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穎
分娩是適齡女性必經的過程,因產婦子宮收縮導致其分娩過程感受到劇烈疼痛。多年的婦產科臨床研究發現[1],產婦生理、情緒、心理的狀態直接影響其產程進展與分娩質量,大多產婦是因陰道分娩疼痛感產生極度恐懼而有煩躁不安、焦慮緊張的心理問題,于是很大程度上增加疼痛,減少耐受性。因此,從中醫的角度開展護理干預,尤其是注重穴位按摩與情志護理,有助于保證產婦分娩質量,緩解產中疼痛感[2]。本研究選取在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進行分娩的120例產婦,分析對比臨床資料,現做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從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資料中選擇120例2019年1月—2020年6月分娩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產婦年齡20~38歲,平均(29.0±3.3)歲;孕周在37~41周,平均(39.5±0.4)周;包括初產婦38例和經產婦22例。對照組中,年齡21~38歲,平均(29.1±3.2)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0.4)周;包括初產婦35例和經產婦25例。2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為自然分娩產婦;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合并癥和其他并發癥的產婦;配合度不高的產婦。
1.3 方法
1.3.1 護理方法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為對照組產婦提供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強化胎心監測,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強化產婦外陰清潔護理工作,及時記錄破膜時間等指標,做好飲食干預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產婦應用穴位按摩結合情志護理開展護理服務,具體內容如下:①中醫穴位按摩。根據產婦疼痛部位及不同產程階段取穴,按摩力度和手法根據穴位而定。潛伏期中心穴選取任脈腧穴關元,用掌面順時針輕柔按摩,配合拇指力度按壓昆侖穴、合谷穴;活躍期、第二產程中,小腹疼痛以中極為中心穴位,用掌面順時針輕柔按摩,配合拇指力度按壓三陰交及合谷穴;腰背部疼痛中心穴位選次髎,上下按摩產婦背部、腰骶部,以環跳穴為中心,環形按摩臀部。操作過程中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根據產婦疼痛改善的具體情況、主觀感受等對按摩部位、按摩力度、按摩手法等進行及時調整。②情志護理。情志護理應成為產婦分娩過程最為重要的一項護理措施之一,護理人員結合中醫“喜勝憂”思想,通過以情制情、情志轉移、安神定志的方式為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及護理干預,同時做好提前溝通交流工作,在產婦鎮痛癥狀緩解后耐心傾聽其主訴,了解疼痛情況,叮囑產婦保持全身心放松狀態,尤其要避免出現緊張焦慮的問題。告知產婦分娩過程的注意事項,通過播放舒緩音樂、轉移產婦注意力、與產婦進行聊天等方式緩解疼痛感,消除負性情況,增強產婦分娩信心,最大程度縮短產程。
1.3.2 觀察指標護理人員詳細記錄2組產婦在宮縮乏力時應用縮宮素的情況、總產程時間以及產后2 h出血量。
1.3.3 療效判斷標準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表評估2組產婦宮縮疼痛的程度,結果包括無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其中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分數越高表示產婦的疼痛感越強。
1.3.4 統計學方法將本研究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以χ2檢驗與t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2組產婦使用縮宮素、產程、出血量對比觀察組產婦宮縮乏力應用縮宮素率、總產程以及產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縮宮素使用情況、總產程及產后2 h出血量對比 (例,
2.2 2組產婦宮縮疼痛情況對比觀察組產婦宮縮疼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產婦輕,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宮縮疼痛情況對比 (例,%)
分娩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也是女性必經的過程,分娩過程產婦通常會因子宮收縮異常出現下腹部陣發性的劇烈疼痛,這亦是一種自然現象,產婦子宮只有在加強收縮后才能刺激分娩,逐漸恢復正常,而分娩的顯著特點就是疼痛和復雜,直接的刺激感會導致產婦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而這些負性情緒又直接影響產婦分娩的順利程度甚至分娩結局,還會影響后期產婦乳汁分泌情況、導致出現乳房脹痛的問題[3]。多年來臨床也提供給產婦各種止痛藥物進行干預,力求幫助產婦緩解疼痛,盡管有一定效果,但會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影響產后母乳喂養。對于疼痛刺激引發影響產婦分娩質量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護理人員要積極應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產婦緩解疼痛,增強自信,提高分娩質量,改善分娩結局,最終確保母嬰健康[4]。
穴位按摩是中醫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主要通過手法對人體的穴位產生作用,激發人體經絡之氣,并對特定的重要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調整人體機能、通經活絡以及祛邪扶正的作用[5]。中醫穴位按摩通常不需要其他工具的輔助,只需要用手的力道結合經驗,因此在操作上方便簡單,且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用忌諱各種用藥存在禁忌證等問題,也無需考慮藥物劑量和增加類型等,通常可獲取不錯的治療效果,同時又不會給產婦帶來其他不良反應,不受體位等其他因素限制,可用性非常高[6]。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為其選擇至陰、合谷、獨陰和肩井,這些穴位的按摩疏通都有很好的活血催產、通經活絡和理氣止痛的作用,同時按摩對于產婦而言又能發揮鎮痛催產的效果。另外,中醫學還指出,按摩的方法有助于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調整人體臟腑功能,還有助于強化機體的抗病能力。情志護理同樣是中醫的重要內容,中醫提倡應用情志護理時要將其主要理論作為實施的依據,同時遵循個性化、差異化的應用原則,護理人員可通過表情、行為、語言等方式予以產婦按時開導,以達到鼓勵與支持的作用,在情志護理干預下,產婦的負性情緒才能得以緩解,原有的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狀況才能得到改善,產婦分娩過程的配合意識才能加強,于是在護理人員專業的指導下更好地進入分娩的產程,確保產程更順利[7]。多年的研究實踐發現,產婦分娩過程中身心較為疲憊,需要更多的關懷與關愛,而在心理上則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在來自生理的疼痛刺激下,產婦正常的心理活動將被嚴重干擾,與此同時臟腑氣血出現混亂的問題,會誘發甚至加重疾病,產程中引發更大的疼痛感,延長產程,不利于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情志護理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針對分娩的發生、發展各因素進行結合,以注意力轉移、情志轉移、安神安志的方式在無藥物的情況下誘導產婦暫時忘卻疼痛感,緩解心理壓力,確保身心放松,逐漸舒緩和愉悅,痛閾值增加,從而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輔助分娩流程,最終順利分娩。
本研究中,采用穴位按摩與情志護理結合的觀察組產婦在宮縮乏力應用縮宮素率、總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以及分娩過程疼痛程度方面均優于單純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該結論與薛美峰[8]研究結論相似,再一次證實穴位按摩與情志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保障的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產婦的分娩過程提倡積極應用中醫穴位按摩與情志護理結合的方法進行干預,有助于縮短產婦總產程、減少縮宮素的使用率、降低出血量,同時緩解分娩過程的疼痛感,確保產婦分娩更順利,保障母嬰安全,因此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