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洲(山東弘智坤華會計師事務所)
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對象為財務報告形成的現有機制,其審計范圍為對設計及運行進行綜合全面分析,在審計過程中必須要獲取大量數據,為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合理性提供依據,基于基礎數據對其進行評估。
石油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資源及資金來源不斷增加,同時給財務管理帶來了極為嚴峻的考驗。而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則可有效規范石油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而保證合理配置各項資源,提升企業經濟活動的高效性,從而進一步加快實現價值提升目標。
石油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中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引發資金風險而導致資金浪費、利用率較低,從而影響企業整體經濟效益,而財務內部控制審計是防范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在財務內部控制審計支持下,企業管理者可提前識別和評估財務風險,及時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提前止損。
石油企業發展迅速,資金來源增加,內部運營資金重組,對項目、基礎采購設施、基建工程建設等投入的資金增加,涉及資金使用環節的人員較多,財務內部控制通過監督可快速發現貪腐行為,并嚴格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合理使用內部資金。
經調查現階段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與理想狀態存在不小差距,例如法律意識淡薄、主動學習能力較差等,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不能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經營方式,也不能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雖有高學歷員工,理論知識扎實豐富,但是缺少實際操作經驗,培養鍛煉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責任心不強,對結果不重視,走馬看花等都影響了企業的健康高速發展。
現階段中,一種是上層領導相對于內部控制審計而言,會把更多把精力放在企業的經濟效益上,而對于財務內部控制審計方面相對薄弱,沒有做到良好的有效把控。另一種是相關領導對財務內部控制審計會有一定認知,亦明白內部控制審計的良好推行會讓企業在效益上上升一個臺階,只是關注點都是放在問題出現后的行為中,沒有使內部控制審計發揮最大用處。
目前,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方式是以按照相關制度對比問題進行審核為主,周期為一年,其中也只注重檢查會計報表等數據資料真實性、完整性、業務操作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缺乏對質量、風險進行事前及事中的監管,更缺乏對石油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結構上、內部控制措施、各業務崗位規范狀況做出事前的風險控制評價和建議,風險控制能力不達標。相對于傳統的線下業務,對石油企業因開發新業務而實施的電子化、網絡化缺少風險控制方面的評估,難以保證新業務操作的安全體系在內部控制系統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1.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審計人員職業培訓
石油企業內部控制審核部門要進行定期培訓,其培訓方式可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可讓企業有資質的領導進行培訓,或是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組織培訓。也可以采取定期在職學習、聘請專家定期講座、讓專業且經驗豐富的人員對案例指導分析方式、相關人員進行經驗交流等多種培訓方式,加強審計實操培訓,在工作中做到不會就學,學了就干的有效做法,用心去總結經驗及教訓,與此同時相互探討學習、切磋技能,從而提升整體水平。
2.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與職業技能
目前階段,在職的審計人員與石油企業的發展不匹配,思想落伍,專業技能跟不上,嚴重影響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針對這樣的問題,需要不定期提升員工高素質、高學歷、多經驗的高水平人才,同時嚴格依據公司發展需要對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需求進行精準培養,同時經過后期的多方面綜合性考核,尤其是專業技能及職業道德水平,考核通過后才能在部門任職。同時定期做到針對表現進行考核,定期決定審計人員是去是留。長此以往,逐步改善內部審計部門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養。
3.建立行之有效的獎勵懲罰機制
通過建立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關于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標準,例如獎懲標準、人事任免標準,讓審計人員清楚地了解相關獎勵懲罰機制,對于工作上的行為與態度將有所指引與良好約束。讓審計人員更有工作動力。長此以往,在留住人才的同時,為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隊伍的長期穩定打好基礎。
1.制定行之有效的標準準則及實施細則
根據國家當前法律法規及相關監管對審計的要求,同時結合石油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實施細則》和《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操作規范》等相關文件,從而保證了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整體性、有序性,隨著時間推移形成高效工作局面。對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工作要做到具體細化,例如,對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底稿標準的標準化規定,其中每項涉及的具體內容及相關要求、審計流程的具體操作、審計作業的標準化模板和對審計質量控制點等標準進行統一規范;從方案的開端即設計,主要常見風險環節進行多次審計而對其進行識別和良好把控,同時對固定常規程序加以規范。對非現場的審計也要制定規范的審計流程和實施細則,包括最后如何形成完整、科學的評估結論和改進建議的規范等,建立和形成一套固定且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評價和經營風險的量化與評估方法體系,讓內控審計有章可循,確保審計結論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使審計報告能體現反映出是真真切切為石油企業服務。
2.突出財務內部控制審計風險控制理念
審計是為了防控風險,必須做好相關防控措施。由傳統思維模式向現代思維模式轉變,并強化認知體系,才能做到主觀識別,從而進一步實施相關舉措。近些年來,盡管石油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提升明顯,仍有相關工作人員被利益迷惑雙眼,內外勾結,利用系統故障、系統漏洞以及外部突發事件、企業制度執行力跟不上而做出違法之事。還有剛接觸的新業務也容易產生各種風險,比如因操作不當而給企業帶來損失。所以,有針對性地評估分類風險,對評估結果進行量化處理,同時找到關鍵控制點,并及時提出改進建議,重點部位防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唯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在風險控制方面的作用。
3.提高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科學化管理水平
首先,財務內部控制審計部門必須建立單獨的網絡,確保工作狀態不被干擾。同時要做到將系統內使用與未使用的計算機全部聯網,通過石油企業的內部各層管理系統、各業務、信貸、營運等管理系統、業績考評系統等信息系統對審計資源進行管理,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這樣能對全部信息進行掌控。其次,按照標準化的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實施細則條例要求,通過運用最新科技成果手段,同時靈活運用各輔助軟件,這是穩扎穩打并做進一步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當然,對于針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輔助軟件要求操作性、實用性強,且數據處理方便快捷,同時可量化處理并能涵蓋審計點。使內部控制審計更具科學性、合理化、針對性,能做到高效及預警。
4.增加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強度
對于風險控制而言,周期一年的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形式無法滿足企業健康高速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的不斷加強,石油企業紛紛將產品研發以及業務運作進行電子化形式與借助網絡平臺來增加公司核心競爭力。因為電子化與網絡化有著更強的不可操控性,所以石油企業這種提升公司效益的做法,讓石油企業風險控制的復雜性呈幾何級增加,因此加強對動態風險控制及監督需提出更嚴苛的要求;另外,相對于財務內部控制審計的高要求而言,傳統的審計主要是針對公司各項業務的運作進行簡單監測,并沒有提出過高要求。因此發生的經濟案件幾乎都源于相關負責人投機倒把。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于財務內部控制審計做得不夠到位,悔不當初,為時晚矣。鑒于殘酷事實,體現出審計的重要性,通過對動態異常數據跟進,對已出現的風險進行全面研究分析,及時做出風險預警,及時止損;薄弱環節同樣進行控制審計,確保360度無死角監控。
我們通過大量數據可知,通過構建系統有效的內控審評標準體系,能夠客觀、準確地對企業內控情況綜合全面評價,并且對死角環節進行準確定位、監督,進而做出合理的一系列改善措施。對石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審計不斷改善升級,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對審計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促進石油企業快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