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西安培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
時菲菲等指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有利條件,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模式,營造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文化氛圍,提高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思想認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1]。康亞華等指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職業院校要適應時代新需求,將大學生培育成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大學生到鄉村推廣科學技術和知識,鼓勵大學生到農村開展文化活動等[2]。曾琦斐指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突破人才瓶頸,鄉村要引進高素質農業發展人才,改善環境,吸引優秀的青年返鄉發展,引入和留住高素質人才來為現代農業服務[3]。已有的文獻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研究比較多,對于大學生如何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研究比較少。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實施路徑,希望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一定助力。
近10 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2011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60 萬人,2012 年為680 萬人,2013 年為 699 萬人,2014 年為 727 萬人,2015 年為 749 萬人,2016 年為 765 萬人,2017 年為 795 萬人,2018 年為 820萬人,2019 年為 834 萬人,2020 年為 874 萬人。預計 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突破900 萬人。鄉村的就業空間大,大學生到鄉村進行創業就業,產生更多的創業組織,能帶動鄉村經濟快速發展,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活力,拓展大學生的就業空間,吸納更多大學生到鄉村創業就業,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能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能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實踐于農業領域,而且能創新農業發展思路,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新業態產生,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對于各級各類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是農村本土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不能滿足鄉村振興的發展需求。大學生懂文化、懂技術、懂管理、懂經營,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壯大鄉村振興發展的人才隊伍,為鄉村新基建、鄉村治理、村鎮建設和鄉村新興服務業等領域提供服務,滿足鄉村振興發展需求。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各地政府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對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增強,有一部分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但由于農村的就業與創業環境依然需要改善,在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所能獲取的收入不高,加之社會對于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存在一定的偏見,導致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數量不多、規模不大。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在各項政策和項目的推動下,大學生帶著智慧、知識、技術和資金到農村進行創新創業,入職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為鄉村基層事業貢獻力量的意志并不堅定,有些人因無法適應鄉村的環境,導致其在農村發展的時間不長。
SWOT 分析法又被稱為態勢分析法,是一種能比較客觀、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SWOT 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遇(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
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居住在農村或集鎮的農業從業人員。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大學生的學習能力能使其快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農村的就業創業環境對于大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和耐挫能力要求較高。但是,當今部分大學生生長環境比較優越,部分大學生缺乏吃苦精神,對于農村環境的適應性較差,影響了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
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各地都會出臺相關人才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這為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帶來了大量的機會和充足的發展空間。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地區大量開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工程和農村專業帶頭人培訓工程,培育了大量的新型職業農民,使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全社會要營造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氛圍,增強社會對于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可和支持,提高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積極性。各地政府要重視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制定和推廣,吸引大學生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大學生的鄉土情懷;加強媒體引導和宣傳,通過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來增強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和創業的意愿,增強全社會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可,為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有利的社會支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高校要注重將學生培養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實施校企聯合培養,堅持產教融合發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助力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為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推動鄉村產業發展[4]。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為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建立線上+線下的綜合素質培訓體系。線下,為大學生開展大規模講座、小規模授課和一對一培訓等;線上,通過信息化系統實施線上職業技能與實踐培訓,提高大學生的生產與經營能力,培育大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發展能力,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5]。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鼓勵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社會、政府、高校及大學生個人需要共同發力,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新型職業農民的身份認同,營造全社會支持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的氛圍,將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作為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舉措,多措并舉促進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