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琴 肖連珍

摘要:目的:探究術前訪視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挑選院內2019年1月-2020年1月手術治療的80例病患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例。研究組病患均在手術前1d由訪視護士開展術前訪視,參照組病患均依據常規(guī)措施開展術前預備,觀察比較兩組病患護理成效。結果研究組術前心率與血壓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手術病患開展術前訪視,能夠提升護士的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手術的開展,這充分表明了優(yōu)質護理的內涵,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社會滿意、病患滿意、群眾滿意、自身滿意”。
關鍵詞:術前訪視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851.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伴隨著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以病患為重點,為病患帶來“優(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完全代替了傳統(tǒng)手術室護理服務概念[1]。通過術前訪視使手術室護士能夠充分掌握病患病情,主動展開術前用藥與其他準備工作,正確評估病患身體狀況,能夠制定完整有效的護理計劃[2]。此次研究針對術前訪視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運用價值展開了剖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挑選院內2019年1月-2020年1月手術治療的80例病患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例。納入指標:(1)均存在手術指征。(2)獲得病患與其親屬同意。(3)均無精神障礙。排除指標:(1)癡呆病患。(2)拒絕配合訪視者。研究組40例病患中,男性病患20例,女性病患20例,年紀20-69歲,平均年紀(45.22±3.41)歲。參照組40例病患中,男性病患22例,女性病患18例,年紀20-68歲,平均年紀(45.33±3.61)歲。兩組病患性別、年紀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病患根據常規(guī)做術前準備。研究組病患在術前一天,通過訪視護士做術前訪視,詳細內容為①訪視時間:術前一天,應該避開病患用餐或者治療時間,訪視時間需要保持在10min左右。②術前評估:查看病歷掌握病患的基本狀況,生命體征、乙肝、輸血兩項與肝功能化驗結果,有異常把結果就在術前訪視單上。和主管護士溝通掌握病患的詳細情況,囊括年紀、性別、藥物與消毒是否有過敏史、家族史、手術史、既往史、有無感染、結核。術前準備情況、備皮、藥物過敏試驗結果、交叉配血試驗結果、備血與手術安全核查表、手術病患交換核查表、手術風險評估表、手術輸血執(zhí)行單、手術部位(左右側)。③訪視內容:到病患床前,先做自我介紹,向病患與其親屬講述方式目的:向病患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與現(xiàn)代化的醫(yī)療設施,使病患盡早適應環(huán)境。告訴手術間內各種手術儀器,監(jiān)護器會發(fā)出聲響,請無需緊張。按照病患的手術情況,介紹麻醉方式、安全性與配合的注意措施,告訴病患在麻醉過程當中產生頭暈、心慌、惡心,手術中感覺到牽拉、醫(yī)生操作等都是正常反應,簡單介紹手術中的體位擺放。在交流過程當中,緊密觀察病患的心理變化,給予針對性的疏導。針對不良情緒無法緩解的病患,護理工作人員能夠指導病患通過交流、聽音樂等注意力轉移或者心理暗示等來消除病患心理壓力,使病患主動面對自身病癥并且配合治療。告訴病患術前1d洗澡更換病服,注意保暖,晚上十點之后禁止喝水,假如有高血壓病,需要遵醫(yī)囑吃藥。假如兒童,能夠在晚上12點之后禁止飲水。告訴手術當天洗臉刷牙,但是不可喝水,將假牙、手表、發(fā)卡取下,身上不可帶情侶貴重物品。女性病患禁止化妝、涂口紅,防止影
響病情觀察,假如發(fā)熱或者來月經需要告知醫(yī)生。手術當天早上排空大小便,配合病房護士做好術前準備,臥床靜候,
通過專人護送病患到手術室。告訴手術病患前當天保障良好的睡眠,假如入睡困難,能夠要求醫(yī)生給予口服安眠藥。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患術前心率與血壓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5.0進行統(tǒng)計剖析,計量資料以()呈現(xiàn),借助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病患術前心率、血壓對比
研究組術前心率與血壓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伴隨著社會進步與發(fā)展,以病患為重點是手術護理工作人員最重要的護理理念,術前訪視改變了以前只限于手術階段和病患接觸,改變了手術室工作模式進入病房為病患帶來圍術期全程護理。走進病患心理,充分掌握病患所需,使護患之間有了溝通平臺,降低病患對手術的擔心,消除不良情緒,使病患以最好的心態(tài)迎接手術[2]。
此次研究成果表明,研究組術前心率與血壓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通過術前訪視,使病患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手術治療,對預防術后并發(fā)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可以全面掌握病患的病情與病患對手術所需,及時為病患解疑答惑,加強病患信心,提升病患滿意度。
依上,術前訪視充分體現(xiàn)手術室護士對病患的人文關懷,做到使病患滿意、親屬滿意、醫(yī)院滿意、社會滿意。術前訪視工作室展開術中護理的細節(jié),對加強病患承受手術的耐受力,避免術后并發(fā)癥,幫助病患順利度過手術,推動術后早日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慧.微創(chuàng)經皮鏡碎石取石術中快遞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18年8月第12卷第4期ISSN 1674-3252/CN 11-9287/R.
[2]方蘅英.基于多學科合作的吞咽障礙管理模式的應用與評價.中國護理管理,2019,19(z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