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英(青海民族大學)
企業工商管理的運用從經營、財務、成本、研發、營銷等多層面入手,可以說涉及到企業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在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的發展地位。但是,由于工商管理體系在實際的應用中沒有適時創新,導致部分企業管理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1]。因此,優化企業的工商管理體系,能夠讓領導層詳細了解企業面臨的現狀,運用實時數據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作出高效決策,保障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平穩高效運轉。同時,企業善于運用管理中的法規條款,還能夠調節市場環境,營造規范有序、合法競爭的營商環境。
企業的穩定和高效運轉受到生產經營情況和管理發展規劃兩個層面的影響。從生產經營層面進行分析,完善的工商管理體系能夠在生產、制作、銷售等層面進行參與。在明確公司生產何種產品后,能夠合理配置生產設備、規劃生產成本,讓企業通過最少的成本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同時,企業能夠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將產品推送到目標用戶的手中,實現產品的高效銷售,為企業獲取相關的利益提升市場競爭力[2]。從管理規劃層面講,企業工商管理能夠收集經營管理的精準數據,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分析,為公司短期、中長期以及長期的發展規劃進行制定,讓企業有清晰的發展目標進行比對,實現優質的企業管理。因此,完善工商管理規劃能夠讓企業穩定、高效地運轉,在企業發展中打好堅實的管理基礎。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往往面臨著生產風險、管理風險以及應對能力不足等突發情況,想要有效避免風險或者提升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就需要我們做好企業工商管理的優化。企業工商管理能夠形成系統性的整合,通過高效的數據收集和數據交流,能夠實時地進行公司各項管理數據的傳輸,讓企業的領導層能夠直觀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情況,掌握企業實際的管理數據。這樣做能夠有效避免因為數據收集和傳遞較慢導致的信息時效性問題,實現企業的快速和精準決策。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及時地發現數據問題,并且對出現問題的數據進行原因調查,合理地規避企業管理中所存在的風險,讓企業有能力和時間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市場環境和企業工商管理實施相互影響,隨著企業轉型升級,想要對自己經營的產品進行創新,必然要順應當前市場的發展趨勢,挑選合適的產品進行生產,才能滿足更多受眾對于公司產品的需求。而市場環境也會隨著企業管理的改變,更加公平穩定。企業發展如果更加具有規劃,能夠合理地考慮到公司發展經營中的風險和挑戰,及時地根據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發展方向的調整,就能讓整體市場環境更加穩定[3]。這樣不僅能夠避免企業產品競爭過大,也能合理的對市場進行劃分,實現各企業的公平競爭,緩解企業的市場經營壓力。因此,良好的工商管理能夠起到調節市場環境的作用,讓企業能夠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發展規劃。
企業發展目標的定制能夠提供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幫助企業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避免發展中的突發問題。然而,部分企業在進行工商管理目標的規劃時卻不夠明晰,造成企業盲目發展的問題產生。例如,企業在發展中不能夠清晰識別出自己的企業定位、對于產品的目標群體不清晰等現象,導致在制定工商管理目標時不能夠進行整體性的把握。這樣可能會造成企業生產、財務、成本以及風險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如果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話,顯然會危害企業的平穩、有序發展[4]。因此,我們需要從企業的整個管理體系進行入手,發揮工商管理在企業各環節的作用,針對性地制定各環節的管理目標,強化企業管理目標的系統性。
工商管理的水平不足往往體現在人才和機制兩個方向,從工商管理人才分析,一方面企業領導人缺乏相應的工商管理意識,依舊按照傳統的發展規劃進行企業管理,讓企業制度完全地流于形式主義,危害企業的長遠發展,另一方面,員工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服從意識,企業雖然制定詳細的管理標準和執行手冊,但是在員工落實層面卻不能夠加以執行,導致在短時間內出現問題不能夠高效解決,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從工商管理機制層面分析,部分企業的工商管理機制制定不詳細,缺乏相應的可操作性,導致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對管理的標準進行細化和量化[5]。這樣會導致實際的生產工作與企業的工商管理形成脫節,不能夠有效反映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對企業的長期規劃管理形成誤判,導致管理的重大失誤。因此,企業應該從內部的管理機制和人才培養進行,提升企業的整體工商管理水平。
企業想要獲得相應的市場份額,必須要提升企業產業盈利模式與運營模式。但是,在實際企業的生產經營中,部分企業沒有重視市場運營工作,沒有針對不同的產品進行創新性的銷售規劃,造成企業銷售效率比較低。同時,企業想要獲得盈利,必然要依靠降低成本和增加銷量,部分企業雖然進行生產成本的管控,卻沒有重視企業整體性管理,導致企業的設備投入、員工投入、研發投入等其他開支過大,影響企業整體運用成本較高,不利于企業盈利的最大化。因此,面對這種情況,企業應該靈活進行企業管理,將生產成本、人員成本、技術研發成本進行合理的管控,使企業整體支出降低。這樣隨著產品銷量的提升,才能夠為企業帶來最大化的效益。
科學化的工商管理機制,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上的規范,形成明確的發展目標。首先,工商管理機制需要優化組織架構,根據公司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扁平化的管理,增強信息的傳遞效率。這樣能夠使企業的員工與崗位形成匹配,在崗位細則的規范下落實各項工作的開展。其次,須要進行企業財務體系的優化,通過對成本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以及決策管理等多方內容,幫助企業生產經營設定合理的運營資金,把控好投資和融資風險,讓企業擁有穩定的經濟效益。最后,要將工商管理機制整體進行科學化改革,將前期的組織結構、財務制度、運營模式進行融合,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聯性,讓部門與部門之間實現高效的互通。
企業工商管理的水平主要體現在公司領導和員工的管理意識和實際落實能力,只有重視管理理念的轉變和落實,才能讓抽象的理論落實為具體的操作。一方面,領導要轉變自己的工商管理思維,從傳統的局部領導轉變為全局領導,充分的了解企業運行中的每一項環節,讓管理更加的系統化。這就需要領導層進行工商管理理念的學習,通過學習平臺向優質的企業家學習管理經驗,并將經驗進行本土化的應用。例如,企業可以定期舉辦領導層的培訓,通過宏觀的戰略指導,讓領導關注市場變化的趨勢,及時進行企業戰略市場的調整。另一方面,員工要具備服從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僅要遵守企業制定的各項規定,將制度化落實在企業的生產中,還要進行適當的創新,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實際技能,通過靈活的培訓方式進行自我技能的提升。同時,也可以主動參與企業組織的考核培訓,讓自己進行崗位的晉升。通過領導和員工共同助力,企業的工商管理水平一定能獲得質的提升。
工商管理能應用在企業的各環節,幫助企業進行合理決策,在企業得到發展后,也應重視管理范圍的調整,逐步拓寬管理平臺。一方面,企業需要重視產品品牌的發展,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企業應該進行品牌的規劃和管理,打造屬于自己企業的獨特品牌,并將企業與品牌形象相關聯,增加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企業應該擴寬市場渠道,既要重視現有的老客戶,更要關注新客戶的需求,開發出相應的新產品來填補市場的空白,這樣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盈利空間。
綜上所述,優化企業工商管理發展方向必然要重視科學性和創新性的運用。一方面,企業要確保實施的工商管理體系科學化,有著明確的管理目標,這樣才能朝著正確的發展規劃不斷地前進,助力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要重視工商管理內容與方式的創新,既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跟隨外部管理的改革,又要做好企業內部的改革,培養更多的工商管理人才,實現內部管理的優化。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企業工商管理朝著現代化、科學化、創新化的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