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駿
(黑龍江省拜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64700)
在禽畜養殖期間,很多養殖戶由于防疫意識不足、管理不善導致疫病發生,甚至造成禽畜死亡。為做好動物防疫工作,不僅需要養殖戶科學養殖,也離不開基層畜牧獸醫的積極參與。尤其是禽畜養殖數量不斷增多的今天,動物疫病更加復雜,傳染性更強,對新時期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所以必須解決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開展了多年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廣大獸醫也為防疫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但在農村地區很多獸醫未能對這項工作有明確認識,主要體現在缺乏服務意識,未能及時與養殖戶溝通,不明確防疫流程,疫苗注射方法不科學[1]。
農村地區的獸醫隊伍人員年齡偏大,并且沿用傳統的防治技術,不愿意及時更新防疫觀念。還有很多獸醫不能及時將疫情上報,影響當地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開展。此外。部分地區吸納年輕的動物防疫人員后未能提供良好的成長平臺,造成人員流動較大。
基層畜牧獸醫是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很多獸醫站中,由于人員數量不足,專業能力存在較大差異,造成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作用不顯著。而當地動物防疫部門也未能對獸醫工作進行監管。此外,當地政府也沒有投入相關資金,造成獸醫福利待遇偏低。
在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要求獸醫做好該區域養殖情況統計工作,尤其是發生傳染性疾病后必須做好跟蹤統計。此外,基層畜牧獸醫還需要指導養殖戶如何科學喂養,如改善圈舍環境、合理配置飼料,定期進行疫苗接種,之后需要記錄禽畜用藥情況。
基層畜牧獸醫做好健康檢查和相關記錄后,主要目的在于開展疾病防控工作,結合禽畜長勢及發病表現找出發病原因,然后科學進行疫苗接種,這也是當前預防動物重大疫病的常規途徑,進行動物疫病防控期間,還需指導養殖戶開展衛生管理和消毒工作,進而有效提升防疫水平。此外,基層畜牧獸醫在開展防疫工作期間不僅需要及時治療疫病,還需要轉變廣大養殖戶的思想,重視疾病防控工作,之后科學用藥、采取隔離或根據動物防疫部門要求撲殺[2]。
基層畜牧獸醫要切實做好動物防疫的宣傳工作,引導廣大養殖戶掌握科學養殖技術。同時需要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爭取其配合,具體宣傳方法包括廣播、電視及網絡技術,進而讓養殖戶樹立防疫意識?;鶎有竽莲F醫人員也需要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主動參與動物防疫培訓和講座,以此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最大程度降低當地動物疫病發生概率。
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質量,需要動物防疫部門組建出一支高素質的獸醫防疫隊伍,具體說來:一方面需要動物防疫部門完善規章制度。要求基層畜牧獸醫接受培訓,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及動物解剖實驗有關培訓,使基層畜牧獸醫扎實掌握當地常見疫病臨床表現傳播途徑,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引導當前動物疫病防控熱點,學習最新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另一方面需要吸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為其提供良好工作環境,不僅能優化獸醫年齡,隊伍還能避免依靠經驗防治的問題,在整體上促進獸醫隊伍專業化建設。
要想提升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實效性,關鍵在于轉變養殖戶的思想,長期以來,由于養殖戶防疫觀念不正確、養殖方法不科學,未能切實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導致疫病發生概率增加,因此,需要基層畜牧獸醫與養殖戶加強交流,分析如何進行飼料管理,尤其要對母畜和幼畜補充營養,改善養殖環境。如果當地發生動物疫病,要求基層畜牧獸醫及時匯報相關問題。近年來,農村地區出現諸多規模化養殖模式,而養殖密度的增加也為畜牧獸醫疫病防控帶來難度,所以需要避免養殖戶依靠傳統經驗防治,如禽流感發生后,養殖戶給家禽服用退熱藥,導致家禽整體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影響獸醫判斷。再如很多養殖戶飼養期間大量使用抗生素,盡管可以有效緩解疫病,但對后期售賣產生很大影響,這就需要獸醫發揮作用,與養殖戶共同解決養殖問題,打造完善的防疫機制,以此保障養殖效益[3]。
近年來,由于動物疫病傳染性加強,當地動物防疫部門需要打造完善的動物防疫機制,高度重視基層畜牧獸醫的作用。盡管當前農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一些農村地區的獸醫工作環境依舊艱苦,整體待遇偏低,對獸醫工作積極性產生極大影響,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加強對動物防疫部門的資金支持,改善獸醫工作環境,及時為動物防疫部門及獸醫站補充工具、冰柜,不僅有利于獸醫判定疫病原因,也有利于在廣大養殖戶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部分傳染性疾病會威脅獸醫安全,需要為獸醫人員上繳保險,并適當提升福利待遇。此外,還需要打造系統的考評機制,如果獸醫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發揮巨大作用需要進行物質獎勵,如果指導養殖戶錯誤用藥或者隨意處理病死禽畜必須接受處罰。
基層畜牧獸醫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關鍵是疫苗接種,該環節需要認真分析疫苗的生產日期、主要成分、使用劑量,避免因用藥問題影響防治效果。同時,當地養殖場必須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進而為疫苗接種工作提供支持,獸醫進行禽畜疫苗接種過程中必須先對醫療器械消毒,搖勻注射液,找準接種位置,掌握好接種劑量規范,按照流程操作。需要指出的是,接種期間要最大程度減少禽畜應激反應。從基層畜牧獸醫自身角度講,必須掌握常見疫病的臨床表現、預防途徑、治療方法。進行疫苗接種后也需要觀察禽畜是否存在不良反應,根據實際需要將藥劑帶回實驗室檢測,并將藥物問題匯報給藥物監管部門[4]。
綜上所述,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獸醫隊伍存在人員數量不足、素質差異性偏大等問題,嚴重影響當地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不利于爭取養殖戶的配合,加之動物防疫部門資金缺乏、工作環境較差、診斷技術落后,成為動物防疫體系的薄弱環節。為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加強政策支持,保證資金投入,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禽畜健康檢查工作、疾病防控工作及對養殖戶的思想宣傳工作,進而完善動物防控體系,保障養殖戶養殖效益,促進動物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