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鵬 蔣潔 蔣菱玉 莊緒欽 楊燕 王振南* 呂慎金*
(1,臨沂大學農林科學學院 276000;2,臨沂市農業科學院 276000)
牛瘤胃積食是牛類常見疾病之一,嚴重限制我國養牛業的發展,對養殖戶經濟發展影響嚴重,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此文對牛瘤胃積食的產生原因、診斷、治療方法進行合理分析,旨在為降低牛瘤胃積食,增加養殖戶收入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牛瘤胃積食也叫急性瘤胃擴張[1],是由于瘤胃內積累過多的粗飼料,引起瘤胃的體積增大,瘤胃胃壁擴張,導致瘤胃正常的消化和運動機能紊亂的疾病。集中體現在牛的飼料、牛的消化、牛的運動等問題。牛瘤胃積食分為兩種,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飼養管理不當是引起牛瘤胃積食的一個重要原因,養殖人員沒能使用正確科學的管理方法,飼養粗獷,讓牛隨意進食。而且飼喂的食物大多是一些粗飼料,極易引起瘤胃積食。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制定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根據牛的習性進行合理飼喂[2]。
現如今,多數養殖戶都以圈養方式進行牛的養殖,牛場面臨圈舍狹小、擁擠的現象,很容易造成牛運動不足的情況。運動不足容易導致牛的體質虛弱,降低一些疾病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運動不足極易引起牛消化不良,這是因為牛不進行運動,大量的飼料和水容易堆積在一起造成食物沉積,不易消化,從而導致瘤胃積食。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盡量采用散養方式進行飼養,增加牛的運動量,促進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減少食物沉積,防止瘤胃積食[3]。
飼料的選擇對養殖行業極為重要,選擇合適的飼料有助于動物生長,一旦用錯飼料容易產生瘤胃積食。這是因為很多飼料容易造成牛消化不良,如粗纖維較多的飼料容易引起牛消化困難,豆類較多的飼料容易引起脹胃。所以選擇合適的飼料是防止患牛瘤胃積食的重要措施。在飼養過程中要減少粗纖維飼料和豆類飼料的飼喂,存儲大量的青貯飼料,增加飲水量,盡量多飲溫水,降低草料的難消化問題,防止瘤胃積食[4]。
牛瘤胃積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胃熱型牛瘤胃積食,另一種是過食傷胃型牛瘤胃積食。胃熱型牛瘤胃積食發病初期的癥狀為牛精神沉郁,采食和反芻減弱或停止,左腹膨大,觸壓堅硬,聽診時胃部蠕動音減少或無蠕動音,牛常感到不安,四處走動,病重時呆立拱背,四肢顫抖,有的還會出現腹瀉狀況。而過食胃型牛瘤胃積食發病初期癥狀為采食減少或停止,左腹部腫脹,按壓有堅硬感,病牛排便困難,排出的糞便黑而臭,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病重時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甚至昏迷不醒。有的牛還會發生鼻端干燥甚至龜裂,嚴重時鼻腔及口中流出糞水,如果不采取及時的治療,牛會因脫水中毒而導致死亡[5]。
這種方法是最普遍的治療方法,對治療瘤胃積食有重要作用。原理是通過按摩牛的腹部,促進瘤胃蠕動,加快飼料消化,從而使內容物更快的排出。主要方法是用手對腹部進行10~15min的按摩,2h一次,按摩療法主要用于發病初期,作為輔助治療。主要還是要靠藥物、機械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6]。
瘤胃積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食物和水在胃內堆積形成的,所以要禁止采食和飲水,防止造成更多的堆積,給牛帶來更大的傷害。
對于一些體質較弱的牛應采取輸液治療,一次性注射葡萄糖、復方氯化鈉、安納咖及烏托洛品,以恢復牛的體力,增強牛的抵抗力,有助于以后的治療。
積食原因主要是食物沉積,所以洗胃是很有效的方法。具體方法為將膠管或塑料管從牛的口腔插入瘤胃,來回抽插促使瘤胃蠕動,使胃內容物從導管流出。如果瘤胃內容物難以流出,可以采用虹吸法將其吸出。反復以上方法將內容物全部洗出即可。
用1000ml水溶解550~750g硫酸鈉或硫酸鎂,或用液狀石蠟、植物油1100~1600ml給牛灌服,可加速積食病牛排出瘤胃內容物,減輕瘤胃積食[7]。
病情較為嚴重的牛要采取手術治療,可以采用牛瘤胃切開的方法取出瘤胃內堆積的內容物,以達到治療目的。手術時先進行消毒,然后用刀切開腹壁,拉著腹壁,切開瘤胃,避開血管,切開時防止瘤胃內容物溢出,術者帶著無菌長臂塑料手套或借助瘤胃內容挖取勺取出適量瘤胃內容物[8]。
牛瘤胃積食主要是日常飼養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小問題就能帶來大的傷害,所以我們要在飼養過程中制定合理、科學的養殖計劃,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法,避免此類疾病的發生,減少損失,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