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安徽省樅陽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244000)
近年來,我國家禽養殖行業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進步而得到迅猛發展的機會,其發展態勢呈現出現代化和規模化的趨勢。家禽養殖業的發展不僅涉及農村農民的收入增長問題,同時也關系到我國養殖業經濟的發展。但在家禽養殖過程中,禽病的危害嚴重影響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近幾年,對禽病預防方面的工作受到高度關注和重視。對禽病綜合預防不僅能降低禽類疾病致死率,同時還能為禽類和人類構建健康的生活環境,避免禽病帶來的安全威脅。因此,本文將重點針對禽病的綜合預防措施進行分析和探究。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升,其對于肉禽類食物的需求逐漸增加,促使我國家禽行業逐漸向規模化方向發展,且其產業鏈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但在家禽行業發展過程中,禽病仍然是一個制約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對禽病的綜合預防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禽類死亡率,促進我國家禽行業的健康發展,為養殖業經濟進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又能從根本上控制禽類寄生蟲和相關傳染病,為人類健康生活營造良好環境。
就目前來看,我國禽病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的禽病正在逐漸增多。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禽類養殖業中存在將近80 多種禽病,其中傳染病類的禽病高達75%以上。近幾年,禽病中的新病害,如鴨黃病毒、土種蛋雞爆發性喉氣管炎、雞腫頭腫臉綜合征等發生率越來越高,而新城疫、雞白痢、鴨瘟及禽霍亂等禽類老病害仍然常年發生。由于引進種禽的渠道逐漸增多,從各個渠道進來的禽類也逐漸增多,家禽市場交流十分頻繁,導致不斷出現新禽病。第二,家禽養殖過程中,并發病和禽病混合感染逐漸增多,甚至很多禽病都是由兩種以上的病原引起,如新城疫與傳染性支氣管炎、大腸桿菌病與球蟲病等。由于當前很多家禽養殖都采用集約化方式,養殖密度比較大,如果養禽場消毒不嚴,衛生條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防疫水平低下,則其面臨的混合感染情況會更加嚴重。第三,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疫病傳播越來越嚴重。隨著養禽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而養禽環境中存在很多病原,禽類寄生蟲增多,且病原會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進行傳播[1]。再加上,很多禽類養殖場缺乏綜合防疫措施,飼養管理較差,從而導致禽類抵抗力較差,一旦發生疫病,則損失慘重。另外,目前我國很多養禽場存在不健全的生物安全制度,養殖條件也比較差,隔離不嚴格,也沒有科學的處理病死家禽,從而造成養殖環境污染,最終為疫病傳播提供了機會。
實際上,沒有病原體就不會有傳染病,而病原體主要存在于不干凈的養殖環境中,因此,要想實現禽病綜合預防,首先要凈化家禽養殖環境,為禽病綜合預防提供環境支持。具體來說,家禽環境的凈化與改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凈化禽舍。家禽一定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出售出去。針對多日共存的養禽場,注意盡早排空某一禽舍的家禽。針對全進全出型的養禽場,為了避免出現疫病防控不及時的問題,一定要盡快排空全場。第二,針對養禽場中的糞便、墊料及灰塵等進行凈化和清掃。運用適當的清水噴灑禽舍,注意在噴灑清水前一定要移走舍內用具,同時還要注意對天花板、灰塵以及蜘蛛網的清掃,并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第三,清洗家禽用具和棚架,并對其進行消毒處理。針對養禽場的空欄期,要對其墊料進行及時清除,同時還要清除場內殘留的飲水和飼料等廢棄物,然后再將一切可移動的器具(如飼料槽、飲水器等) 搬出養殖場之外進行集中消毒處理,其過程可以分為浸泡、沖洗和消毒3 個基本步驟。同時,對養禽場內的風扇和電燈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從各個方面達到徹底清除病原體的目的。第四,消毒和沖洗工作可以采用高壓水槍處理,主要清洗位置有養殖場的地面、天花板、墻壁和器具,特別是對縫隙和角落的沖洗,一定要做到“細、小、精”。針對場地內有糞堆的地方,在沖洗前可以先用鐵片刮除。另外,待禽舍清除干凈后,注意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如采用百毒殺、氫氧化鈉、農福等,待消毒完成后繼續用清水沖洗,然后再進行藥物消毒。
除了基層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人員的自覺性,對禽病的綜合預防必須依靠合理的規章和制度來實現。禽病綜合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缺少嚴格的規章和管理制度,導致預防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此,為了切實落實禽病預防措施,一定要嚴格執行禽類養殖業衛生防疫制度及飼養管理制度。首先,進入養禽場的一切車輛和人員在入場前一定要嚴格遵守消毒制度,對其進行消毒處理,防止其攜帶病毒入場;其次,嚴格按照相關衛生標準及消毒清潔程序對種蛋、出雛機、禽舍、器具及孵化機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因細菌滋生而出現疫病[2];另外,嚴格按照遵守禽類防疫和管理制度,對禽類疫苗和藥物的采購及保管都要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其安全、可靠。同時,還要根據禽類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種操作規程,對養禽場中的禽類進行疫苗注射。最后,嚴格執行和監督禽病綜合預防規則和管理制度,做到有獎有罰,確保制度得以落實。
首先,對于禽病的綜合預防一定要根據養禽場及鄰近地區禽病流行情況接種疫苗,從而增強對某些致死率較高傳染病的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接種工作一定要結合養禽場的實際情況,特別要注意幼禽的飼養管理。其次,一般來說,一旦發現家禽患病,此時家禽各組織器官已經受到較大損害,即使立即用藥也難以恢復正常水平[3]。因此,針對這種狀況,養禽場一定要注意預防用藥。對于球蟲病等一些藥物預防有效的禽病,可以在飲水或飼料中混入藥物的方式來達到禽病預防的目的。
目前,我國養禽業中的很多禽病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病原體在其他動物身上沒有癥狀,一旦傳染到家禽身上會誘發出很多禽病。由此可見,構建系統化的家禽養殖模式十分必要,這種模式下的禽類養殖能實現更加專業化的生產模式,同時其防疫條件和禽病預防措施也是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禽病綜合預防[4]。
綜上所述,禽病綜合預防措施和工作的開展對我國養殖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總之,做好禽病綜合預防工作不僅能提高我國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為人們提供安全、放心的禽類食品。因此,今后一定要加大對禽病綜合預防措施的分析和研究,注重凈化家禽養殖環境,為禽病預防提供環境支持,同時要建立健全禽病綜合預防規章和管理制度,強化禽類動物免疫接種和預防用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