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珍 姚 娜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常見癥狀有乏力、胸悶、氣促等,可出現超過30 min的持續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手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可通過開通閉塞血管快速緩解急性心肌梗死缺血癥狀,但血流再灌注也可導致缺血心肌細胞的損傷或壞死,因此術后常采用常規降脂、抗凝等西藥進行常規輔助治療,但長期使用可導致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中醫認為,急性心肌梗死屬于“真心痛”范疇,其主要治療原則應以泄毒祛痰、活血益氣為主。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中含有黃芪、白芍等多味中藥材,可發揮溫經活血、補氣固本之功效,對寒濕阻滯經絡證有良好的功效[2]。本研究旨在探討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80例棗莊市峰城區中醫院2018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32~68歲,平均(53.69±9.25)歲;梗死部位:前壁26例,下壁10例,后壁4例;心功能分級[3]:Ⅰ級11例,Ⅱ級25例,Ⅲ級4例。試驗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30~66歲,平均(53.01±9.85)歲;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壁11例,后壁6例;心功能分級:Ⅰ級14例,Ⅱ級23例,Ⅲ級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西醫《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4]及《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辨證標準及防治指南》[5]中的相關中醫診斷標準者;經皮冠狀動脈造影等輔助檢查確診者;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等。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免疫系統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類疾病者等。
1.3 方法2組患者均接受PCI手術后,對照組患者給予普伐他汀鈉片(瀚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150,規格:20 mg/片)20 mg/d和硫酸氫氯吡格雷(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83;規格:75 mg/片)75 mg/d,均1次/d,口服。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進行治療。湯劑配方:黃芪30 g,白芍、川芎、當歸、延胡索、丹參各15 g,桂枝、炒白術各12 g,薤白、黃連、人參、瓜蔞各9 g,三七、生姜、大棗各6 g。水煎煮至200 ml,早晚各溫服1次,1劑/d。2組均治療14 d。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心電監護儀進行測量并記錄。②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D)、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變化。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2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并計算出LVEF水平,LVEF=(LVEDD-LVESD)/LVEDD×100%。③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細胞因子,包括D-二聚體(D-D)、NT前端B型鈉尿肽水平(NT-proBNP)、內皮素-1(ET-1)的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以35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血清檢測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

2.1 HR、SBP、DBP水平與治療前比,治療后2組患者的HR、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HR、SBP、DBP水平比較 (例,
2.2 心功能與治療前比,治療后2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例,
2.3 血清細胞因子與治療前比,治療后2組患者血清D-D、NT-proBNP、ET-1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與冠狀動脈血栓、痙攣有關。此外,過度勞累、暴飲暴食、情緒激動等因素可誘發其發作,嚴重者可導致患者猝死。PCI手術治療可直接通過對缺血心肌進行血液灌注,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況,但同時也可誘發心肌組織的壞死,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為減輕對心肌的損傷,臨床常輔以西藥治療,但療效欠佳[6]。
中醫認為,急性心肌梗死多在年老體衰、久患夙疾致使心脈痹阻的基礎上,復因飲食失節、情志失調、起居不慎等諸因素誘發,而其發病的關鍵在于胸陽痹阻、氣滯血瘀痰凝[7]。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中黃芪有益氣固本、養心補氣的功效;白芍可鎮痛溫中、活血舒肝;川芎、丹參、人參可活血散瘀、補氣鎮痛;當歸、大棗活血潤腸、養血溫中;桂枝、延胡索、薤白可理氣通絡、活血化瘀;炒白術可燥濕利水、健脾理氣;黃連、瓜蔞清新解熱、散瘀化毒;三七化瘀止血、消腫鎮痛;生姜疏風抑寒、溫中固本。諸藥合用,可發揮活血化瘀、益氣溫中的效果[8]。何慧等[9]研究結果表明,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后HR、SBP、DBP及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調節其心率、血壓水平,增強療效。D-D是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其可隨急性心肌梗死發作程度而升高;NT-ProBNP作為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標,其可隨患者的左心室壓力升高而大量分泌;而ET-1可反映出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損傷程度,其升高可促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加重病情。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中的丹參酮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體內血液黏稠狀態,從而改善血液循環,起到保護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黃連中的小檗堿可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血管,從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輕心肌缺血缺氧,促進病情好轉[10]。詹海琴等[11]研究結果表明,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減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心肌再灌注損傷。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血清D-D、NT-proBNP、ET-1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D-D、NT-proBNP、ET-1水平,從而保護患者心肌組織,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復。
綜上,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有效調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血壓水平,改善其心功能,降低血清D-D、NT-proBNP、ET-1水平,從而保護患者心肌組織,對患者心功能的恢復起積極影響,值得臨床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