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東
(重慶市萬州區農業機械技術研究推廣站,重慶 404120)
萬州區屬重慶市轄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市東北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萬州區下轄52 個鎮、鄉、街道,總面積3 457 km2。2019 年末,萬州區戶籍總人口173.56 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00.24 萬人。萬州區耕地主要分為丘陵、低山區和高山區3種類型。
截至2020 年末,萬州區農機總動力達72.48 萬kW,全區擁有微耕機43 970 臺、深松機94 臺、旋耕機34 臺、水稻插秧機497 臺、稻麥聯合收割機719 臺、排灌機械40 960 臺、拖拉機144 臺以及畜牧機械18 900 臺(套)。2020 年,萬州區耕種收作業面積14.66 萬hm2,其中機耕11.28 萬 hm2、機播 4 013 hm2、機收 2.98 萬 hm2,綜合農機化率達47.24%。
2018—2020 年,萬州區共計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 194.834 萬元,帶動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入3 693.26萬元,受益主體10 300戶,補貼機具11 002臺。
截至2020 年末,萬州區農機服務組織65 個、從業人員2 856 人,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29 個、從業人員1 806人,農機維修廠及維修點53 個,鄉村農機從業人員共計35 240人。
萬州區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帶,區域內山地、丘陵占95%以上,有少量崗地、壩地和平原,整體上地形多樣、地質條件復雜、地塊破碎,生態條件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地理條件決定了萬州區耕地面積小、土壤黏度大、坡度大,大型農機在當地難以發揮作用,制約了當地農機化發展。相對來說,萬州區更適合應用動力大、體型小、質量輕的小型農用機具。
萬州區耕種的組織方式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人均耕作規模和面積均較小[1]。山區經濟基礎差,農民收入低,對農機的購買力不足。部分農民文化素質較低,對農機了解不足,極大地阻礙了農機化發展。
除了中央財政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外,區級財政對農機技術推廣、教育培訓、設施維護等公共服務支持不足,不能適應當前農機化發展需求。農機服務組織只能選擇性地開展一些工作,影響了萬州區農機化發展。
部分鄉鎮農機服務中心領導對農機化發展不夠重視,對農機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各鄉鎮從事農機推廣工作的人員一般只有一兩人,而且人員年齡偏大、素質不高、專業知識不足,農機人員兼職化,崗位變動頻繁,對萬州區農機化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2]。
在現代農業不斷發展、農機技術大量推廣的背景下,加強農機的配套服務顯得十分必要。萬州區存在農機售后服務點分布不均、維修點少等情況。村級幾乎沒有農機維修點,部分鄉鎮也無維修點,有維修點的則規模小、人員少、維修能力有限。另外,萬州區在農業新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方面還有所欠缺,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服務層次低、機制不完善,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
依據地理條件、產業發展等實際情況,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是丘陵山區進一步發展農機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優化以條帶狀分布為主的布局,延長單次作業線路,實現公路、機耕道及作業便道互聯互通[3]。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股份合作社,打造宜機化改造示范區,為農機推廣應用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制定萬州區土地整治目標任務,并列入政府部門考核指標,持續推進萬州區農田宜機化建設,為農機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
農機推廣應用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有關部門要重視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當地農機化發展現狀的政策體系,加大推廣資金投入。政府應合理分配資金,以確保新技術、新機具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落實農機服務稅收政策,減免農機服務方面的各種稅費。積極爭取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優惠的信貸政策扶持,引導和扶持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
運用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惠民政策,增加適應丘陵山區的小型、微型農機補貼范圍,促使農民個人、合作社積極購置農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018年以來,萬州區提出農業發展“雙百億”工程,即發展百萬畝經果林、百萬頭生豬,實現產值各百億元。百萬頭生豬工程需要大量的畜牧機械及相關設施,應積極推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山區的支持,爭取生豬高架網床自動化生態養殖成套設施盡快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產業政策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結合,將會極大地促進萬州區農機化發展。
3.3.1 加強人才培養。農機管理部門要樹立服務意識,要重視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知識培訓,與有實力的農機企業合作建立一批農機職業技能培訓和示范基地,大力開展農機專項技術培訓和農機職業技能培訓[4]。積極開展農機科技下鄉活動,定期組織新機具現場演示會,讓廣大農民及時掌握和了解農機新技術,激發農民推廣使用農機新技術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由政府職能部門牽頭,依托萬州區農機協會等專業組織,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維修站點等的維修服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3.3.2 完善農機售后服務。加強農機售后維修服務,拓展銷售與維修網絡,確保能及時、高效地進行維修服務。萬州區應創建一批區域農機維修服務中心,規范維修質量標準,完善檢測設施,保證維修質量,減少維修糾紛和安全事故的發生。還應壯大萬州區雙河口農機專業市場,強化管理,使之成為渝東北較有影響力的農機專業市場。
3.3.3 發展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機推廣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農機專業合作社具有一定的規模經營條件,而且管理制度較為完善,有利于開展機械作業與技術應用示范活動,進而促進農機推廣應用[5]。
3.3.4 加強農機化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快農機服務前移步伐。實施工作重心下沉,服務窗口前移,推進農機服務進一步向農村社區、村莊延伸。利用萬州區農機監理服務中心和農機監理服務窗口,為農機手就近提供農機掛牌、年審、咨詢等一條龍服務,更加貼近農村、貼近機手。二是加強農機化信息服務。完善農機化信息網和政務網信息欄目,充實信息內容,擴大農機信息量;完善和發揮好手機短信、微信、《即墨農機》刊物等信息服務平臺的作用,突出實效性和服務性,提供政策、科技、作業等信息服務。三是積極引導農機企業、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經銷商等參與農機信息化建設,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各方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提升農機管理工作水平,從而帶動萬州區農機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