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昌盛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教育教學秩序,也對人們的心靈世界產生了強烈沖擊。學生的教育一時間也成了全社會、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根據疫情發展態勢,2020 年1 月27 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地適當推遲春季學期的開學時間,也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撐服務,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高校迅速響應,陸續制定相應教學方案和應急措施。在未正式開學期間,高校普遍采用在線教學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線教學保證了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得以順利開展,但也使得教師與學生時空相隔,這對教師掌控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效率等帶來了些許困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力量,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必須在此期間自覺加強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證學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質不下滑,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
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根本任務,其落實成效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關乎高?!芭囵B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情況,將其擺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政策。受疫情影響,學生暫時未能正常返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由線下搬到了線上,開展的難度有所增加,也對高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此期間,要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個核心目標,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多方協調、積極配合,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合力,增強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扎實開好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
價值觀是引導個體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內在標準,是衡量個體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標尺,青年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價值認知和價值行為易受外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途徑,高校能否教育引導學生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至關重要。在這個特殊時期,高校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深化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的信念,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特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勤奮學習,勇挑重擔,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花朵,在奉獻國家和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在黨中央的堅強帶領下,廣大黨員干部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勇挑重擔,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一致,迅速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共克時艱。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人民的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令人振奮。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發揮了“主心骨”作用,堅持全國“一盤棋”戰略,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領導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但國外一些政客和媒體不顧事實,肆意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進行詆毀,對黨和國家的防控措施進行污蔑。網絡日益發達,大學生接觸網絡各種聲音的途徑更加通暢,這些錯誤的聲音極易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甚至會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判斷,需高度警惕。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高校需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松懈,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積極成效,引導學生領悟和認識我們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最終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靠”的是什么?
自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人民群眾,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全國“一盤棋”的戰略,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堅定了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決心。各級黨組織、政府、廣大干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緊抓不懈。廣大黨員同志堅守崗位、挺身而出,堅決守好一段渠。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星夜馳援武漢,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感人至深。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發出請戰書,按下紅手印,舍“小家”顧“大家”,誓死與病毒做斗爭,守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催人淚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迅速組建醫療隊對口支援湖北,鼓舞人心。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團結一致,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構筑起抵抗病毒的鋼鐵長城。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究其原因,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沖出迷霧,穩扎穩打,不斷取得新勝利,一步步走向光明。網絡思政課教師必須將我們能取得積極成效的關鍵,講深講透,讓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決心。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它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前進的根本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是新時代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一場嚴峻斗爭,在這場斗爭中,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疫情發生后,2020 年1 月23 日武漢正式封城,一小部分人對此深表擔憂,但黨和政府的迅速行動,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疑問。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有序、按時馳援湖北;全國的醫用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緊急調撥武漢和其他地區,全力保障當地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讓疫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物資有了充足保障,解決了疫區人民的后顧之憂,給了疫區人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決心,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廣大志愿者自愿走進病房,走上街頭,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兩大醫院迅速拔地而起,創造了中國速度,彰顯了中國力量,讓全世界為之驚訝。這一切都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利用好這些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的素材,講好網絡思政課,讓學生學深學透,自覺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國之脊梁、醫學泰斗84 歲的鐘南山院士和73 歲的李蘭娟院士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震撼人心,激勵著全國人民與病毒做斗爭的頑強意志。海外華僑聽聞武漢出現疫情后,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當時國內對口罩等防護物資極度缺乏,他們在海外自發購買防護物資送抵疫情防控一線。許多“逆行者”逆行而上,不顧自身安危,積極搶救病人。全國人民自行居家隔離,阻斷了病毒傳播的渠道。給予他們強大精神動力的,是來自心底強烈的愛國之情,愛國主義精神將大家的力量高度凝聚在一起?!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源遠流長,代代相傳。大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群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堅守主陣地,講好疫情防控中這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狠下功夫,讓學生深化對愛國主義的理論認知和實踐認同,在心底埋下愛國主義的種子,將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青春活力。讓愛國主義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經久不息。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這場疫情防控斗爭中,有一個為疫情防控默默付出的特殊群體備受關注,他們讓人們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就是“90 后”和“00 后”大學生,“非典”期間,別人在守護他們健康成長,如今他們已經長大,也擔起了捍衛他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擔,他們已成為我國戰勝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 后”黨員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強網絡思想理論課,教師要用好當代青年(尤其是大學生)奮勇戰“疫”的感人事跡、生動實踐,講好當代青年的戰“疫”篇章,著力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自覺投身到疫情防控斗爭中,在戰“疫”中書寫青春篇章,勇擔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歷史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是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的主體,高校培養和打造一批思想品德高尚、業務能力精湛的師資隊伍,對于開好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至關重要。特殊的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能否站穩陣地,適應新要求,扎實開展教育教學是提升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成效的關鍵。這里的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所承擔的重要使命,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具備的素質能力基礎上,還要能深挖我國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思政育人元素,豐富教學內容,用好信息化平臺,創新教學設計,講好抗疫故事,直面疫情防控過程中的錯誤言論和行為,傳遞正能量;分層次、分階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青年大學生思想,讓學生悟透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勝利的關鍵是什么?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成為堅定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斗爭,扎實學好本領,將所學知識用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在奉獻祖國和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效能是指人們有目的、有組織的實踐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效率和效果,反映了活動、目標的實現程度。效能是用來判斷該活動的開展是否具有成效的重要標尺,也是衡量該活動在方向、方法上是否正確的關鍵要素。要提升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成效,必須著力提升其效能。
第一,高校要在宏觀上把控,強化服務支撐保障。研究表明:在此次疫情期間,學校的在線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校的信息化規劃與組織能力不強和教師在線教學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高校要針對本次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著眼于學校和教師兩個層面,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應急機制,制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目標,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效果的監管,以此保證效能實現最大化。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其本身的信息化能力水平決定著授課的效果,高校要結合教師的特點、實際,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技術、教育內容培訓,助推教師間的交流與互動,幫助教師應對疫情防控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交流空間與育人重點發生變化帶來的挑戰,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第二,教師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講好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我們如果想讓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教師必須先是這樣的人。要想讓學生擁護黨的領導,教師必須先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服從黨的領導,將黨的政策(防疫部署和要求)落實落細;要讓學生愛國,必須要讓學生能在教師身上看到愛國的身影,教師必須從小事做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為講好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教師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學習黨和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掌握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效,及時傳遞給學生;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堅持“種好責任田、守好一段渠”;也要善于打破常規,緊跟時代潮流,及時掌握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方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根據學生特點,合理制定教學內容,注重引導與啟發,選擇使用的教學方法要側重于能使目標實現最大化,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理念,更好地滿足學生需要,提高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吸引力。同時,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把握好前面提到的關鍵點,利用好抗疫素材,以情共情,講好戰疫故事,扎實辦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提升學生的“獲得感”。
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網絡中一直充斥著各種語言和聲音,從未休止,這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判斷會產生重要影響,正向積極地輿論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錯誤反面的輿論則會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不容忽視的阻礙作用,更有甚者,會影響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會威脅國家安全,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西方某些國家一直對我國持敵對態度,對我國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肆意造謠、污化,想借助網絡的力量,和我國爭奪青年一代。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要對此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主力軍的重要性,加強溝通與交流,著力凈化網絡空間生態,加強正向輿論引導,助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對我國是一次“大考”,也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高校要善于化“危”為“機”、以疫情防控為契機,深入挖掘戰疫中的育人元素,凝聚多方力量,扎實開好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確?!巴Un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答好立德樹人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