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月
農機推廣存在的問題與策略建議
王姝月
(大連金普新區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遼寧大連116100)
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需要重視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將農業機械與農藝技術有機結合,促使農民掌握新技術,以促進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文章就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策略建議,旨在為農業生產提供助力。
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我國各地區經濟水平不同,與地區生產技術差異存在一定關聯。就農業發展來看,其在國家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當前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若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會對農業技術發展形成制約,基于此,有必要探究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有效策略。
現代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市場日趨開放化,原本的農業機械推廣方式的適應性不足,農民不再被動接受農業機械技術推廣,而是主動參與其中,立足自身經營需求開展綜合分析,以確保農業機械技術選擇的科學性。在農業機械技術了解方面,農民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渠道,而是嘗試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農業機械技術,這就要求農業機械技術快速更新,對于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但就實際情況來看,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尚不完善,先進性不足,政府相關部門在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盡管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但并未得到嚴格有效的落實,尤其是偏遠地區尚未普及大型機械生產,推廣機制落后,使得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深度與廣度存在明顯不足[1]。
就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現實情況來看,部分鄉鎮并未高度重視農業發展,農業生產技術的先進性不足,僅僅是局限于原有基礎,并未把握農業發展實際來更新技術,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實際推廣工作中存在信息閉塞的問題,對于農業發展缺乏全面了解,并且政府方面存在重工業輕農業的情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缺乏優良條件,農業發展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在推廣信息內容滯后的情況下,技術更新的時效性不足,實際推廣工作水平無法得到提升,后續推廣的切入也存在一定難度。
近年來農業經濟逐步發展,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政府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明顯加大,但受到區域經濟的制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資金投入力度有限,導致推廣主體配備較差,機械設備更新不及時,農業機械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完善基礎設施支持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對農業機械技術發展形成制約。盡管當前財政部門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方面給予了一定資金支持,但部分區域資金缺口仍然比較大,辦公條件較差,技術水平不高,農業機械示范缺乏優良場地,因而農業經濟發展缺乏優良條件。部分地區的推廣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農機設備檢修維護工作的開展缺乏相關機構支持,專業化人才不足,農業機械設備檢修維護不到位,故障問題處理的時效性不足,實際使用性能受到影響,導致農業生產效率明顯降低。
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以農民為主要對象,農民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中,若采取統一的推廣方式,低文化水平的農民在理解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而在問題解決不及時的情況下,極易導致農民產生抵觸心理,后續推廣工作也難以順利高效開展[2]。
當前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中,推廣團隊中人員素質能力有限,團隊服務能力弱化,崗位職責劃分不清,后續責任追究難度較大,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責任推諉的情況。實際推廣工作中人員激勵不足,尚未構建完善的獎懲激勵與考核機制,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足,整體工作效率也比較低。部分推廣工作人員并未全面了解農業機械技術,知識水平有限,也會對推廣工作質量產生影響。推廣工作人員與農業機械生產廠家之間并未構建緊密合作關系,受到推廣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的影響,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水平較低。當前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缺乏完善體系支持,偏遠地區無法廣泛普及,推廣工作成效亟待改善。
就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工作模式與機制的先進性不足無法適應當前工作形勢,地方政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加大支持力度,國家部門可發揮帶頭作用,為推廣工作創造優良環境。以相關政策制度為支持,推廣工作應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保證工作的有效落實。
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中,可建立并完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體系,就以往工作中的經驗加以總結,把握時代需求,依照國家指導,鼓勵農民對現代機械技術加以試用,在農業生產領域內推廣技術。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深入農業生產基層,關注農民的生產狀況,了解技術使用情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與當地政府開展密切溝通,完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體系,切實滿足農民生產需求。
國家可整合資源,打造農業機械示范基地,為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搭建優良平臺,促進農戶交流[3]。通過農業機械示范基地的搭建,為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提供平臺,便于農戶了解農業機械技術發展情況。在農業機械技術展示方面,可選擇具有較強操作性與靈活性的農業機械,開展深入研究,將其高效率與實用性展示給農民,在試用成功后可促進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強化農民的現代化理念,自覺應用先進農業機械技術開展工作,農業機械技術得以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效率也得到顯著提高。
為滿足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需求,實際工作中需強化資金支持,對國家財政補助資金加以爭取,在政策允許下從社會方面籌集資金,比如生產廠家、社會團隊等,以促進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在推廣工作中,需要以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為依托,就資金使用加以管理,真正做到專款專用。在資金支持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堅持創新,把握市場需求,引入先進技術與項目,參考市場經濟,有序推廣技術。在實際工作中可融入新知識與新技術,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保證農業生高質量與效率,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速度也將得到顯著提高[4]。
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需重視農機化技術培訓的落實,把握好推廣的最佳時機,將農業機械技術相關知識傳授給農民,提高農民認知水平,強化其科學素養,促使農民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農業機械技術,明確其在農業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為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奠定基礎。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把握農民的實際情況,關注其具體需求,從知識傳授以及技術培訓等方面入手,系統普及農業機械技術,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促使農民主動在農業生產中運用先進機械化產品,這對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有助于促進農業經濟發展[5]。
很多農民存在嚴重的小農觀念與從眾心理,受到傳統農業生產觀念的制約,農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相對緩慢,對于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可能存在懷疑心理,保持觀望態度,使得推廣工作難以開展。為保證推廣工作成效,需強化農民的現代化觀念,結合地區農業條件及發展狀況出發,加大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力度,鞏固農民農業知識基礎,在農業生產中滲透現代化觀念與先進農業科技,打破農民封建保守的思想,整合資源,深入推廣農業機械技術,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逐步提升。基于生態環境要求來對農業機械技術進行推廣應用,與環保理念相符合,對于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實際工作中可樹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促進推廣工作成效的顯著改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進程也得以加快。比如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可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將推廣覆蓋面擴大,以現代化技術為支持搭建交流平臺,樹立合作關系,保證技術交流的時效性,就農業機械技術應用過程中農民遇到的問題加以解決,這就有助于提升農民對于農業機械技術的信任度,為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創造條件[6]。
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中,為提升推廣人員綜合素質,可全面落實思想教育,提高推廣人員的思想認知水平,明確農業生產轉型中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就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制定計劃,做出合理組織安排,加大宣傳力度,保證推廣實效。從知識、技術等方面入手開展系統教育,引導推廣人員學習農業機械技術,并推廣給農民。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等法律制度為依據,推廣人員依照規定開展工作,保證推廣工作行為的規范化。結合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實際健全工作機制與方式,細化獎懲激勵機制,完善考評體系,以充分調動推廣人員工作積極性,保證推廣工作落到實處。
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逐步提升,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機械技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促進農業生產水平提升,需要重視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優化農村格局,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應當加大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力度,打造農業機械示范基地,落實農機化技術培訓,并重視推廣團隊綜合水平的提升,奠定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的基礎,促進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王曉麗.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12):56.
[2]黃冬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種子科技,2019,37(4):161.
[3]何慶芝.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及農機維修研究[J].時代農機,2019,46(6):6-7.
[4]唐華全.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9,50(24):17.
[5]于海峰.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19,13(29):152-153.
[6]王才榮.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種子科技,2019(7):168.
王姝月(1972- ),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本科,農業機械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機械。
F323.3
A
2095-1205(2021)02-7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