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葛德光)日前筆者從碭山縣林業局獲悉,近年來該縣堅持“生態立縣、林果富民、統籌發展”的總體思路,以現代林果產業項目為支撐,整合各類資金,有效推進林果產業健康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林果產業鏈。
加強推進科技創新、體制創新與管理創新,實現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果業轉變。近年來,該縣堅持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優先發展壯大酥梨、黃桃、蘋果為主的特色經濟林果業,建設數字化果園和一批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集群。科學利用林果地資源和林下空間,引導構建高效產業體系,推動林果地下經濟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通過正確引導群眾,保護現有楊樹資源,改造現有楊樹林,培育速生豐產用材林;同時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發展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發展為主線,全面提升果園標準化、機械化水平,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續化發展的綠色林果產業體系。
推進林果產業規模化種植。該縣積極推廣“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基地+企業”等模式,引導農民發展土地合作、資金合作,扶持合作社,聯合企業,提高規模化經營程度,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帶動農民長期穩定增收。同時加強林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水果標準化、機械化生產,改善提高水果采收分級包裝,改善水果貯藏條件,促進現代林果產業優化升級。據統計,該縣現有林果面積15 666.7 hm2,2015 年獲得“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稱號,全縣從事林果產業的農業人員達30 多萬,林果專業合作社87 個,創建林果經濟示范點5 個,面積353.3 hm2,年產值2 600 萬元余,2020 年該縣林果經濟產值214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