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功
[新疆阜康市城關鎮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8315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的消費量和肉品質的需求都在不斷上升。豬肉和禽肉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近兩年牛羊肉需求量正在大幅上升。牛肉需求量和營養價值讓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機。近年來,各地已對肉牛繁育做了很多工作,許多地區的改良品種已繁育成功,并且肉品和產量也有大幅提升,但改良品種只考慮肉質和肉量,很少考慮改良后代的問題,如新品種的后代牛肉品、后代數量、后代生存率等,這些問題的來源有以下幾種。
選擇優良品種的雜交育種牛最重要的是選對種公牛。種公牛的品質優劣直接影響改良品種牛的品質。多年來,我國引進的種公牛都是國外的,過于依賴引進會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如某些政治因素會導致種牛引進受阻,國外爆發牛類重大疾病也會導致種牛引進失敗。因為對國外種公牛的調查不充足,引進了劣雜種公牛也會影響我國肉牛改良品種的品質。很多地區因為引進的種牛質量下降,導致肉牛繁育品質下降,新品種的后代出現種群退化現象,導致養殖場經濟損失巨大。引進劣雜種公牛的另一個原因是其飼養成本低廉,服務方式靈活,可以迎合某些養殖戶貪便宜的心態,導致錯配亂配現象[1]。
改良后新品種后代的追蹤調查是檢測種公牛個體遺傳力的方法之一。但后代追蹤調查記錄是耗時耗力的工作,牛的生長期又長,工作量大,所以這種工作很難長期進行下去。有些偏遠地區信息交通不方便,信息滯后,有很多使用雜種公牛的凍精,或受騙使用品質低劣的凍精,給追蹤調查種公牛后裔增加了難度。而且我國判斷種公牛品質的方法是根據體型、體力、外貌等表觀特征,不具有權威性和確定性,也有可能導致新品種后代性能不穩定。
我國肉牛品種改良主要采用雜交方式。雜交品種第一代會匯集種牛的優良基因,但雜交代數增多,雜交優勢逐漸降低,可能導致雜交品種對當地環境和抗病力降低。所以雜交要適當,但不能連續雜交,這會使雜交優勢被隱藏,嚴重的使原來優良品種退化。
雜交配種后,飼養人員應給予科學、健康的飼養管理,給予健康良好的飼養管理,使雜交后優良特性充分表達。尤其是肉牛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會大量飼喂成分單一的玉米秸稈,不考慮飼喂精料,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飼草飼料營養成分不足或過于單一會導致犢牛生長發育不足,優良特性難以充分發揮,還會導致母牛發情延遲或不發情,生長紊亂。養殖企業規模化管理容易導致大規模雜交或人工授精,如果有一個牛是劣質種牛,那么其凍精未經遺傳力檢測就大規模人工授精會導致產出一批劣質的后代[2]。
想要提高品種改良繁育的品質,母牛繁殖率也是品種改良的關鍵步驟。而且母牛繁殖能力決定一個牛場的直接經濟效益。目前我國肉牛繁殖率普遍不高,牛的生長周期又長,加大了品種改良成本,因此,母牛繁殖力也是品種改良的關鍵。
肉牛國外優良品種主要有西門塔爾肉牛、利木贊牛、夏洛來、皮埃蒙特牛、海福特牛、荷蘭牛、安格斯等、短角牛、丹麥紅牛;我國牛肉品種主要以黃牛為主,僅黃牛品種就有50多個,如秦川牛、晉南牛、褐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牛等。應選擇具有品質保障、改良品種優良率高的種牛。某些國外肉牛優良品種的肉牛比我國的差,飼養條件苛刻,抗逆性能較差,引進我國后需要精心飼養。可與我國優良肉牛品種雜交,或者適應性雜交后再引進。
企業在做肉牛品種繁育改良前如果有條件應首先了解市場需求,制定從引種到母牛繁育再到不同品種的飼養管理計劃,明確繁育改良計劃。還要進行市場需求、引種后遺傳力的調查,以適應市場對肉品質的需求,也要適應牛品種良好遺傳的需求。當然,從國外引進種公牛的同時,我國也應加強自己的生物繁殖技術,早日做到自主培育種公牛。引種或雜交后獲得的新品種要進行后代遺產性能的臨床驗證。如果發現后代有抗性低下,肉品質達不到要求的失敗培育,一定要及時淘汰,并及時逐級向上匯報。如先向輸精員報告,輸精員收到較多同一只牛的凍精后根據情況再向培育業務部門匯報,及早暫停該牛的凍精繼續流向市場。再由凍精業務部門向生產部門匯報,經過調研核實后要及時將產生不良凍精的種公牛淘汰。停止銷售并銷毀庫存凍精,以免造成更大的影響。另外,應加強肉牛繁育知識的學習,加大宣傳繁育知識,對偏遠地區要普及人工授精技術,企業大規模養殖要做好雜種公牛劣質公牛的去勢工作。品種繁育管理部門要做好市場監管作用,從法律方面保護優良品種的繁育[3]。
進行品種改良雜交前要先明確改良目的,避免盲目雜交,也避免朝某一個方向過度雜交。通常雜交不要超過5代,超過后會影響生產力和適應性。
雜交是肉牛品種改良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國水稻雜交顯示了雜交技術具有很好的繁育優勢,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當然改良方法也很重要,最好是將優勢改良和雜交結合進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優良品種的優勢基因。日常管理也是優良品種、優良性狀的重要原因[4]。飼料是健康養殖的基礎,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因此要及時調整飼料配比。飼料品質、營養成分等對新品種牛的生長發育、生產繁殖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確保每個階段營養成分的充足攝入,也需要控制飼料適口性和給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