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國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72599)
漾濞縣是一個集多民族、多山區為一體的農業縣,工業基礎薄弱、財政支持能力脆弱、縣域經濟發展滯后,但草山草坡資源極為豐富,畜牧業發展潛力優勢明顯,農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業和養殖業。全縣轄4鎮5鄉65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658個村民小組。2020年末全縣有32577戶、105698人,其中農業戶25107戶、90672人。全縣耕地面積12.98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4.7%,糧食總產7.19萬噸。畜牧業產值78093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7.64%。
黑山羊耐粗飼,適應力和抗病力強,終年可放牧,在飼養管理極其粗放的長期保持下,仍具繁殖力強,屠宰率高,肉質好等優點,早期肥育的性能亦較好。在縣內不論高山河谷均可飼養,是飼養的主要草食畜種之一,已成為山區、半山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主要飼養的畜種。2020年末全縣存欄羊124405只,其中能繁母羊62397只,黑山羊占全縣存欄羊96.6%。出欄111578只,羊出欄率90.9%,肉羊平均個體產肉量15.21kg。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縣年出欄羊100只以上的僅有11戶,出欄羊1168只;年出欄80只以上的24戶,出欄3360只;年出欄51~80只58戶,出欄4165只;年出欄30~50只228戶,出欄羊9576只;年出欄羊30只以下6432戶,出欄94477只。2020年全縣羊出欄率為90.59%,出欄率和商品率低。
漾濞黑山羊,歷來以無角、毛短、體大純黑而著稱,在總數中純黑羊占85%左右,而無角的占40%左右,其中瓦廠、順濞、太平三個鄉的無角羊在60%以上,漾濞黑山羊個體大、粗壯、胸寬而深、毛粗有光澤、肉質細嫩、膻味少、適應性強、生長發育快。公羊5-6月齡性成熟,8-9月齡開始配種;母羊7-8月齡初次發情,10-12月齡配種,母羊一般年產一胎,年產兩胎者占10%左右。羔羊初生重一般平均2kg,3月齡斷奶重7.1~11.7kg,6月齡體重公羔13.3~14.1kg,母羔11.8~14kg;周歲公羔體重21.1~22.7kg,母羔17.1-20kg。成年公羊體重31.7~35.2kg;成年母羊體重27.9~38.2kg。1.5歲羯羊宰前活重26.65kg、胴體重11.9kg,凈肉重8.45kg,屠宰率43.6%、凈肉率31.9%。
目前,漾濞縣的本地黑山羊品種,普遍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繁殖率高等特點,但同時由于漾濞縣黑山羊養殖長期處于傳統的飼養模式,良種繁育體系還很薄弱,雖然在州內縣與縣之間、縣內鄉鎮與鄉鎮之間開展種羊串換,但由于資金有限,力度不夠,沒有系統的良繁改良體系,近交退化嚴重,品質下降明顯。
漾濞縣94%是山區,近年來由于大力發展核桃產業,草場被壓縮,再加上濫牧、超載,草地退化嚴重,難以形成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模式。2020年全縣年出欄羊100只以上的僅有11戶,出欄羊1168只,其它的大部分是小規模養殖戶,難以形成大批商品對外銷售,打造品牌。
漾濞縣目前尚沒有黑山羊加工企業,黑山羊主要在市場交易和個體販運戶販賣,沒有形成品牌。
漾濞縣有形市場上鄉鎮幾乎沒有牲畜交易市場,縣城牲畜交易市場極不規范,僅只私人在公路邊利用自己的部分土地和公路作牲畜交易市場,不能納入市鎮建設統籌規劃和政策的有效支持;無形市場上重點是經紀人(即販羊戶),經紀人隊伍發展滯后,因此,黑山羊及其產品流通不暢,經常出現買賣都難,農民增值效益低,極大制約養羊業的整體發展。
堅持本品種選育,提純復壯,加大體型,提高產肉性能,充分發揮早期肥育的特性,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羔羊培育和肉羊育肥技術推廣,實行放牧與補飼相結合,改傳統圈舍為樓式羊廄,實施驅蟲和疫病防治,提高生產性能,提早出欄,提高效益。
加強黑山羊選育力度。在縣內建設一個黑山羊選育場,規模在能繁母羊200~300只左右,提高黑山羊群體質量和個體重。
強化黑山羊良種推廣和規模養殖力度。在現有基礎上加大黑山羊綜合配套技術措施推廣力度,以重點村、示范村、示范戶為突破口開展種公羊串換,優化羊群結構,改廄、種草、飼草飼料加工貯備利用、羔羊培育、補飼、疫病防治等綜合措施。
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在縣內建設一個專業化經營市場,以政府引導,業主投入為主,多部門協作的市場運作方式。同時建設網絡交易中心,實現網絡銷售。
加大飼料供給力度。一是大力推廣人工牧草種植。二是加大對草山草坡的改良,有效防止草場退化。三是大力推廣青貯、氨化飼料,培植種草專業戶,滿足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飼料的要求。
采取果、草(飼料)、畜循環模式的發展。根據山區面積大,森林植被好,核桃種植保有面積大的特點,按照“兩條腿”走路模式推進黑山羊的發展。一是山區以立體生態化循環模式為核心,圍繞“保護環境、生產優質無公害畜禽產品”為中心,以“品種改良、生態養殖”為切入點,大力發展黑山羊,創建品牌,走種植、養殖、休閑相結合的農業莊園發展模式。二是壩區集土地、交通、資金、技術優勢,走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路子。建立科學養羊技術示范區,推動全縣黑山羊整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