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勁松,劉 芳,陳黔妹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北京 100016)
睡眠障礙是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常見并發癥,臨床多表現為夜間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減少及覺醒增多等,隨病情進展可形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1]。OSAHS是睡眠障礙中的一個重要類型,主要指睡眠時上氣道塌陷阻塞造成的呼吸暫停和伴有打鼾、通氣不足、睡眠結構紊亂、白天嗜睡、頻繁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等病征[2]。多導睡眠圖監測儀是主要用于診斷睡眠呼吸障礙的連續性監測儀器,通過不同部位的生物電或傳感獲取生物訊號,記錄不同圖形進行分析,進而實現臨床診斷的目的[3]。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多導睡眠圖監測儀評估ACI患者OSAHS發生情況,進一步分析OSAHS發生的影響因素,為OSAHS防治和臨床治療提供理論參考。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92例ACI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均為ACI患者;完善頭顱MRI檢查;年齡>18歲;一整夜≥7h的睡眠監測,并在監測當晚睡眠基本與既往相同,無明顯不適現象;排除標準:非血管源性的腦白質病變,如白質營養不良、多發性硬化、腦白質病變等;臨床資料不完整者;癡呆、腫瘤和精神疾病者。
1.2方 法
1.2.1多導睡眠圖監測儀監測方法:監測前,向患者詳細講解睡眠監測的流程、意義及注意事項,囑咐患者檢查當日中午開始禁止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巧克力及酒精等,以免精神興奮影響睡眠;同時告知患者檢查當晚避免情緒過度緊張、劇烈運動、避免服用安眠藥物等;于清潔、舒適、安靜、溫度可調的多導睡眠圖監測室,采用美國波瀾Embla MPR多導睡眠圖監測儀展開≥7h睡眠監測,根據國際通用標準導聯連接方法,全程監測患者睡眠過程,記錄時間21:30~次日5:30。計算機自動記錄眼電圖(EOG)、腦電圖(EEG)、下頦和雙下肢肌電圖(EMG)、心電圖(ECG)及體位、口鼻氣流量、鼾聲、呼吸方式及同步錄像,并應用自帶軟件分析、睡眠效率(SE)、總睡眠時間(TST)、氧減指數(ODI)、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阻塞性指數、低通氣指數、中樞性指數、血氧飽和度<90%時間、低通氣平均時間、呼吸暫停平均時間、肌電及同步錄像。
1.2.2OSAHS診斷標準:根據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睡眠學組制定的OSAHS診療指南,一整夜≥7h的睡眠中呼吸暫停和(或)低通氣反復發作>30次,或AHI>5次/h。
1.2.3資料收集方法:獲得院方同意,通過電子病歷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內容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史、AHI、呼吸暫停次數、最長低通氣時間、最長呼吸暫停時間、最低血氧飽和度、睡眠體位、圍長比、夜間翻身次數。

2.1OSAHS發生率192例ACI患者經多導睡眠圖檢測儀檢查后,平均AHI為(22.19±18.29)次/h,平均最低血氧飽和度為(80.78±9.67)%,最長低通氣時間為(83.3±29.31)s,最長呼吸暫停時間(80.78±9.67)s,OSAHS總發生率為77.08%(148/192)。
2.2OSAHS發生單因素分析根據OSAHS發生率分為發生組(n=148)和未發生組(n=44),兩組BMI、吸煙史、糖尿病史、AHI、呼吸暫停次數、最長低通氣時間、最長呼吸暫停時間、最低血氧飽和度、睡眠體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OSAHS發生單因素分析
2.3OSAHS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以OSAHS是否發生(否=0,是=1)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中具有統計學意義指標納入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賦值見表2),發現BMI>24kg/m2、糖尿病史、最長呼吸暫停時間>40s、仰臥位是影響OSAHS發生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賦值情況

表3 OSAHS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
2.4多導睡眠圖監測儀對OSAHS發生的預測效能ROC曲線顯示,AHI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797(95CI:0.740~0.846),當其截斷值為28.08h/次時,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63.53%、84.29%;最低血氧飽和度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755(95CI:0.696~0.808),當其截斷值為85.22%時,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64.71%、80.00%;最長低通氣時間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806(95CI:0.750~0.854),當其截斷值為42.20s時,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77.66%、72.86%;最長呼吸暫停時間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749(95CI:0.689~0.802),當其截斷值為60.38s時,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54.71%、90.00%;聯合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889(95CI:0.843~0.926),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71.18%、91.43%。見圖1。

圖1 多導睡眠圖監測儀對OSAHS發生的預測效能
3.1ACI患者OSAHS發病現狀:ACI是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發病后常引起睡眠障礙,而持續睡眠障礙會加劇ACI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影響預后效果,亦可增加OSAHS風險[4]。對于ACI合并OSAHS的患者而言,兩種疾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極易造成預后不良,增加死亡風險。近年來,研究報道,ACI患者普遍存在OSAHS風險,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5]。有研究報道,采用多導睡眠圖監測過程中,ACI患者的SE、TST、睡眠期S1+S2及REM均短(低)于健康對照組,而覺醒時間、覺醒次數相對較長(多),表明ACI患者伴有明顯的睡眠障礙。本研究調查顯示,192例ACI患者經多導睡眠圖檢測儀檢查后,OSAHS總發生率為77.08%,平均AHI為(22.19±18.29)次/h,平均最低血氧飽和度為(80.78±9.67)%,最長低通氣時間為83.3±29.31)s,最長呼吸暫停時間(33.14±26.49)s,可見多導睡眠圖監測能準確反映患者睡眠結構,能進一步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和參考;同時表明ACI患者是OSAHS的高危人群,而加強多導睡眠圖監測,掌握OSAHS發病的危險因素,對臨床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具有積極意義。
3.2OSAHS發病影響因素分析:有報道表明,OSAHS的5年病死率高達11%~13%,因此,加強OSAHS的相關因素研究,盡早預防和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各種并發癥風險。OSAHS的發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以睡眠體位、BMI等影響較大,且其與OSAHS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經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結果顯示,BMI>24 kg/m2、糖尿病、最長呼吸暫停時間>40s、仰臥位是OSAHS發病的危險因素。有研究稱,BMI是OSAHS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而肥胖是OSAHS的重要預測因素之一,相比非肥胖者,肥胖者患OSAHS的概率增加10倍[6]。此外,最長呼吸暫停時間>40s對OSAHS亦有顯著影響,是OSAHS發病的危險因素,容易加重病情,造成ACI預后不良。OSAHS患者在睡眠時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形成間歇性低氧和高碳酸血癥,血氣變化使呼吸中樞對低氧和高碳酸血癥的敏感性下降,腦血管自動調節受損,導致腦血流下降,且腦血流下降程度與睡眠呼吸暫停持續時間有關,結果使中樞神經系統的生化和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且與呼吸暫停時間呈正相關,OSAHS事件持續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明顯低氧血癥,最終導致腦部血循環中斷,發生卒中[7]。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一直是引起身體機能下降、誘發各種并發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顯示,糖尿病史是OSAHS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有學者指出,OSAHS患者的血糖波動幅度與OSAHS病情呈正相關,中重度OSAHS患者的動態血糖波動指標均高于輕度患者,且24hBMG、MAGE、SDBG等血糖波動指標均與AHI呈正相關[8]。糖尿病患者升糖激素失去固有的正常節律,釋放量增多,可引起交感興奮性,導致睡眠節律紊亂,隨病情進展極易引發OSAHS[9]。同時,OSAHS患者的細胞組織通常處于低氧及氧化應激狀態,造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致使血管內皮上表達胰島素受體功能受損,形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與胰島素抵抗兩者惡性循環的局面。關于性別對OSAHS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OSAHS患者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考慮到男性肥胖率明顯高于女性,且男性鼾癥更為普遍,均可能增加呼吸暫停次數,OSAHS比例更高。本研究單因素分析表明,發生OSAHS的患者有吸煙史比例高于未發生者,主要原因在于,有吸煙史的患者呼吸道感染風險更高,肺功能更差,煙草中尼古丁、一氧化氮可能加重氣道炎癥反應,這些均可能增加OSAHS發生率[10]。本研究單因素分析顯示發生OSAHS的患者中夜間翻身次數更少,考慮與翻身次數增加能改善仰臥位睡覺時舌頭、軟腭等軟組織重力下向咽后壁的靠近程度,咽側壁軟組織不易塌陷等有關[11]。
3.3多導睡眠圖監測對OSAHS發生的預測價值:多導睡眠圖監測主要通過不同傳感或不同部位的生物電獲取生物訊號,前置放大并輸入不同的電訊號,進而記錄不同圖形,同時采用微電腦對相關訊號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從而實現臨床診斷的目的。本研究進一步對多導睡眠圖監測對OSAHS發生的預測價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多導睡眠圖監測儀各參數聯合預測OSAHS發生效能AUC為0.889,預測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71.18%、91.43%,借助多導睡眠圖監測能較為客觀地反映ACI患者睡眠結構變化情況,指導臨床及時藥物治療,有效地糾正睡眠障礙,降低OSAHS發生率,促進早期功能康復。
綜上所述,受多種因素影響,ACI患者存在OSAHS風險,而合理控制體重、合理膳食、調整飲食結構、維持血糖穩定、加強體能鍛煉、保持良好睡眠體位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降低OSAHS風險;同時具備高危因素人群應及時采取多導睡眠圖監測,積極尋找病因,采取有效治療手段,尤其是中重度OSAHS患者應引起高度重視,可佩戴睡眠呼吸機,以改善白天嗜睡及夜間缺氧癥狀,進而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和白天工作效率,減輕OSAHS對人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