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
(山東省臨沂市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276000)
豬圓環病毒病是由圓環病毒二型感染引發的一種單獨感染或繼發混合感染的傳染性疾病的總稱。圓環病毒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小的動物病毒。病毒有兩個血清型,分別為圓環病毒一型和圓環病毒二型,其中圓環病毒一型為非致病性病毒,圓環病毒二型為致病性病毒。不同年齡的豬感染圓環病毒后,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存在一定差異性,臨床主要表現為皮炎腎病綜合征、增生性壞死性肺炎、豬呼吸道繁殖障礙、先天震顫等多種疾病[1]。由于豬圓環病毒病的發病癥狀多樣,臨床防控過程如果缺乏針對性的診治,很容易造成病情快速傳播蔓延。再加上該類疾病屬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發生流行后會造成機體抵抗力逐漸下降,免疫功能逐漸弱化,給多種病原侵染提供機會。
2020年4月16日,一個規?;i養殖場養殖的保育豬群突然出現傳染性疾病,該養殖場共養殖斷奶仔豬966頭。先是在45日齡的仔豬群體中先后出現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采食,腹瀉嘔吐相繼出現。養殖場的獸醫人員初步認為是環境發生變化所引發的感冒,按照感冒癥狀進行治療用藥后有所緩解,但停藥后病情反復流行。出現臨床癥狀一周左右,患病仔豬開始出現死亡現象??吹蕉喾N藥物無效才將病情上報,獸醫到達養殖場,通過認真細致的檢查發現,仔豬出生第2天注射了1ml的右旋糖苷鐵,出生14日齡后,口服仔豬副傷寒疫苗,25日齡注射了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滅活疫苗。結合整體的發病情況,通過嚴格診斷,最終確診為圓環病毒感染,隨后進行有效的治療和凈化處理,控制疫情傳播蔓延,確保生豬養殖安全。
圓環病毒可以威脅任何年齡和品種的豬,在哺乳階段和保育階段的仔豬易感性最強,主要發生在5~16周齡的斷奶仔豬群體中,其中以6~8周齡發病率最高。豬是圓環病毒的主要易感群體,病毒可以通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多種方式侵染,妊娠母豬感染該種疾病后能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仔豬,造成仔豬出生后天然攜帶該種病毒。患病豬隱性感染豬是養殖場的最主要傳染源,鼻腔分泌物、排泄物中攜帶有大量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污染周圍環境,實現病原的水平傳播[2]。
通過對養殖場的發病現狀進行認真細致的臨床檢查,測量患病豬的體溫、呼吸和心率,并與健康豬的生理指標進行對比,并對患病豬的精神狀態、采食欲望和糞便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最急性的患病豬發病過程較短,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而突然死亡。其他豬體溫最高升高到41℃,精神倦怠不愿意采食,短期內會出現腹瀉嘔吐現象?;疾∝i的皮毛粗亂,體表皮膚蒼白無光澤,失去血色,并伴隨明顯的黃疸現象,在豬的耳部、腹部會出現出血性的紫紅色斑塊。發病早期患病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呼吸道癥狀,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患病豬的呼吸道癥狀逐漸明顯,并在呼吸道癥狀出現24~36h后窒息死亡。急性型患病豬的體溫最高升高到41℃,部分患病豬會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全身肌肉震顫,關節腫脹不能正常行走站立不穩,最后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狀滑動。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病豬的眼瞼發紫,潮紅充血,身體發紺明顯,最終窒息死亡。
通過對病死豬進行認真細致的解剖,尤其是對肺臟、腎臟、肝臟、腸道和淋巴結的病變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解剖觀察。大多數病死豬的肺臟顯著腫脹,肺間質粗糙增寬,質地堅硬,外觀好像橡皮,在肺臟組織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褐色病變區域,全身淋巴結,尤其是腹股溝、縱隔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頜下淋巴結存在不同程度的腫大出血現象,切開腫大的淋巴結后,切面呈現灰黃色。腎臟顯著腫大,外觀呈現灰白色脾臟,肝臟出現輕度腫脹現象,胃腸黏膜水腫明顯,并表現非出血性的潰瘍病變腸道,尤其是回腸和結腸段嚴重擴張,呈半透明狀,腸管中充滿液體。
結合典型的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能對病情做出初步診斷,懷疑是圓環病毒病。采食患病豬的新鮮血液常規方法分離得到血清后,3000r離心5min,取上層清液,舍去下部沉淀物,送到獸醫動物實驗室部門,選擇使用ELISA抗體檢測分別檢測豬瘟、豬偽狂犬病、豬圓環病毒病,檢測結果顯示采集到的12份血清,豬圓環病毒病陽性11份,可疑1份,其他兩種病毒呈現陰性反應。由此可以判定豬圓環病毒二型感染引發的圓環病毒病[3]。
患病豬大多胃腸道的消化能力變弱,所以確診后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加黃芪多糖注射液10ml混合后肌肉注射,斷奶仔豬每頭使用2ml,育肥豬每頭使用4ml,每天1次,連續使用3d,提高豬群抗病能力。對高熱腹瀉咳嗽的患病豬選擇使用頭孢唑啉鈉、VB12,按照使用說明書將其配制成混合溶液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使用3d。同時聯合中藥進行治療,選擇使用黃芪、板藍根、茵陳、黨參、金銀花、連翹、甘草,使用劑量分別為150、20、20、50、50、50、25g,水煎藥液1000ml,患病豬使用量為1ml/kg體重,每天1次,連續使用5d。沒有發病的豬群進行全群預防給藥。仔豬斷奶前1周到斷奶后1個月,每噸飼料添加200g多西環素、500g阿莫西林,連續使用1周。母豬產前1周和產后1周每噸飼料中添加100g支原凈、300g多西環素,連續使用一周。其他年齡的豬群每千克飼料分別添加0.5g替米考星預混料、0.5g的20%的黃芪多糖可溶性粉劑和0.5g的豬白細胞干擾素,同時在豬群的飲用水中添加多維葡萄糖,連續使用1周,采用上述方案連續防控9d后,大多數患病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豬圓環病毒病的發生流行對生豬養殖產業造成的危害巨大,感染的患病豬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并發感染多種傳染性疾病,引發嚴重的臨床癥狀和較高的死亡率,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所以在生豬養殖過程中,應加強疫苗的免疫接種,注重做好圈舍衛生調控,一旦出現發病病例,應及時將病情上報,由專業獸醫進行認真細致的診斷,防止疫情大面積擴散蔓延,為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