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驍
【關鍵字】化療;腫瘤細胞;間隔期
在化療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朋友都會問到:化療需要多長時間?間隔期是多少?可不可以推遲幾天去做下一次化療?甚至有人以化療對身體影響太大為由,自行決定在家調理一兩個月之后再去做下一次化療。這樣做,合適嗎?讓我們從幾方面來分析一下。
目前,化療周期多數設定為21天(3周)。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是根據化療藥物毒副作用的持續時間、人體恢復時間及腫瘤倍增時間而設定。
通常情況下:第1周,一般會用于化療給藥;第2周,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會達到頂點,也是最需要我們嚴密監測的時間段;第3周,人體開始對化療的損傷進行修復和補充。
而多數化療藥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發生在化療后1~3周,約持續2~4周逐漸恢復,并以白細胞下降為主,可伴有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療后,可檢測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來判斷是否發生了骨髓抑制。
發現了骨髓抑制后,為了能按時進行下一次化療,臨床上會為患者打升白針,口服升白藥,或者通過食補為下一次化療做準備。
化療期間,重復或相繼使用化療藥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間歇期。
患者體內,惡性腫瘤細胞常常比正常血細胞(如白細胞、血小板、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療期間常常會產生很多嚴重的不良反應。
通過一定的休息時間,可以讓正常細胞得到恢復,讓身體的正常組織或器官能夠耐受,增加療效。
間歇期的長短,應該以藥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機體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復、而被殺傷的腫瘤細胞尚未得到修復這樣一個時間為最佳時間。
惡性腫瘤體積增長速度的快慢,化療藥物應用的時機,間歇長短,對療效都有明顯影響。
因此,一般對于增長過快的惡性腫瘤細胞,連續用藥1~2周是一個療程,間隔2~3周后再給予第二個療程。
淋巴瘤化療一般間隔14~28天,即2~4周。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還需要根據個體體質、化療效果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任何一種化療藥物或者幾種化療藥物的組合,在每一個療程中只能消滅固定比例的腫瘤細胞。
非常通俗的打個比方就是:假設化療每次能夠消滅50%的腫瘤細胞,下一次它還是只能消滅50%的腫瘤細胞,盡管腫瘤負荷已經因為前一次的化療而大大下降了。
那么,在理想狀態下,第一個療程后腫瘤細胞還剩下50%,第二個療程后還剩下25%,第三個療程后12.5%,第四個,第五個,到最后,剩下的一點腫瘤細胞要靠自身免疫系統去清除。
但是,我們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里,腫瘤細胞在經過化療藥物摧殘后,緩過勁來還是會繼續增殖。
也就是說,其實腫瘤細胞是一邊被打,一邊在長,每一次化療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是在和頑固的腫瘤細胞賽跑。
如果在中途無緣無故停下來休息,將會大大降低打贏這場仗的概率,除非特殊情況,建議盡量堅持!
那么,只晚幾天行不行?生活中,的確可能有多種原因會造成化療的推遲,如疫情影響、白細胞沒有恢復、出現感染、沒有床位等。
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化療的次數和間隔時間,多和主治醫生交流確定化療方案。
有時由于副作用等情況,醫生要修改患者的化療計劃。在化療藥物治療過程中,正確評價藥物的有效性是十分關鍵的問題。
化療前后醫生都會反復為患者做血液學、CT等檢查,用來評價化療療效。
醫生運用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腫瘤穩定(SD)、腫瘤進展(PD)這類的醫學用語來總結這段時間的治療效果。
對于大多數藥物治療不敏感的腫瘤或晚期腫瘤患者,一味的強調理論上的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是不切實際的。
治療腫瘤時,不但要看腫瘤大小的變化,更需要考慮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生存期的長短。
很多晚期腫瘤患者通過綜合治療,可以長期帶腫瘤生存,這樣的治療療效和實際意義,不亞于腫瘤完全緩解(CR)、腫瘤部分緩解(PR)的結果。
化療間隔期的長短,關鍵還是看化療效果。
1.患者應當仔細閱讀出院小結 出院小結會提醒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注明下次化療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將出院小結隨意丟棄,或者用作報銷等用途,不留底稿,這都是不正確的。
2.按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就診 就診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到化療所在的醫院、科室就診,因為這是對患者病情最了解的地方。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居住地離化療所在的醫院比較遠,則可固定選擇附近的一家醫院,最好到腫瘤科就診,并相對固定一個復診的地點,最好也能固定一個醫生。
復查時,一定要帶上出院小結,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簡要診療經過,可便于醫生參考。
化療間歇期的復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規、生化檢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標的異常患者本身常常沒有感覺,只能通過血液化驗來發現,因此,患者務必按期抽血。
3.時刻注意身體的變化 如果出現身體狀況的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例如發熱、拉肚子、嘔吐等。晚間和周末可到醫院急診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4.多多休息,規律生活 化療間歇期,患者的體質和免疫力往往較差。此時,要注意避免勞累、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大量的家務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長途旅行。應以休息為主,適當運動,規律生活。
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多和主治醫生交流確定化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