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西安郵電大學)
企業是推動社會實現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帶給了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許多企業在這一偉大歷程中收獲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囿于對發展認識的歷史局限性,許多企業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忽視了對社會責任的履行,致使環境污染、社會矛盾等問題產生,掣肘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步入新時代,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呼聲愈發高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將社會責任意識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與經營目標體系之中,從而在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達到對社會效益的兼顧,是未來企業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必由之路。
審視以往企業發展沿革可以看到,過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枉顧社會責任承擔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了一系列負面影響較大的問題,如環境污染、社會矛盾以及企業過度競爭帶來的社會資源浪費等。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是在此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并日漸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青睞。新模式下,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價值取向融入社會責任這一重要內容,實現經濟效益固然是企業的主要目標,但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成為企業日常運營必須重視的內容。
1.企業發展戰略需要重訂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下,企業價值觀得到重塑,以往圍繞經濟利益優先所制定的戰略與新模式并不符合,需要在社會責任管理的框架體系之內進行調整,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容納入權衡范圍內,如環保技能、服務社會、推進可持續發展等,務求實現發展戰略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好社會效益。
2.建立起全面責任管理組織體系
健全的全面責任管理組織體系是高效開展相關工作的關鍵所在,新模式下的組織體系構建需要結合企業自實際情況、國家發展戰略等內容,搭建起新型的組織框架,為企業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在明晰各類責任組織管理體系優缺點的基礎上選擇符合企業自身的最佳類型。
企業實施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僅僅依靠管理層的努力遠遠不夠,還需要讓每個部門、所有崗位的員工共同參與,形成整體合力履行好全面社會責任。不論是管理層,亦或是普通員工,均需要形成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透徹把握。這種把握不僅體現在意識的重視方面,同時還應貫徹在其日常工作的全過程之中,此外,企業還應積極促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理念的橫向與縱向傳遞,通過與利益關聯企業的聯動攜手,共同推進這一理念在實踐中的深化。
1.管理層高度重視
管理層是企業的核心階層,其決策直接對企業工作重心以及發展戰略產生影響,故而管理層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認知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發展進程。為此,需要加強管理層對該模式的意識培育,通過各種體制機制的調整為員工履行社會責任創設良好的環境。管理層應立足長遠發展,準確把握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動態平衡,不斷健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此外,管理層應以身作則,以自身的社會責任履行實踐為基層員工樹立榜樣,上下一心,讓全面社會責任意識在企業中蔚然成風。
2.員工深入把握
企業任何工作的開展最終都需要落到人來實施,基層員工是企業的根本。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推進,員工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首要環節,為此,需要積極引導廣大員工轉變其思維模式,具體則可以采取下述多樣化的手段:其一,上級領導牽頭大力開展企業內外部之間的交流,在持續的溝通探討過程中逐步形成員工的長遠利益觀、系統思考觀等,形成對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價值取向的完整準確認識;其二,建立全面性、常態化的培訓機制,加強員工社會責任意識的培育,促使廣大員工由單一的工作成果追求轉變為社會責任服務。
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歷程促使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同時亦在較大程度上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態勢,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構建已不僅體現在對最新技術的掌握上,產品質量成為其進行角逐的關鍵領域??梢哉f,產品質量決定了企業在行業內部的聲譽,既影響著企業的長遠發展,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1.產品原料選擇
產品原料對產品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選用優質的原材料會顯著提升產品質量,這使得原料采購成為企業必須正視的重要環節。采購時,成本絕不應是唯一考慮因素,需要以質量當先原則,同時還應把原料對環境、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納入考慮范圍之內,彰顯企業“以人為本”思想。
2.產品結構設計
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故而,新模式下的產品結構設計應緊扣民眾現實需求,通過科學系統的調研準確把握民眾需求變化動態,并在遵循環保節能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民眾的要求。
3.售后服務保障
完善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是企業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重要支撐,新模式下的企業售后服務保障工作務求實現持續優化,在秉持誠信為本的前提下,改善售后服務態度,產品質量一旦出現問題,企業應積極主動進行換維處理,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企業實施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需要3C思想體系夯實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基礎。3C思想體系,即綜合價值、合作以及共識。
1.綜合價值實現是3C思想體系構建的主要目的
而欲實現這一目的,需要企業進行全新管理模式下管理目標的重新制定,企業運營是一個不斷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產品與服務的動態過程,在這一階段企業要積極促進內部利益與外部利益的聯動配合,從而形成企業獨特的運營模式。此外,新模式下,企業價值追求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股東利益最大化不再是唯一發展目標。
2.合作是企業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必需的經營機制
小到一個行業,大到整個市場,企業作為一個單一個體,其利益實現不可能完全得到社會認可,故而需要深化合作?,F代社會發展,務求通過密切合作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企業唯有展開同其他企業間的深度合作,方能進一步釋放自身的發展潛力,而企業一旦創造了較大的社會價值,便可在相對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贏得生機,并逐步發展壯大。
企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需要通過建立起3T實施體系加以支撐。3T實施體系,即全員參與、全方位覆蓋以及全過程融合。
1.全員參與是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基礎性要求
只有各個部門員工發自內心地支持新模式,并具有履行社會責任的價值認同,方可為企業新模式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具體而言,企業領導應承諾履行社會責任,而全員樹立起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輔之以社會責任履行能力培養機制,并通過各方面的資源支持助力全員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
2.全方位覆蓋要求新模式在每個部門間均能夠得到貫徹實施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下的相關工作開展,任何一個部門都不應該有所遺漏,不論是在企業制度層面,抑或是生產層面,再或是思想層面,均需要實施新模式,從而在企業整體范圍內為社會責任履行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且企業管理層與廣大員工均長期浸潤在這一氛圍之中,受到耳濡目染,使得社會責任意識根植于腦海,內化在日常行動之中。
3.全過程融合務求企業將社會責任意識貫徹到企業經營的任一環節之中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在新模式下構建完成價值鏈的重要環節,為此,企業需要創新性地開展社會責任思想宣傳工作,采用員工喜聞樂見的方式強調社會責任于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新模式下,企業戰略目標與經營管理模式有了深刻的變化,企業需要側重對員工的宣傳教育,使其明晰新模式下的工作程式,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中貢獻自身的力量。
社會的不斷發展推動著企業管理模式的持續進步,當前,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需要企業積極變革自身管理模式,實施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模式,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此,企業應樹立起堅定的社會責任意識,夯實思想基礎,注重綜合價值實現、聯動合作、達成社會共識;通過全員參與、全方位覆蓋、全過程融合等手段推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新模式的實施,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