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春
疾病的生成與情緒有很大關系,有些人生氣的時候會說氣得吃不下飯,胃疼;還有人一考試就拉肚子,這些情況都是存在的。人的腸胃常被稱為“第二大腦”“情緒腦”,在生物進化的最初階段,一些低等生物的神經系統“司令部”就是在腹部,盡管人類現在已經進化出了更高級的大腦,但人體的腸胃仍然承擔了一部分調節感受的功能。
胃腸道活動由植物神經支配,當人處于情緒激動即應激狀態時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引起胃腸道肌肉過度收縮痙攣。胃酸分泌過多,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血管收縮影響胃腸道血供,這些因素都可能產生疼痛的感覺。而有慢性胃炎基礎的人群因為本身存在胃組織受損,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氣到胃痛”。
從中醫的五行生克關系來看,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當脾氣虛弱或肝氣郁滯,木克土太過,則會出現脾胃消化功能受損的病理情況。肝主疏泄,表現為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調暢情志等,當情志不暢則肝郁失疏泄,肝郁氣滯則影響脾胃升降運化功能,可以出現腹部脹痛、胃口欠佳、反酸欲嘔等癥狀。
中醫里說“女子以血為本,以肝為先天”。女性常常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壓力很大,如果不良情緒不能有效疏導,久而久之則可能出現身體各種不適。除了會影響脾胃,還會出現脅肋部疼痛、失眠、月經不調等問題。
如果想要及時緩解胃痛癥狀,可以嘗試揉按以下幾個穴位:
用拇指指腹揉按穴位,兩側交替進行,持續3~5分鐘。
足三里:位于膝蓋凹陷處往下4指處。
用拇指指腹均勻用力揉按穴位,持續3~5分鐘,可涂抹萬金油后揉按,效果更好。
中脘: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部以上4寸;天樞:腹部臍部前正中線旁開2寸(3個手指)。
用拇指指腹均勻用力揉按穴位,邊按邊揉,兩側交替進行,直至穴位酸脹發熱。
內關穴:掌心向上,手腕第一橫紋往上三指的第二條筋之間的凹陷處。
中醫講究“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穴位按壓只能暫時緩解胃痛的癥狀,而從根本上來說,患者平時應該保持心情舒暢,學會一些情緒調節的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適當發泄等,還可以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跑步、游泳、登山等。根據病情需要,患者還可以選擇逍遙散、柴芍六君湯等方劑,建議在醫生專業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