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紀一(南京審計大學)
在一個成熟的企業中,往往是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從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同時還要對企業自身的資產、人力、財務以及工作流程進行有效監督,尤其是必須要保證企業資金和財務信息的準確與真實,否則企業必將面臨極大危機。財務部門在企業中擔任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說財務是一個企業的命脈所在,畢竟沒有財務的支持,企業是難以維持下去的。而從近些年國家財務部頒布的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來看,國家對于企業內部控制是很重視的,這也為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提供一些指導方向。而要真正的作出一些實效,企業自身必須要有企業規范的意識,這就要依靠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來做出一些指引。
在現代企業內部,對于財務工作雖然有了一定的重視,但還遠遠不夠,對于一些具體操作流程的規定還是不夠清晰,這就導致企業員工在與財務工作相接觸時常常碰壁,這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無疑是有害的。因此,作為現代企業,一定要對企業相關的財務會計工作有明確的規定,要讓員工清晰明了。除此之外,現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有了明確規定,但是卻難以落實,這就使原本嚴肅嚴謹的財務工作失去了其本身的威嚴,在企業員工的心中形同虛設,大大打壓了財務工作的積極性。其次,部分企業為了自身能夠獲得更大利益,甚至會想方設法逃避國家制定規定財務工作的一些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條例,以一種靈活變動的方式來謀取不正當利益。長此以往,不僅會對企業財務工作的正常執行形成很大阻礙,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因此,制定嚴謹的財務工作制度并嚴格落實,才會真正有益于企業內部的管理。
加強企業內部的控制意識,才能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企業的長遠發展。但是,在目前所出臺的相關的規章制度中,并未詳細制定企業內部規范的基本條例,從而出現了大批企業內部控制意識缺失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原因所引起:一是企業管理層沒有認識到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性。這就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在運行的過程中,無法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管理層自己都不重視內部管理,還怎么要求下屬員工能有效執行呢?甚至有些管理層為了達到節約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企業實際收入的目的,完全忽視了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在內部管理中的作用,任其失去本身意義,最終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崩壞。第二個方面則是由于企業在內部財務會計工作上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又因為財務工作的風險本身就具有隱蔽性和潛伏性的特點,致使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也缺乏相應的風險意識,使得財務工作的企業內部控制作用逐漸失去效力,成為企業的一項應付檢查工作的虛設部門。
會計監察是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內部的一項重要職能,它可以保證財務會計工作的有效運行。而現在企業由于缺乏或忽視了財務會計工作的這一職能,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層出不窮。在財務工作的實際開展中,會出現由于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或者財務工作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以及財務人員的分工不夠明確等各種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內部的監察人員,對不實的或不當的行為予以警告,才能保證企業的有效運行。如果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監察意識,那么就會導致在面對工作的時候出現法律意識缺失、財務信息失真和會計信息造假等現象。并且如果企業內部的監察制度力度不強,造成會計隨意篡改數據、財務報表弄虛作假、偷稅漏稅和虛假業績等行為,那么無疑將使企業走向違法犯罪的邊緣。更令人頭痛的是,會計的造假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干擾了正常的企業運行和社會秩序,形成了一股不良風氣,致使市場上的惡意競爭逐漸發酵,使得各種監管手段無法有效實施,長此以往,甚至會危害國家和公民利益。
在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財務會計工作作用的缺失后,就是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科學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可以有效的對企業內部進行管理。在建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機制時,要遵循“人權分離”原則,財務會計工作的權利決不能只交于一人之手,要明確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分工與職責,避免在財務機制運行過程中出現沖突。建議提高財務會計工作部門在公司的威懾力,可將財務部門設為上級的管理部門,由企業最高領導人直接負責,也便于企業領導及時的對財務部門進行監督,保證財務內部控制部門的有效性和威嚴性,做到公司的每位員工都能認真執行,以此來保證財務會計工作對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其次,在對公司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分工時,一定要提前調查好員工的品性素質,如果為人不踏實認真,愛弄虛作假的話,那么就不是財務工作的合適人選。因此,員工的事先調查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崗位的具體劃分上,要按照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來劃分,設定好每一個財務崗位所擔任的職責是什么,財務人員也只能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利,不可越過職責范圍行使權利,也不能濫用權利。而那些不能兼容的崗位,也決不能由同一個人來擔任,不然就無法保證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比如財務工作中的會計和出納兩個崗位,它們就是兩個不能兼容的職位,只能由兩個或以上的員工來擔任,具體幾人要由公司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只有將權利分散,才能達到彼此之間相互監督,杜絕一人獨大的局面,否則可能面臨財務報表弄虛作假,會計信息失真的結果。
財務會計工作要做到對企業的經濟決策有益,首先要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否則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強企業中財務會計的監督作用,尤其是管理層要對財務會計工作中的監督作用引起重視,自上而下將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貫穿于企業的運營中。而為了解決我國會計工作監管不力的情況,建議將會計的監管與系統監管之間進行一個整合,使會計的監管機制更加規范、有效。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對財務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崗前培訓的方法,在上崗之前對會計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應對措施都進行一個集中培訓,增加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度和責任感。就一般而言,從事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越高,所具備的責任感就越強,那么對于財務監察職責的履行也將更加盡責,越能發揮出財務會計的監察效力。因此,企業可以定期組織相關會計人員的培訓活動,不但可以增加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是財務人員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場合。同時,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一定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去實施,任何企業都不可以凌駕于國家法律法規之上。企業要定期考察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證和會計記錄,一旦發現不實情況,嚴懲不貸。
很多時候企業內部的秩序混亂,都是因為企業內部的控制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要強化企業內部的控制力,才能保障企業更加有效的運轉。而財務會計工作就主要是從預算控制這方面來進行。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的經濟體制一直在不斷地改進完善,企業結構也隨之不停的在進行改變,開始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趨勢。同樣的,企業也會面臨經營權和所用權分離的問題,投資者們在衡量一個企業時,除了會關注企業的經營成本和未來的發展前景意外,還會考察企業的利潤質量和盈利能力。因此,企業必須要進行資金預算和利潤預算,讓投資者能看到客觀的投資前景,從而再延伸到現金流量預算與資產負債預算。企業在進行年度財務報表預算時,遵循“收支平衡、量入為出、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同時企業各部門還要根據自身實際的財務收入與支出情況,制定科學的預算使用方案,如遇超出預算的部分,也應先跟上級部門報告,再考察方案是否合理從而調整預算。是否能夠嚴格執行企業內部制定的預算指標,是對企業控制能力強弱的一種考核。因此,加強企業預算方案的執行力度,就能強化企業內部的控制能力。
本文主要是從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的成因,包括放任不管的話會造成怎樣的后果進行了一個剖析,同時提出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一成不變只會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內部要不斷的進行改革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并提出了幾點關于如何促進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會計部門的監管力度和對于從事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的審查,以此來保障企業財務監管職能的切實履行。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是控制企業內部的一大強力手段,財務會計工作得到重視的話,就會大大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力度,保障企業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科學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是每一個現代企業都必須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