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張家龍
(1,吉林省集安市涼水朝鮮族鄉綜合服務中心畜禽防疫服務站 134207;2,吉林省集安市大路鎮綜合服務中心畜禽防疫服務站 134208)
豬肉是國內最受歡迎的肉品之一,但由于豬病原因造成豬肉質檢不合格、豬肉市場供應不足,國家為促進基層動物衛生體系的建設,對鄉鎮動監所的防疫工作進行指導。豬病防疫是預防豬病產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鄉鎮動監所能完全落實豬病防疫工作才能減少豬肉問題的發生,給豬肉市場帶來健康發展。
我國豬肉產品需求量極大,人群食用范圍較廣,所以我國需要豬肉食品質檢部門對豬肉質量嚴格把控。鄉鎮動監所是落實把控質量的第一執行機構。豬病現在在豬群中極易產生,病毒不斷進化,種類繁多且部分豬病具有傳染性、危害大等特點,病菌造成豬的抵抗力下降,豬體不肥壯甚至死亡,產生病體的豬肉如果進行售賣會給食用人群帶來健康上的危害。鄉鎮動監所的監管是防治豬病的基礎,但基層獸醫站村級防疫人員基礎知識缺乏、對豬病防疫意識不到位、接種疫苗的質量不達標、養殖戶對豬病不了解、不重視等問題都會造成豬病的產生。豬病防護首先要提高防疫人員的專業知識,然后對豬苗進行防護接種,最后需要防疫所對養殖人進行豬病及防護介紹,提高養殖人的防護意識。因此,鄉鎮動監所落實豬病防疫工作的意義巨大,它不僅關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更關乎人的健康。在豬屠宰前,動監所應重視監管豬防疫工作。
在基層防疫人員中很多人都沒有經過專業的防疫知識、技術培訓,缺乏專業的基礎理論,這些人有的知識都是比較老舊的防疫方法,老舊的已經不適合當前發展。所以動監所需要培訓內部人員的工作流程。要培訓防疫人員的專業知識,對防疫人員做相關培訓,監管部門應嚴格監管,對參加培訓的防疫人員按照專業防疫知識進行測試,如果不合格則需要再次培訓,否則不能上崗。監管所所長到下面的每一個執行人員都應該重視基礎,加強防疫意識,對養殖戶宣傳防疫知識。疫苗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監管疫苗部門應完全掌握疫苗的檢測方法,不符合生產的疫苗嚴禁上市。病豬檢測人員要學習關于病豬檢測的基礎理論,掌握豬病現象病理,能第一時間檢測出病豬的存在及執行后續措施。動監所防疫工作落實到位的前提是培訓提高動監所內每一位人員的防護意識,防護意識的提高會加強管理政策的執行,對防護人員的工作技術知識和實踐結果進行考核和監管是內部培訓的關鍵。監管所需要有豬免疫檔案,加強強制免疫檔案的填寫,且在填寫過程中字跡規范,這樣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后續出現的無免疫豬,對前期或后期發展的病情能有可查的依據[1]。
在執行工作前,除對每一名動監所內部人員知識培訓外,還需要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準備,貯備好防疫所需要的物品及材料。動監所規定好巡查監管日期,豬病種類不斷增多,所以大部分豬都會有明顯的臨床現象,要能及時發現病豬的產生,但如果養殖戶觀察不到位,會加大疫情感染范圍,所以動監所要對當地豬群情況進行了解,定好監管周期。豬苗的要求一定是健康毛色紅潤精神狀態好,培育豬苗的豬圈很長時間沒打掃也會造成豬生病,如果生過病的豬苗對豬后續的生長帶來不利,豬苗檢查標準是體溫正常,關節、尾巴、耳朵不能有外傷,應激能力強、發育勻稱。疫苗標準應符合市場規定,豬苗需要打的疫苗為大腸桿菌疫苗,口蹄疫疾病疫苗,防豬瘟疫苗,流行性腹瀉疫苗,傳染性胃炎疫苗,偽狂犬病疫苗等,但疫苗應根據當地情境進行準備,詳細向養殖戶普及豬疫苗相關標準。如果動監所統一發放則要嚴格按照疫苗市場價格。《動物防疫苗監督表》、消毒劑、防護服、打疫苗的針劑等物品應貯備充足,物品質量需要合格。每名動監所人員需要有工作證件,防疫時需要工作人員出示相關證件。提前定好填埋病豬的地點,如果豬疫發生,選擇好處理地點和方式,嚴禁隨意丟棄到河流或荒野中,避免疫情擴散或食用,嚴重的病豬會給人的生命帶來危害。
對養殖戶防疫意識進行培養,宣傳疫苗接種相關知識。最主要發生疫病的原因是養殖環境衛生狀況較差,豬圈雖是豬生活的地方,但如果豬圈和周圍環境清理不及時會產生細菌,在養殖戶養豬前,動監所要對養殖環境進行監管和排查,所以進行豬病防疫工作第一點要做到消毒清潔的處理,對養殖豬苗地點清掃后使用稀釋過后的84 消毒液進行消毒,空置2d 后再放置豬苗。對身上帶有病菌的鼠蚊類等動物要進行查殺,這些動物會造成豬的抵抗力下降,如果必要時可以使用誘滅蟲劑,但不要放在豬圈里,以防豬誤食。根據當地疫病流行特點和養殖場所的高發疫情,制定相應的接種計劃后嚴格按照疫苗接種程序進行,嚴格控制好劑量,豬的日齡不同劑量不同。錄入養殖戶的豬仔個數,防止在豬疫苗接種時漏接,國家對養殖豬強制要求接疫苗,動監所要保障每只豬都能接種到有效的疫苗,疫苗最好在開啟10h 內使用完,超過12h 疫苗會失去效果,動監所的人員也要對免疫效果進行跟蹤,在發現未免疫或漏免的豬群時應及時填補免疫疫苗[2]。
做好豬群免疫建檔和免疫記錄,對其進行整理,對損壞的記錄要及時進行補正,免疫記錄可以幫助找尋疫情進行前期的大致原因,后期出現安全隱患時可以有據可查。后期工作,環境清理工作是豬病防疫的關鍵。監管所對養殖戶豬圈環境及周圍環境進行周期性監管,養殖環境應通風好、保暖好、光照適宜,豬圈里的糞污要進行及時處理,對容易出現疫情的環境及時排查,并指導養殖戶清理環境,監管所可以建議養殖戶對出入人員和車輛進行記錄。監管所定期了解豬的生長狀況,及時發現病豬,并對其針對性治療,如果有必要則進行隔離或宰殺填埋,宰殺填埋時要選擇較遠的地點,防止其他豬被傳染。監管所定期加強養殖戶的豬病防范意識,講解相關知識,不斷提高養殖戶的防疫知識和技能。在養殖過程中,養豬戶如果發現重大傳染病,應及時上報給動監所,動監所針對情況對無意義治療的豬進行隔離后迅速處理,可以通過深埋或焚燒的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
綜上所述,豬病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較多,動監所要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落實工作。鄉鎮動監所落實豬病防疫需要對豬苗嚴格把控,做好消毒清潔工作,把控疫苗質量,加強后期監管。對病豬實時處理,加強養殖環境的管理,確保豬的健康成長,合格豬肉投放市場后才能給養殖戶帶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