體氧化降解喹諾酮類抗生素的研究[D]. 青島,山東大學, 2020.
[5]李文森, 張文琦. 一種氟喹諾酮類中間體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制備方法:, CN109734581A[P]. 2019.
作者簡介:張中劍,(1981-9),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江蘇高郵,職務: 研發主管,職稱:工程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原料藥及中間體合成工藝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