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祖姣 王春燕 仇偉祺 夏 倩(江蘇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
為了規(guī)范高校的采購工作,目前國家規(guī)定高校采取政府采購的方式,而政府采購的高效廉潔與和諧發(fā)展是新時代高校共同面對的問題與挑戰(zhàn),也是高校平穩(wěn)發(fā)展與高質量發(fā)展的保障。高校政府采購一般采取招投標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高校采購的透明度與節(jié)約采購支出。但是目前在實際的高校政府采購的招投標環(huán)節(jié)由于存在招標前計劃不詳細、招標流程管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因此容易出現內部腐敗的問題,影響高校政府采購的質量,進而影響高校正常的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從高校政府采購的招投標環(huán)節(jié)入手,研究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實行預算管理的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為了日常工作或服務的正常開展的需要,在財政的監(jiān)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財政資金從國內或國際市場上以購買、租賃、委托或者雇傭的方式獲取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我國的高校大部分是財政撥款,因此正常來講高校中包括教學儀器的購買、基建工程等采購行為需要使用政府采購。
目前高校的政府采購一般集中于教學設備、基建工程和日常教學物品等方面,同時高校政府采購按照采購模式可以分為計劃性采購和臨時性采購。對于計劃性采購來說一般集中于每年定期需要采購或更新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物品等,由于計劃性采購一般是固定式的采購,因此在執(zhí)行計劃方面一般不會存在問題,但是在每年制定計劃時容易產生固定性思維和犯經驗主義的問題,直接借鑒之前的計劃來用,不嚴格結合當前的實際市場情況來設計采購計劃,導致脫離了當前的實際的情況,阻礙高校政府采購的正常進行。
目前高校的政府采購項目論證階段把關不嚴一般出現于臨時性采購或者間隔時間很長的計劃性采購方面,完善合理的高校政府采購項目論證可以有效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使資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但是目前項目論證階段存在大量的問題。
供應商可能會賄賂高校中設備的需求方,約定設備的需求者不斷的向學校施壓,要求學校購進新的設備來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同時雙方共同提高該教學設備的采購價格來獲取收益。
供應商可能會賄賂項目的論證人員,在采購項目的論證階段驗證該采購項目的正確性,即使不應該通過的項目也可以通過,并強調該項目的緊迫性及特殊性,結合該項目提供有利于該供應商的材料。
采購項目論證小組的人員構成不科學,論證的人員與該采購項目的提出者可能存在利益關系,主觀的考慮可能會影響項目論證的最終結果。
高校相對于專業(yè)的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單位來講,沒有專業(yè)的招投標人員。目前高校政府采購的招投標人員一般是由學校的管理人員或者后勤人員兼任,由于高校管理人員一般日常的管理任務繁重,很難再分出大量的精力去兼任高校政府采購的招投標活動,同時由于高校的招投標的標的物一般與教學活動有關,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1]。
高校政府采購的高效進行需要大量的競標者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招投標過程的公平合理,減少高校資金的浪費。雖然目前對于高校政府采購項目有具體的意向信息公開流程,同時要進行三十天的公示,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情況中,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由于缺少專業(yè)的人員與有效的競標宣傳,導致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缺乏效率。二是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信息只在小范圍傳播,宣傳的對象主要集中于本地,外地的供應商很難獲取到有效的信息,高校政府采購中招標參與的企業(yè)少,特定的供應商可以更容易中標。
在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行為中的最后一步就是完成合同的履行,接受標的物并進行實物的審核。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對于合同履行的審核不嚴格,招標時標的物是一種,但是在合同履行擅自更改合同中的部分條款,審核人員對此視而不見。在合同履行時可能存在供貨方向合同的審核者進行行賄,雙方達成一種默契,放松對于標的物的審核,審核僅僅是走流程,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對于實際交付的合同標的物出現以次充好,私自更改品牌、規(guī)格,相關數據參數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沒有通過國家認證等行為采取默認的態(tài)度,審核者與供貨方同流合污,最終損害到了高校的利益。
只有具有切實可行的預算方案,制定科學詳細的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計劃才可以從源頭上規(guī)范采購招投標行為。對于計劃性采購要采取“與時俱進”的一種態(tài)度,由于計劃性采購一般是固定期限就要進行,因此要定期結合實際更新采購計劃,保證采購計劃一直可以與市場實際情況保持一致,預算計劃的制定切實可行,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對于臨時性的計劃采購,首要針對提出的采購計劃要設立合理的項目論證小組負責審核,然后要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預算,最終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校政府采購計劃進行招投標。
為了實現高效的采購,減少高校財政資金的浪費,首先采購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對高校政府采購事宜負責任,包括政府采購計劃的制定、招投標環(huán)節(jié)的宣傳與運行、合同的履行以及標的物的驗證,要充當學校與供貨商之間的橋梁。其次要落實責任意識,采購部門主要負責人負領導責任,具體的責任具體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身上,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有責任意識,有自己負責的具體工作,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到具體負責人。最后要建立內部與外部監(jiān)督運行模式,首先采購部門內部監(jiān)察人員對進行的每一筆政府采購進行詳細的審查,同時結合相關的問題對相關制度的更新提出修改意見。外部監(jiān)督則是定期對采購部門的業(yè)務進行抽查,以及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yè)技能與責任意識的培訓[2]。
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有效的宣傳,只有良好的宣傳才能找到更多的競標者,保證高校在投標中有選擇的余地。首先高校宣傳不能只依靠高校官網公布,擴大宣傳的范圍,使更多的供應商可以了解到相關信息,另外針對不同的標的物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尋找相關的供應商,主動發(fā)起邀請,實現高校與供應商的有效連接,提高采購招投標的效率。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升級,“互聯網+高校政府采購”將成為提高高校政府采購效率、提升服務的重要支撐點。目前高校政府采購的招投標除了在線下邀請供應商來實地進行競標,同時可以發(fā)揮互聯網的優(yōu)勢,提高招投標的效率。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時可以依據標的物的特定選擇最為合適的招標平臺來發(fā)布信息,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宣傳成本,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優(yōu)質供貨商參與到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中來,拓寬高校的選擇余地,提高所需標的物的質量。
首先嚴格落實《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要求,保證經辦的采購人員與合同的審核人員不能是同一批人,兩批人員明確自己的責任范圍,根據自己的職責做好本職工作,不可以互相干擾。審批人員要嚴格審核合同的每一個條款,并會同紀檢人員和審計人員與實際的標的物進行對照,防止出現擅自改變標的物規(guī)格或質量的情況出現。對于項目的驗收要執(zhí)行雙審核責任制,標的物驗收時要有兩人分別進行審核,并且兩人都對自己的審核結果簽字,同時加蓋單位公章。對于大型高校基礎建設和大型科研設備的采購的驗收工作不能由普通人員進行,要成立專家組,專家組需要由相關專業(yè)人士、采購人員、審計人員、紀檢人員、學校領導層人員等組成,確保驗收工作規(guī)范,合同履行與標的物符合標準[3]。
如何高效的利用財政資金來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教學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高校開展正常的教學和研究離不開高校的政府采購工作。高校政府采購招投標環(huán)節(jié)的有效管理對于減少財政資金的浪費,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