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吉林省梅河口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135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相應提升,但與此同時,對動物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突出,對人們的健康存在威脅,同時限制了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1]。另外,由于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包含各方面工作,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進行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的體制、人員、費用等,導致在檢疫工作中仍存在相應問題。加上當前社會的發展,采用傳統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創新化管理措施,為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的有效展開與落實提供思路。
在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中,完善的基礎設施設備是提升動物檢疫監督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進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展開。但對當前縣鄉級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在監督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明顯不足,整體較為缺乏,甚至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分配不均,嚴重限制了防疫監督管理水平的提升,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由于部分基層地區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基礎設施經費缺乏,在各鄉鎮并沒有確定科學規范的屠宰場、動物檢疫工具或其他相關檢驗檢查設備等,增加了檢疫工作的難度,使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不完善。另一方面則是基層地區進行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人員較少,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檢測機器及檢測方法、手段等較為落后,不僅動物檢疫工作效率偏低,規模化管理程度不高,同時檢疫工作量大,增加了檢疫監督管理問題的產生。
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對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隊伍進行分析發現,目前隊伍中的工作人員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在進行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時,大部分工作人員僅依靠自身經驗展開工作,導致檢疫工作規范性和標準化程度偏低[2]。另外,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年齡偏高,自身管理思想較為落后,同時難以積極接受現代化或先進的檢疫監督管理思想,使得工作隨意性較大。除此之外,目前基層地區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招聘方式單一,隊伍穩定性程度不高,加上目前基層地區對這一工作的體系建設不全面,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到綜合素質較強的人員,針對已入職的工作人員沒有進行定時培訓,部分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較低。
目前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各部門的職能存在交叉現象,導致監督工作不到位或監督存在盲區,難以充分落實建議監督管理工作。同時,由于相關管理制度完善性、健全效果較差,對相關工作人員與組織的責任體系與職責明確性較差,因此,在監督管理過程中難以對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協調,甚至存在利益至上或互相推諉等不良風氣,難以充分落實并發揮監督管理的積極作用。尤其對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合理的監制,使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在實際工作中并未根據規范化的流程開展工作,甚至會無視法律實施銷售動物產品等行為,不僅嚴重影響了基層動物檢驗工作質量,還降低了檢疫監督單位的社會形象。
創新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還需要對宣傳工作進行有效的創新,通過應用創新的宣傳方式及加大宣傳力度達到提高動物檢疫監督管理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視。首先,向基層領導積極宣傳促進其掌握當前動物防疫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地資金支持,確定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和要求,做好落實工作,保持思想和行為的相互統一。其次,對市場動物及動物產品經銷人員加強宣傳教育,講解相關法律知識,使其經營的動物及產品規范化,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最后還應對社會大眾加強宣傳,引導其面對相關問題時能從法律層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全面建設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基礎性設施,提升檢疫工作質量及管理效果。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部門應積極引入先進的設備與設施,并根據各地區的實際需求合理分配設備與設施,在有效提高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軟硬件水平的同時提升監督管理工作水平。另外,動物檢疫監督管理部門還要有效管理與檢測陳舊的檢疫儀器,對不能滿足當前檢疫需求的設備與儀器積極更換,保證檢疫工作的準確性。
要提升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執法水平還需要建立科學、專業素質較高的執法隊伍。具體應注意以下內容。一是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從行為、思想意識等各方面規范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二是采用定期專業培訓等方式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不僅包含工作流程、內容,同時還應重點講解動物檢疫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工作人員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有效融合,提升檢疫監督管理強度。
完善基層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制度需要從各方面著手,確保制度的準確落實。這就需要構建出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需要監督管理人員對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的工作全程進行有效監督,保證檢疫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在監督時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構建出監督平臺,并利用此平臺有效收集、整理、分析與動物病害相關的數據信息,再根據結果制定相應措施[3]。同時,由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對措施的實行過程進行公開,保證監督管理的有效落實。另外,還應構建出完善的崗位責任制與獎懲機制,在崗位責任制中將單位部門工作進行細分,明確到個人工作中,同時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完成情況制定相應地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果與獎懲制度銜接,提升檢疫監督管理質量。
總而言之,展開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是保障動物產品安全性,提升動物體質與產品品質的重要方式。而進行監督管理工作的單位部門應注重對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創新,不僅需要做好對部門領導人員的宣傳工作,還應加強對市場動物及產品經銷人員與社會大眾的宣傳教育。此外還應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規范基層地區動物檢疫監督管理工作,促使其工作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