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甘肅慶陽市鎮原縣上肖初級中學)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成為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聯系溝通的橋梁,留守兒童在使用手機的同時逐漸接觸手機游戲,游戲內容對留守兒童來說新鮮有趣、豐富多彩,在缺乏父母的監督管理的情況下,很多農村留守兒童沉迷于手機游戲,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很多不良影響,不利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正視手機游戲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并積極采取有效對策勢在必行。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處于學齡階段,他們的思想心理發展還不成熟、認知鑒別能力較弱、還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在接觸手機游戲時,很容易受到游戲中負面語言、行為和思想的影響,與此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大多由隔輩教養,他們大多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無能為力,很難及時糾正和制止留守兒童的不良思想行為,手機游戲導致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頻發。具體來說,手機游戲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手機游戲會加重留守兒童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少陪伴和關愛,遇到煩惱和心事通常無處傾訴,缺乏安全感,再加上留守兒童家庭大多比較貧困,導致他們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手機游戲內容場景華麗豐富,留守兒童在玩游戲時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向往和羨慕心理,由此加重他們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
其次,手機游戲會降低留守兒童在現實世界的規則感。在手機游戲中,游戲內容、行為和結果都是虛擬的,所遵循的規則也與現實世界不同,暴力解決問題在游戲中非常常見,而留守兒童年齡較小,道德法律意識淡薄,鑒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強,因此,留守兒童長期沉迷手機游戲可能會導致他們分不清游戲和現實,不遵守現實規則而用游戲中暴力或違法手段來解決問題,對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極其不利。
最后,手機游戲會使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封閉,情緒穩定性更差。留守兒童在玩手機游戲時,會沉浸在虛擬世界中不可自拔,他們越來越不愿意出去與他人交流和互動,不僅影響了留守兒童交際能力的發展,還會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更加冷漠、消極、抑郁和封閉。與此同時,手機游戲中的輸贏會影響留守兒童的情緒穩定,他們可能會變得暴躁易怒,無法很好地管理情緒,在今后的人際交往中往往會遇到巨大障礙。
教育和陪伴孩子是家長的要務,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雖然不能時刻陪伴孩子,但是教育和引導孩子的職責不能丟棄,如果生而不養,那么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無從談起,因此,家長要擔負起陪伴教育和引導職責,使留守兒童遠離手機游戲,保證心理健康發展。首先,家長要轉變自身觀念,認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手機游戲的危害性,如果對孩子疏于管教使他們沉迷手機游戲,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都會受到巨大損害,這對家庭來說是金錢無法彌補的,因此,教育和關心孩子是家長的核心工作。家長只有轉變觀念,認可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積極參與到留守兒童教育中,時刻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其次,家長要盡可能地運用各種機會和途徑來陪伴和教育孩子。如果條件不允許陪在孩子身邊,父母在外出打工時可以每天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與孩子聯系,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發現孩子思想行為發生偏差可以及時糾正,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和引導。此外,家長還可以利用節假日回家探望孩子,或者在寒暑假與孩子一起生活,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地培養家長與留守兒童之間的感情,留守兒童對家長的教育和指引也更容易接受,家長可以更好地指導孩子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避免沉迷手機游戲。最后,家長可以與照顧留守兒童的祖輩加強溝通,使他們認識到手機游戲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危害,提醒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留守兒童使用手機的監督和控制,避免他們長時間玩手機并沉迷手機游戲。
對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父母長期外出打工,學校幾乎承擔了全部的教育職責,留守兒童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學校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通常比家長還全面深入,因此,針對手機游戲對農村留守兒童造成的負面心理影響,學校必須積極采取對策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首先,學校要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教學中不應該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教育。在日常教學中,學校要特別關注留守兒童,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談話、家訪等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并為每個兒童建立心理檔案,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和興趣愛好以及使用手機的狀況,對于玩手機游戲較多甚至已經沉迷的留守兒童,學校要安排專門的教師進行管理、干預和疏導,幫助他們認識到手機游戲的危害。其次,學校要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留守兒童比普通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學校要聘請專門的心理教師,開設咨詢熱線或咨詢信箱,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予以指導和紓解,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問題。另外,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教師的講解使留守兒童認識到手機游戲的危害性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后,學校要多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體育活動、文藝活動、興趣小組、社團活動、實踐活動等,在各種活動中留守兒童可以與他人交流、合作、游戲、打鬧,使農村留守兒童能夠體驗到校園生活的樂趣,不僅可以使他們的性格變得開朗陽光、增強自信,還可以使他們玩手機游戲的時間大大減少,降低了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手機游戲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究其原因,除了家庭對留守兒童缺少陪伴和教育這一主要原因外,手機游戲內容魚龍混雜,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受關注不足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盡量消除手機游戲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就需要政府發揮職能作用,出臺政策法規來監管手機游戲,同時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受關注程度。首先,政府要加強對手機游戲市場的監督管理,一方面,要求手機游戲商家在設計發布游戲時嚴格限定適玩人群的年齡,游戲中設置防沉迷系統,從各個層面預防留守兒童接觸和沉迷手機游戲。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大檢查和打擊力度,對于發布不良兒童游戲,在游戲中設置暴力、色情等內容的游戲商家要嚴厲打擊和處罰,為留守兒童創造潔凈的網絡環境。其次,政府要重視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扶助政策的制定和出臺,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建設,通過資金和專業人員的支持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提供專業服務,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針對手機游戲的負面影響,全社會各方力量都要行動起來,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留守兒童放下手機游戲,健康快樂成長。首先,加強宣傳,電視、網絡、報紙等各種媒體都要行動起來,宣傳手機游戲對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危害,對于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村干部要向村民普及手機游戲的危害,使家長和留守兒童都從思想上重視起來,主動拒絕手機游戲,從源頭上杜絕手機游戲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其次,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手機游戲是因為娛樂活動匱乏,無處消磨時間。基于此,社區和村鎮要重視留守兒童活動環境的營造,例如可以在社區或村里設置體育運動器材、文化娛樂場所,農村閱讀室、留守兒童服務之家等,這樣一來,留守兒童可以走出家門,去參加體育活動、文藝活動、閱讀、手工活動等,不僅可以使留守兒童放下手機,減少玩手機游戲的時間,還可以使他們身心成長、心情愉悅、樂于交流,無形中消除了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