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亞 郭小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血管外科 廣東廣州 510630)
PTSD,也就是創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后,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PTSD 本質上是外傷發生后的病態心理癥狀,一般發生在經歷過嚴重床上的人身上,這種遭遇會讓人產生深度恐懼、恐怖和無助感。一般情況下,護士更容易患上PTSD,尤其是在ICU 工作的護士人員,除此以外,就是流行病發生以后治愈的患者也容易患上PTSD。PTSD 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那么患者也會因為PTSD 而出現自殺或者抑郁的行為。在此次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中,也有很大的可能會患上PTSD。
患上PTSD 的患者在清醒或者睡眠時會反復出現創傷記憶,這些創傷的記憶會強行出現在腦海里,讓患者腦海里重現當時創傷的記憶,讓患者再次經歷一遍當時的感覺,強烈程度與當時相差無幾。那么,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擔憂、害怕情緒也會反復出現在患者的腦海里,那么患者長時間就會處于擔憂、害怕的情緒之中,長此下去,會日漸消磨患者的意志力。長此下去,新冠肺炎疾病沒有折磨病人,而這些反復出現的負面情緒與記憶就會讓患者日漸消弭。
患上PTSD 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長時間處于擔憂焦慮的情緒中,那么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暴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過度警覺,難以入睡,即使睡著也很容易被驚醒,警惕性增高,對于發生的任何小事都非常擔憂害怕,害怕周圍的人、事、物。
患上PTSD 的患者會對創傷記憶產生病理性回避,避免探討與患上新冠肺炎疾病有關的事情,不去想發生的細節問題,在治療期間發生了什么事,都會選擇性遺忘,埋藏起關心新冠肺炎疫情的心和情感,和他人保持距離,也不參加任何活動,很孤獨。但事實上,對于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來說,在患病前或者治療期間發生的任何事都應該詳細交代清楚,只有交代清楚,才可以對之前接觸過的人進行集中隔離觀察,這樣才方便有關人員即使進行信息搜集。
因軀體本身疾病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造成超常的緊張刺激,從而引發恐懼的情緒反應,尤其是在疫情高發期,每天從新聞上甚至是自己身邊的病友、親人失去生命,導致患者很容易產生恐懼悲傷情緒,甚至是忍不住哭泣,這種持續的恐懼與悲傷會對人體免疫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嚴重時甚至是對生理機能產生影響,導致患者猝死;很多新冠患者因擔心自己疾病治不好,經常處于焦慮煩躁的狀態中,變得愛發脾氣,異常的煩躁,一些患者因過度關注疫情信息,稍微看到一些疫情嚴重的信息,就會感到非常的焦慮煩躁;患者住院之后對醫院的環境、人員、規章制度都是比較陌生的,再加上遠離了熟悉的生活環境、親人,新冠患者需要接受隔離治療,尤其是老年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長期的住院治療還沒有家人陪護,心容易感覺到孤獨無助。
在疫情爆發的高峰期,傳播速度非常快,患者數量急劇增加,而醫院的床位優先,患者從確診到住院這中間有一個過程,一些患者因擔心自己得不到及時治療,情緒上很容易出現較大的波動。一些患者因對于新冠肺炎不夠了解,認為自己是得了治不好的絕癥,又害怕傳染給家人、親戚朋友,使得其在承受疾病所帶來身體上痛苦的同時,還忍受著嚴重的心理折磨,從而感覺到自卑絕望。患者在接受隔離治療之后,與外界的聯系只能通過手機及他人的言行來判斷,而老年重癥患者所獲取信息途徑更是少之又少,有些老年患者夫妻兩在不同的病房接受治療,還不能見面,就容易通過醫護人員的眼神、語調等猜測自己及家人的病情,這種敏感多疑的心理特點,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療。
PTSD 與其他心理疾病疾病一樣具有長期存在和延遲出現的特征,患上PTSD 的患者會缺乏一定的社會功能,這也需要醫生對患者進行長期的跟蹤觀察才能判斷出來是否患上PTSD。那么,PTSD 患者長時間處于這種負面情緒中,會逐漸變得抑郁,那么抑郁癥導致的后果就是患者可能會有自傷或者自殺的行為,更有甚者會有攻擊行為,面對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觀察會存在攻擊行為,害怕周圍的人、事、物,處于憂慮、害怕、焦慮的情緒中。總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在患上PTSD 存在的心理活動是長期的且不容易觀察與判斷,只能通過長期的臨床治療工作中慢慢發現。
在新冠肺炎老年重癥患者出現PTSD 后如何進行護理工作也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必須做好的一個工作,對于患上PTSD 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來說,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行動能力差、反應能力也差,可能當自己患上PTSD 時還不知道,很多患者在治療新冠肺炎期間當自己的情緒出現異常時,不能準確判斷出自己是否患上了疾病,對于自己的病情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因此,在治療新冠肺炎期間,醫護人員也應當向各位患者普及一些關于PTSD 的知識和訓練方法,對于PTSD 典型的特征要讓每一位患者都知道,同時還要傳授一些治療PTSD 的方法,讓患者能夠自行調節自己的情緒,雖然不是專業的治療輔助方法,但是可以讓患者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適當調節。
當老年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患上PTSD 時,醫護人員應當為其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同時還伴有輔助的藥物治療,以心理疏導為主。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年齡段的患者采取差異化的治療服務,對于重癥患者的PTSD 治療要采取長時期的跟蹤治療與觀察,還有心理疏導。同時組織心理專家制作以緩解負性情緒為核心的心理調節訓練,比如放松訓練、冥想和想象調節等訓練,幫助他們提升心理自助能力。另外,心理疏導效果欠佳的患者還需要根據病人患病的情況配以適量的藥物治療,需要根據病人患新冠肺炎的身體情況進行適當的配藥。心理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幫助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旦患者樹立起了信心,就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相關工作,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這對于疾病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老年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年齡大,且大多伴隨有各種基礎疾病,抵抗力差,幫助其建立起信心非常必要。
對于重癥新冠肺炎患者來說,尤其是老人都是采取封閉治療的措施,遠離家人親人,每天都在擔心明天會面臨什么,對于患者的心理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患者在陌生的環境下獨自面對肺炎疫情,獨自忍受孤獨、擔憂、害怕。因此,在這個特別的時期,患者很容易患上PTSD,此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悉心的照顧,關心患者的身體狀況,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與患者盡可能多的交談,詢問觀察他們的身體,語氣平易近人,給予患者家人般的溫暖與關懷,讓病人不會感受到孤獨與害怕,也可以同病房進行集中活動,通過做呼吸操或者其他事情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時還要注意觀察他們的狀態,避免患上PTSD。
上文中可以看出患者很容易產生各種不良心理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會對疾病的治療產生不好的影響,那么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應給予其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為消除患者的孤獨感,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開展溝通交流,主動關心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當前的實際所想,多做一些積極的引導暗示,控制患者關注疫情的時間,多為其講述成功治愈的信息,多為其傳達正面的信息,讓患者感覺到任何時候都有醫護人員的陪伴與幫助,消除其孤獨感。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建立家庭-社會支持系統,鼓勵患者通過視頻、電話、網絡的方式與家人、親朋好友溝通交流,消除患者孤獨補助等不良情緒。老年人可能會因為對新冠肺炎不夠了解,感覺醫護人員的護目鏡、口罩、防護服等有距離感,應在交流的過程中告知患者做好隔離防護的重要性。強化換位思考,分析患者的心理動機,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克服自卑等心理情緒,尤其是對于存在明顯情緒低落癥狀的患者,鼓勵其多與病友之間開展溝通交流。有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積極組織患者開展打太極、表演、跳廣場舞等活動,有效改善了患者心態,創造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回頭的奇跡,這其中心理護理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新冠肺炎疫情對患者的影響并不僅僅是體現在身體上,還有在心理方面的疾病,PTSD 就是疫情治療期間或者過后患者很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一般情況下,是普通人在出現過重大傷害過后出現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患上PTSD 的患者會情緒低落、暴躁易怒,情緒長時間處于擔憂焦慮害怕當中,患上抑郁癥,嚴重時還會出現自殺自傷的行為。因此,在治療老年重癥新冠肺炎患者時還要注意觀察他們的情緒狀態。避免患上PTSD,不僅要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身體,更重要的是治療患者的心理,尤其是老年重癥患者,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做好一定的護理工作,必要時輔助一定的藥物治療,主要以心理疏導與治療為主,并采用其他心理治療療法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避免患上P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