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喜武
(青海省化隆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 810900)
畜牧業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畜牧養殖的安全性關系到人們身體健康。改革開放40 多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畜牧產品的質量要求更高。近年來,受到氣候、環境及人類實踐活動的影響,全球各地爆發了禽流感、豬瘟、口蹄疫病各類動物流行性疾病,造成大量牲畜死亡,威脅到畜牧養殖業的安全性。村級動物防疫員是基層動物防疫的基礎力量,但受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力量比較薄弱,無法承擔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重擔[1]。因此,必須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的建設,本文以化隆縣為例,調查當地動物防疫員基本情況,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改善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環境,加大村級動物疫病的實時監測和監督等措施,希望確保基層畜牧養殖業的安全性。
化隆縣位于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帶,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境內多崇山峻嶺,平均海拔2600~2800m,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02℃,年平均降水量為470mm,冬季寒冷干燥、多風,多干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黃流流經化隆縣,水資源豐富,為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經過實地調查,了解發現化隆縣從事動物防疫工作人員一共有447 人,其中村級防疫員369 人;縣畜牧獸醫站一共26 人,其中編制人員20 人,其余6 人為臨時聘用人員;化隆縣一共有17 個鄉鎮,鄉鎮獸醫站一共有52 人,平均一個鄉鎮獸醫站配備2~3 名獸醫。通過調查,從事動物防疫工作人員擁有本科學歷的人數只有24 人,大專學歷人數18 人,中專學歷10 人,其他大部分是基層從事動物防疫工作人員,說明化隆縣的畜牧獸醫隊伍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其次,這些動物防疫工作人員擁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的只有38人,初級技術職稱的人為20 人,說明大部分人沒有獲得獸醫相關技術職稱和專業知識的學習[2]。從年齡結構來看,化隆縣的獸醫隊伍年齡普遍比較大,其中35 歲以下的36 人,36~49歲的37 人,50 歲以上的156 人,說明化隆縣獸醫隊伍人員大多是中青年為主,缺乏年輕人。
通過調查了解到,化隆縣鄉鎮畜牧獸醫從業人員的數量不足60 人,每個鄉鎮的獸醫不足3 人,這些獸醫的業務知識大多數在就業前,在學校獲得的相關獸醫知識。由于化隆縣多山區,交通不便,這些獸醫人員長期在基層,缺乏培訓機會,導致其知識更新換代比較慢[3]。雖然每個行政村和自然村配備一名獸醫,但這些獸醫大部分是自學或長期實踐工作積累的工作經驗,他們缺乏專業的獸醫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用傳統或老經驗解決工作的新問題。農村大部分獸醫并不是獸醫專業出身,很多人都是與醫學相關專業轉過去,他們并不具備專業的獸醫知識。
化隆縣多山地,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牲畜養殖量大,農村養殖大多數以農戶散養,大部分鄉村沒有實現集中養殖,有的還處于游牧狀態,由于牦牛經濟效益巨大,很多人販賣牦牛,增加了村級動物防疫工作的難度。我國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薪資待遇比較低,很多都是半脫產狀態,一邊從事農業生產,一邊擔任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生活補助比較少,往往需要自負盈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由于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工作任務重、工作強度大,往往奔波在不同的農戶家中,薪資待遇差,很多村級防疫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部分基層動物防疫人員是20 世紀分配到基層的大中專畢業生,其年紀普遍比較大,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學習熱情,導致其對當前動物防疫工作缺乏準確的認知和判斷,影響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由于村級動物防疫工作條件艱苦,很多從事獸醫專業的大學生不愿意待在農村,村級獸醫站留不住人才,鄉鎮獸醫站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4]。
為改善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環境,化隆縣政府將村級動物防疫員和動物疫情測報員列為政府公共服務,財政部門和畜牧部門制定了《畜禽強制免疫貼補資金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化隆縣財政部門與各鄉鎮承擔強制免疫任務的村級防疫員經費和動物疫情測報員的經費分級補助方案和經費分配要求,并適當給予生活補助。村級動物防疫員誤工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4600 元,并為每個村級動物防疫員開設工資賬戶,采取工資卡的形式,由縣財政每月按時足額發放至村級動物防疫員手中[5]。2020 年化隆縣村級防疫員和村級動物疫情預報員專項經費達到36.6 萬元。通過改善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薪資待遇可以吸引年輕高學歷的人才進入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改善當前村級動物防疫員青黃不接的局面。
在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經費保障的基礎上,化隆縣還制定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監督管理制度,畜牧局制定了《村級防疫員考核細則》,按照考核細則,對全縣300 多名村級防疫員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動物防疫工作組織部署、強制免疫密度和免疫制度、動物防疫信息動態報告情況等內容,考核成績直接與財政強制免疫補貼資金掛鉤,考核分數直接決定防疫員的補貼標準,這些措施進一步增強了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化隆縣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化隆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辦法》,原則上采用一村一人,小村采用一人兼任兩村的模式,根據全縣的牲畜存欄數、養殖方式等特點,在全縣行政村設置了村級動物防疫員369 名,這些動物防疫員的工資由縣財政解決,為當地小規模養殖場實時動態化免疫制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次,加大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讓他們學習最新的動物防疫政策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關系到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和畜牧產品的安全性。地方政府必須引起重視,考慮到農村牲畜散養、交通不便等問題,需要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的建設,加大基層動物防疫財政投入,才能更好滿足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