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聰慧(河南工業大學)
新時代背景下,民營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企業重要的融資渠道就是銀行,面對需求量如此之大的民營企業,銀行只有制定嚴苛的融資貸款行為機制才能夠有效控制投放的資金,因此,一些民營企業在嚴苛的規定與限制下很難達到銀行貸款的標準。銀行在選擇貸款對象的時候不僅會考慮其信譽度和發展前景,還會對民營企業的負債情況進行考察和衡量,由于民營企業在經營的時候本身實力就比較有限,資產負債在企業起步的時候是難免的。而銀行對民營企業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較嚴苛,導致民營企業很難達到銀行的貸款標準,這樣一來,使得民營企業到銀行貸款的時候會空手而歸,爭取不到足夠的運營資金,民營企業在支撐各個經濟運營環節的時候會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
當前市場范圍內的民營企業數量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除此之外,與民營企業存在競爭關系的還有國有企業,無論是在經濟實力上還是在社會形象上,民營企業都處于相對劣勢,而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不斷壯大,民營企業在融資的時候便會受到劣勢角色的影響。民營企業本身存在的一種弱勢的心理會大大影響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對利益和權利的判斷力,在強勢角色面前不敢爭取最大的利益與權利。使得民營經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民營企業的融資過程更像是被強大的勢力所左右,市場壟斷的局面會直接導致民營企業融資貸款的過程十分艱難。
民營企業在向銀行爭取貸款的時候無疑要走一些基本的融資程序,但是目前來看,銀行對于民營企業抵押貸款的程序規定的更為嚴格,不僅僅會大大降低企業所擁有的資產估價,更會在貸款融資的過程中讓企業走更多麻煩的程序,這樣一來,不僅會延長企業融資的時間,更會影響企業經營環節的順利推進。除此之外,銀行給予民營企業能夠抵押資產的種類選擇也比較少,因此,民營企業在向銀行進行抵押的時候會因此犯難,所擁有的資產難以滿足銀行所規定的要求,這樣便會無形中增加了民營經濟的融資難度。
無論是在起步的時候還是在經營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在市場范圍內始終處于比較劣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政策的支持是離不開的,但是,目前來看,一些金融抑制政策對于民營企業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和爭取更多的運營資金是十分不利的。比如,金融抑制政策會對商業銀行的放貸過程進行嚴格把控,而商業銀行則會為了將經濟風險降到更低而拒絕為民營企業發放更多的貸款資金,而是將有限的貸款資金撥給信譽度和社會形象更好的國有企業,這樣一來,會導致本就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在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下發展的越來越蓬勃,而發展道路比較崎嶇的民營企業得不到運營資金的支持便會更加衰落。金融抑制政策的實施會直接影響民營企業在銀行心目中的形象,還會使得民營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舉步維艱。
一般而言,內源融資是民營企業首先要考慮的融資方式,而內源融資更多的是依靠企業自身的內部實力,而民營企業的經營者會整合企業內部的資金進行項目的投入,雖然內源融資的方式對于企業而言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低風險性,但是,內源融資能夠為企業提供的運營資金是有限的,而且,如果民營企業想要經營更大的規模,單單憑借企業內部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內源融資一般最常用于償清債務,而且內源融資也是民營企業最后的底牌和經濟實力,因此,企業在融資的時候要充分留有內源融資的余地,不能將企業內部的資金都用來支撐企業運營。
外源融資相比其內源融資更具有資金的集中性和高效性,相比起企業憑借自身的實力支撐稱各個環節的運營,外援融資給予企業運營的幫助會更大,而且,民營企業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資金的籌集更有助于實現在短時間內的大量融資。民營企業的外源融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直接的融資方式便是貸款和債券,但是這種方式同樣也需要給予商業銀行一定的利息,且具有一定的風險。而間接融資便是通過企業自身的運營來獲取更多的扭轉資金,這種方式是企業自身的實際盈利,但是,間接融資的方式所需要的周期比較長,發行股票、項目完工等都能夠為民營企業賺取一些利益用來解決運營中的金融問題。
民營企業在金融方面的最大瓶頸就是其規模較小且在社會范圍內的信譽和知名度有待考察,因此,為了使得民營經濟走出金融困境,必須要完善社會范圍內的擔保制度和民營企業信用等級管理機制。首先,民營企業融資的擔保可以轉化為國家,有些商業銀行會考慮融資的風險問題不愿意將更多的資金發放給民營企業,而以政府的名義來發放債券可以拓寬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途徑,更有助于民營企業籌集資金用于投資。除此之外,政府可以為一些信譽比較好的民營企業做擔保,利用政府主管部門的權威來規范民營企業的經營行為,從而使得民營企業在社會范圍內的信譽度有所提高。目前來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還需要不斷凈化,尤其是民營企業融資的信譽問題值得關注,針對這個問題相關部門可以對民營企業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與分析,從而劃分出民營企業的信用等級,對不同信譽等級的民營企業設置相應的發放資金額度,這樣一來,民營企業能夠更大限度爭取銀行的擔保,從而能夠通過自身的信譽度獲得該信用等級相應的資金額度。
民營經濟的起步和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民營企業想要拓寬融資渠道必須要充分借助國家的有利政策來爭取更多的運營資金。比如,政策方面可以適當的降低民營企業的貸款門檻,不能以苛刻的標準來要求實力不太雄厚的小微企業,除此之外,國民經濟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在國家政策方面向中小民營企業傾斜,只有民營企業獲得蓬勃的發展,才能夠為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助力。首先,對每一個民營企業都應該有客觀的評價,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和苛刻的態度將民營經濟束縛在框架之中。其次,政府應該多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可以在民營企業剛剛起步或者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補貼,可以挑選出信譽度比較高且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給予融資擔保,這樣一來,能夠有效緩解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孤立無援的狀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水平的提升,股票市場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而民營企業除了依靠內源融資和直接融資之外還可以將一部分資金投入股票上面,而政府要協調好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差異關系,民營企業可以抓住新時代的便利條件實現與其他企業的合作與合并。合作與合并的方式不僅能夠實現經營資源的共享,還能夠將節省出來的經營成本用于項目運轉,這樣一來,民營企業可以通過這種互惠互贏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在金融方面的問題,民營企業自身實力逐步提高更有助于為之后經營融資的過程奠定基礎。
時代發展的浪潮不斷推進,同樣,時代的新潮流也在不斷變化,而民營企業要想在市場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加大創新創業的力度,構建較為完善的創業系統才能夠為企業的立足與發展注入更多新的動力。民營企業在剛剛起步或者處于經營低谷的時候難免會遇到經驗不足的問題,此時便需要充分借助大數據時代的便利條件來獲取更多國內外企業經營的經驗,從而在成功案例中找尋與自身企業發展相匹配的經驗,對于經營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也需要不斷克服,借助大數據時代來把握市場的新需求,從現存問題入手才能夠有所突破,只有從實踐出發才能夠找尋創新創業的靈感。
目前狀況來看,我國民營經濟的確面臨著亟待突破的金融困境,而我國民營經濟融資次序問題也比較突出,雖然民營經濟在整個市場經濟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但是,新時代的發展同樣為民營經濟提供了更多發展的便利條件。總而言之,民營經濟金融困境的突破還需要企業自身根據實際情況來找尋解決的方法,融資的次序問題便是民營經濟主要的著手點,通過調整融資次序和融資方式,民營經濟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