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曉
深靜脈血栓95%發生在人體的下肢,也有少部分發生在上肢和內臟。深靜脈形成血栓后,遠端血液回流受阻,導致遠端血淤滯,患者可出現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癥狀。如果血栓脫落會導致肺栓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下面7個方法可幫助患者預防深靜脈血栓:
無論采用哪種交通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站起來伸展一下身體。身體不動時,血液會聚集在四肢,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乘坐長途航班或關節被固定(如打石膏)時最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研究表明,旅行4小時或更長時間會增加深靜脈血栓風險。乘坐飛機、火車時,時不時站起身在過道走動走動;坐著時,經常彎曲小腿和腳踝;如果是開車長途旅行,最好每隔60~90分鐘停下來,到服務站休息一會兒。
身體脫水時,血液會變得黏稠,流動速度放緩,所以一定要經常補充水分。但不要喝含有酒精和大量咖啡因的飲料,它們相當于利尿劑,反而會增加脫水風險。
醫學彈力襪能給小腿施加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壓力、長度的彈力襪。
吸煙會影響凝血功能和血液循環,增加患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建議吸煙者盡早戒煙,不吸煙者遠離二手煙。
研究發現,深靜脈血栓的患病風險會隨體重增加而升高。因為超重或肥胖會增加腿部靜脈承受的壓力,而且脂肪會對骨盆大靜脈施加壓力,減緩血液流動。
旅行期間不要停服平時所吃的藥。如果醫生要求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藥物以防止血栓,那么患者無論在哪里或在做什么,都要遵醫囑,最好設置鬧鈴來提醒自己吃藥。度假期間這樣做更重要,因為度假期間身體比平時放松,運動量可能不夠,血液循環會減慢。
女性在妊娠期內子宮逐漸增大,會壓迫腔靜脈與髂靜脈,一直持續到分娩。長久的壓迫會造成下肢靜脈血回流不暢,靜脈壓持續增高,促進血栓形成。另外,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會使血管張力下降,靜脈血流動速度減慢,引發血栓形成。還有部分孕婦由于長期臥床,下肢缺乏運動,靜脈血液回流受到影響,也會導致血栓形成,所以必須引起重視。建議有血栓家族史的女性,定期去醫院檢查。孕婦還應適當運動,多飲水,多吃果蔬。如果孕期發現靜脈血栓,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注意觀察下肢皮膚有無破損,保持皮膚完整性,為患肢保暖,切忌按摩和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