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豐樂小學 賴偉玲
現在的家長水平高、要求高,對老師的期望值也高,因此,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不辜負家長和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是班主任需要努力的方向。下面談談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家校溝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班級微信是現行家校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每次接手新班級,我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立規范化的兩個家長微信群。第一個群是班級微信群,主要用于發布學生在校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各種活動和放假通知等信息,在家校互動中擔任“信使使者”的重要角色,讓家長能更快捷地了解學生的在校活動和表現。開學初期,我就讓原班主任把我拉到家長微信群,并讓其轉讓出群主之位,在開學注冊時把未加入的家長都拉進群里。此班級微信群不限人數,可以是學生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公公、婆婆。群建好后我就公布群規:1.修改群昵稱為學生學號+學生姓名+爸爸(媽媽或爺爺)。2.此群只供老師發通知和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情況,禁止閑聊私人話題、拉家常、打廣告等。3.為避免刷屏,凡是群通知一律不用回復,若通知涉及個人、家長才需要回復。4.要求家長每天關注微信群里老師發的信息,有疑問可以在群里隨時問。為了方便收費,我還建立了第二個群,即家長收費群,每位學生家長只允許一位負責繳費的家長掃碼進群,進群后修改群昵稱為學生學號+學生姓名+爸爸(媽媽)。這樣,每次收費只需選擇群收費,設定好總金額和人數發送到群里,已繳費和未繳費人數就一目了然,這樣既方便核查人數,又能有針對性地再去提醒家長,省時省力。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開學初我就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學校制定的小學生一日行為規范,嚴格按學校要求規范學生的課前準備、問好、舉手、發言、坐姿、站姿、寫姿、集隊等,加強自我約束和管理。哪一個環節哪一天沒做好就反復練習,直到達標為止。如開學初期,學生的心還是比較散漫,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每次集隊時都有同學講話或拖拖拉拉,于是集隊時我就數數,要求他們做到快、靜、齊,有一人沒做好就全班重來,而且每次數數的時間會由15變為12再變到10。這樣訓練下來,基本上集隊時就沒人敢說話了。但由教室下到操場進行做操或升旗這段時間較長,依然會有同學忍不住要并排走或跳或跑或講話或打鬧。于是,接連幾天每次做操回到三樓教室走廊,我都讓全班同學停下,讓紀律好的同學先回教室,每人獎勵一個印章。紀律不好的同學留下教育一番再讓他們回教室,有時讓他們安靜地站立幾分鐘,讓他們在靜立中反思己過。幾天下來,班上的那些活躍分子也就安分守己了許多。
班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養優秀班干部是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的首要任務。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班長的學生不是好學生。許多學生都想當班長,為了圓更多學生的班長夢,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每個學期由同學們投票選出五位人氣最高的同學做班長,每學期的班長都有可能有變動。這不僅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爭取做班長,還讓現任班長們有危機感,讓他們在成績上、為人處世方面有更進一步的要求。班主任根據每位班長的特點給他們進行分工,分別為學習班長、紀律班長、衛生班長、文藝班長、宣傳班長。每位班長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可以自由選擇2—4人作為自己的小助理。如宣傳班長選擇2—4位書法或畫畫優秀的同學幫忙出黑板報和寫每次隊活課的主題。上學期第一次出黑板報,同學們兩天時間連直線都畫不好,所以畫畫和寫標題都由老師完成,他們只負責抄寫文章。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第二學期開學初的“學雷鋒”黑板報在宣傳班長的帶領下由學生自主獨立完成,還獲得了學校一等獎。平時每天由一位班長當值,負責協助老師管理班級的早讀、課前準備、課間及教師不在教室時的紀律情況,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或上報老師。
人人設崗,分工合作。以“規”治班,全員管理,讓學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給每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創造機會,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為此,我給每位學生設定了崗位,并分好工,通過分工合作,讓學生自主管理。語、數、英三科科代表各兩名,負責收發作業和記錄學生的學習、讀書、作業完成情況等。語、數、英各8名小組長,配合科代表負責本小組學生的作業收發以及背書檢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諧互助。10名正副值日小組長負責管好每天的衛生打掃工作,把衛生工作細分到個人,室內,走廊,室外清潔區,教室內的黑板、講桌、開關、門窗、電器等。值日組長對每天值日生的勞動情況在黑板上進行記錄和評價,對認真勞動的值日生給予表揚加分,對值日偷懶的同學給予批評扣分,勞動班長第二天做好記錄,作為學期末評選優秀值日生的依據。餐飲委員2名,負責拿早餐點心和餐后負責提早餐桶到廚房。環境委員3名,負責每天午托同學離開教室后的桌椅擺放及衛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好的獎勵方案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能讓潛能無限放大。因此,我在班上實行目標獎勵機制和平時表現優秀獎勵機制相結合。開學初期,我先讓每位同學總結上學期做得不足的地方,針對有待改進的地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和語數英三科成績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奮斗激情,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凡是每次考試達標的同學都獎勵10個印章,超1分就再獎勵5個印章,超2分就獎勵10個,每個人只和自己比,這樣即使是后進生在考試的時候考得不如別人,但如果能考到達標的分數他也會認為自己很棒,既增強了自信心又激發他們更加努力的決心。凡是考試不達標的同學就抄卷一次。其實抄卷一次對掌握知識沒多大用處,我就變通著法子讓他們不用抄卷而又達到學習的目的。前不久,我們班語文測了第一、第二單元。在改卷過程中,我發覺本次測驗學生的作文書寫普遍較差,于是評完卷后我就讓全班同學重寫作文,并宣布只要第二次作文字跡工整、作文內容更豐富可以給予適當的加分,加分達標后可以不用抄卷,同學們聽了高興極了,都希望能拿到更高的分數,很認真地寫起了第二次作文,寫完后就很積極地拿上來給我批改,加完分后達標了就高興地回座位做其他作業。平時上課、值日、背書、默寫、聽寫、作業等方面表現優秀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印章,這些印章可以換禮物或免作業。但是如果平時不完成作業或上課講話、違反學校紀律等均會被扣掉印章。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一個橋梁和紐帶,要想獲得教育的成功,在班級活動中就必須發揮家校合作的最大合力與效力,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班級的成長,營造家校共育取得共贏的局面。首先,成立暖心班級家委會。好家委才能協助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各類活動,在家長群中傳播正能量,讓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家委會成員由家長自薦產生,人數控制在6至7人,具體人選由班主任從自薦家長中擇優選出。家委會成員必備條件是尊重老師、有愛心、對學校事務能積極參與、樂于奉獻、有一定的時間為大家服務并能傳播正能量。其次,成立班級活動基金,由家委會出面讓每位學生家長交100元作為班級活動經費,由一位財務家委負責統籌開支,每次活動需要購買物品均由家委會成員在群里討論決定所需物品種類及數量,然后由負責采買的家委去購買物品。每次活動后都會在家長群里公布開支情況及剩余金額。第三,家委會協調家長誤會及學生之間的糾紛。家委成員都是一些教育理念與學校一致并熱心服務大家的家長,平時要讓他們發揮自身優勢,在家長群里多做正確的輿論引導,如果家長中對學校工作有什么不滿意的聲音,家長委員會成員要在群里做好協調并告訴班主任。第四,利用家委會協助開展各類活動。如校運會的加油牌和手舉花、慶元旦大食會的食品、慶元宵的謎語制作、班級文化評比的盆景以及班級圖書的購買等均可由家委會成員幫忙購買。第五,邀請家長委員到學校體驗生活,與學生一起吃飯,體驗學校生活,傾聽學生的心聲,向學校轉達學生的建議。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100個班主任可能有100種風格和技巧,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班級管理多元化能更有效地帶好班級,讓學生在班級舞臺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又能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校園生活里,共同參與學校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