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財
(青海省湟中區上五莊鎮獸醫站 811606)
糞污資源化利用指在畜牧養殖過程中,通過回收利用工藝將當下持續增加的糞便和排污物作為生產資源,用以其他行業生產而緩解畜牧養殖對周邊環境不良影響的一種處理模式。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畜牧規模化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力愈演愈烈,“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在實現畜牧綠色化生產及提升養殖業發展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近年來,綠色化生產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目標,但在現代農業轉型和升級過程中,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業傳統化養殖模式在影響畜牧業綠色化發展的同時,也給周邊環境和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就目前看,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戰略”[1],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推行“資源化利用”是加速綠色畜牧業進度的重要戰略,在行業發展中具有深遠意義。
對現階段畜牧養殖而言,養殖的健康化水平與否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而作為“健康養殖模式”踐行的關鍵點,養殖生長環境對養殖效益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在畜牧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戶養殖觀念的傳統化,對糞便及排污物的處理不及時、不規范,在影響養殖環境的同時也增加了畜禽患病概率,由此在影響養殖戶自身養殖效益的同時,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十分不利。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通過實施“墊料處理”“堆肥處理”等技術手段[2],使糞便和排污物可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和無公害處理,由此在確保養殖環境健康化的同時,降低各種疾病的傳播,在提高養殖經濟的同時,也保障了畜牧肉制品的安全性。
隨著經濟的快速化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畜牧綠色化生產是行業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綠色產業鏈的形成和完善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傳統畜牧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往往將養殖重心集中于“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忽視養殖產業鏈構建,長此以往,產業鏈與市場脫節,導致畜牧養殖盲目化問題較為嚴重,為此在現代產業轉型和發展的關鍵期,基層農技機構需加快“綠色畜牧”發展的關注度,在填補綠色畜牧產業鏈在環境治理、資源節約方面空白的同時,保證了畜牧養殖朝著健康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加大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資金投入力度[3],加快資源化利用市場的初步完善和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為綠色畜牧產業鏈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動力,由此推動了綠色畜牧產業的整體化發展。
在傳統畜牧養殖過程中,養殖經濟與周邊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存在矛盾,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增,在破壞周遭生態系統平衡性的同時,也極大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近年來,隨著糞便和排污量的持續增加,大量污染物堆積在地表,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也愈演愈烈,在阻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同時,對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十分不利。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確保糞便資源化利用模式的合理化應用,通過“耦合、集成”,在進一步完善“養殖+沼氣發電+沼液還田”綜合利用模式的同時,不僅大幅降低了糞便排放量,在推動養殖業發展水平及保障養殖與周邊生態環境協調性方面也發揮了顯著作用[4],是現階段提升畜牧業綠色化建設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在當前經濟快速化發展過程中,小型養殖場的養殖戶養殖過程中可建立經濟型沼氣工程,合理處理糞污資源,在進一步拓寬畜牧養殖環保化建設的同時,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為“糞污零排放”目標的達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業規模化和集約化建設在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的同時,對周邊生態環境系統化發展造成了一定壓力,長此以往,不利于全面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達成。為此將“資源化利用”合理踐行到畜牧養殖,是現階段改善行業發展現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5],由于中小型養殖場數量大、分散廣,養殖污染問題嚴重化、糞污處理長效運營機制缺失及資源化利用方式落實等一系列問題的存在,給區域畜牧業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發展現狀,在后期糞污資源利用過程中,基層畜牧養殖產業機構和養殖戶需做好如下工作。
當前伴隨畜牧業的規模化建設和發展,養殖規劃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各區域農業管理站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養殖內部,綜合考慮區域地方性畜牧養殖與生態環境承載力之間關系,合理規劃畜牧業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在嚴格遵守當地畜牧養殖場污染物處理和生態養殖等原則的基礎上,保證督導服務作業落實到位,為區域完善經濟養殖體系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相關部門還需加大養殖場周邊環境檢測力度,通過對區域養殖環境進行實時跟蹤督查,由此在確保養殖效益最大化發揮的同時規避生態環境問題。
隨著養殖規模和數量的持續增加,糞便和排污量也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在給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壓力的同時[6],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也十分不利。為從根本上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對糞便進行綜合性應用,是現階段營造綠色生態養殖環境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養殖戶需根據區域養殖環境建立糞便儲備系統,對糞便和排污物進行集中運輸和處理,同時加大各項生產技術推廣,在確保生產循環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以此確保周邊生態環境的平衡性;另一方面,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對相關畜牧法、畜牧防疫法等法律內容的宣傳力度,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重宣傳,在提高養殖戶生態養殖意識的同時實現綠色化管理。
言而總之,在現階段經濟快速化發展過程中,推行“資源化利用”模式可在保障綠色化生產的同時,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推行過程中由于受某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模式踐行效益未能取得預期成效,為此,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除了要保證跟蹤督導服務工作外,還要繼續加強標準化養殖場建設、構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由此促進養殖業的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