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近日,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正式通過省級鸕鳥蜜梨特色農業強鎮創建工作的驗收。近年來,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借助優質水源,主打綠色生態牌,發展蜜梨園區667 hm2,年產蜜梨1.5 萬t,有力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為把生態優勢轉變成發展優勢,讓發源于仙佰坑水庫的鸕鳥溪滋養綠色農業,鸕鳥鎮從提升水環境質量入手,大力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成功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同時通過物理生物防治手段,減少農藥使用量1/3 以上,減少化肥使用量50%以上,不使用除草劑,保證了蜜梨品質。
近年來,鸕鳥鎮積極開展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鄉村人才培養,把鸕鳥蜜梨作為主導產業。2020 年,該鎮實施與浙江大學校地合作項目——鸕鳥鎮生態梨園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就梨果營養生物強化、梨樹施用有機肥、梨果貯藏保鮮等深加工技術、“富鋅梨”“富硒梨”等10 余項技術開展研發創建和推廣。該鎮還深化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合作,持續在新品種培育選育、標準化生產、疫病防治、全株利用等各方面開展研究和推廣。隨著全省首家農業(蜜梨)科技小院的掛牌,標志著鸕鳥鎮又一以蜜梨產業為主導的農業科研場所落地。除了與高校、研究院合作研發新種植技術外,鸕鳥鎮建有鸕鳥蜜梨標準化生產示范面積67 hm2,制訂鸕鳥蜜梨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實現規模生產主體90%以上標準化生產。同時,二維碼追溯體系的建立也實現了“一證一碼”全覆蓋。在種植手段上,鸕鳥鎮深化“三服務”,為農戶送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信物融合等現代化技術手段,讓蜜梨種植管理更智能。通過蜜梨生長全維度數據信息采集,經過云平臺分析處理,建立蜜梨生長大數據庫,這樣既實現資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也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標準化。
在此基礎上,鸕鳥鎮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鸕鳥溪良好的水環境,塑造蜜梨文化品牌,串聯起仙佰坑、前莊、雅城三村農文旅產業,一批批農家樂、民宿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