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慧 孫志杰 趙煒中 李 朔
特色產業扶貧模式探究——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為例
張智慧孫志杰趙煒中李朔
(河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河北省各地區已逐漸擺脫貧困,實現了脫貧目標。文章分析了保定市阜平縣的扶貧特色產業,探索了特色產業鏈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結合當地先進的脫貧經驗,總結了其發展模式,以期對其他地區的扶貧振興工作有所啟發,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扶貧產業;特色產業鏈
近年來,阜平縣在扶貧工作中打造出了旅游業、林果業、畜牧水產業、礦產建材業等特色產業,阜平大棗、阜平食用菌等占據了一定的市場,為當地經濟的發展開拓了一條新路。阜平縣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對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極為有效,可以繼續完善并將其用于當地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
阜平縣具備良好的氣候資源條件,十分適合種植及畜牧養殖。阜平縣地處山區,全縣山場面積多達21.87 hm2,草料資源豐富,全縣牛羊養殖業發達,同時主營冷凍肉業及皮毛加工,出口全國各地。與此同時,阜平人民在脫貧攻堅道路中探索出一條特色產業脫貧路——大力發展優質、高效水果種植。通過種植高山蘋果、優質核桃、櫻桃,2017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林果種植也成為保定市阜平縣的第一產業。2018年,阜平縣共栽植蘋果、晚熟桃等高效林果2.2 萬畝,全縣林果種植面積6 萬余畝。2018年,豐產果園畝均增收過萬元。其中,阜平大棗馳名,年產過億斤,在政府政策支持及高校人才支持的條件下,衍生出棗的深加工產品,出口全國各地。
阜平縣工業基礎較為薄弱,2002年政府出臺了《阜平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規范了礦產資源的開采,阜平礦產開發朝可持續發展道路前行。阜平縣礦業開發利用礦種6種,固體礦石產量達到0.085 億噸,總產值5.2億元,礦業是全縣重要經濟支柱。此外,由于當地林果業發展狀況較好,當地水果包裝、加工產業也較為發達,當地結合林果種植以及電商產業形成了產銷一條線的高效架構。
阜平縣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優勢,抓住河北省授予龍泉關鎮“鄉村休閑旅游示范村”的契機,建設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連片鄉村休閑旅游示范區的旅游發展項目。夏莊鄉云花溪谷4A景區創建、城南莊鎮的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三期、天生橋鎮仙人山景區、天生橋景區景觀提升,吳王口鄉神仙山景區建設等旅游景區完善提升重點工程已全面開工,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黑崖溝村、平石頭村,城南莊鎮花山村等鄉村旅游重點村旅游基礎條件、人文環境提檔升級正加緊推進。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悠久的紅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體驗。
拓寬融資渠道,探尋資金來源。阜平縣融資模式較為單一,融資主要依靠金融機構,效益較低,不足以支撐當地繼續深層次、多方位發展。目前,阜平縣正規金融機構主要由農信社、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與農發行構成,金融機構作為該縣資金的融通部門,順暢地將存款轉化為投資,滿足當地生產性需要,對該縣經濟影響深遠[1]。合理引導社會工商資本對特色產業進行融資,支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阜平縣各村設立網點,加大農村信用貸款投入力度,提高信貸額度,支持鄉村產業發展。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和相關政策,扶持優質產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對企業進行考核,鼓勵一部分有潛力的企業發行債券、中期票據等,以增大融資數額,滿足各產業發展需要。
創新信貸支持模式。人們的信用意識淡薄,在阜平縣農村信用社的訴訟案件中,信用環境惡化是當前清收不良貸款的最大阻力,借款人主動還款意識差,存有僥幸心理,互相觀望心態嚴重,認為貸出來的款是國家的,不用歸還[2]。完善信貸主體的征信制度。將信貸主體基本個人信息,包括借貸情況、個人信用狀況等相關情況納入征信體系,根據經濟實力、專業特長、創業規劃建立個人經濟檔案,幫助金融機構分析借貸人信用水平和還貸能力。基于當前產業發展多元化、功能多樣化,應當擴大貸款抵押物范圍,同時政府建立擔保基金,一方面可以降低貸款創業者的風險,另一方面更加激勵社會資本流入,為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生機。
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水平。阜平縣科技尚不發達,極大阻礙了當地產業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地政府應與高校合作,加強農業科學與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引導涉農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圍繞產業發展、農村發展需要展開研究,完善農業科研成果系統,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優勢,實現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同時全方位做好線上線下科技成果轉化的宣傳,保障農民的應用效果,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構建全產業鏈,推進產業融合進程。以農業產業鏈為基礎,包含基本農業種植、加工、運輸、銷售、觀光農業等全過程,從生產的初級產品到最后的終端產品,以及銷售過程中的服務等,實現以農業產業為主導,帶動加工業、旅游業、物流業為一體的三大產業融合發展。挖掘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阜平縣的科學技術和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特色產業是其發展的希望,因此,更應建設以特色產業為主的全產業鏈,創造特色模式,因地制宜實現產業發展。
促進產業發展,人才是關鍵。加強人才培養,提供智力保障。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首要資源優勢,青年人擁有較高的技術和文化素質,對于新的事物接納較快,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智力保障。人才培養首先在于加強對原有的農業生產人員的培訓與引導,加強農業技術和其他產業發展的相關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其次落實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的可持續性,憑借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實現人才的引入;再次強化素質建設,為人才培養提供后續保障和進修機制,保障人才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升。
進行旅游品牌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阜平縣是文化名城,具有紅色文化,習總書記曾到阜平實地考察,給予了深切關注,因此,可以在阜平現有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宣傳,提升阜平縣紅色旅游文化的品牌影響力,擴大知名度。創新旅游品牌營銷新模式,借助現代技術和媒體途徑挖掘自身文化價值,找準定位探索品牌營銷新路徑。例如通過與短視頻企業合作,借助短視頻、生活分享軟件等新興媒介豐富營銷途徑,不僅能降低人工宣傳成本,更能快速提升品牌影響力,提高知名度。
拉動產業合作,提升服務品質。面對各地域旅游景區同質化嚴重、缺乏文化特色的現實困境,挖掘自身文化特點樹立文化品牌的重點。政府需要深化創新驅動模式,引入新的經濟思維和文化元素,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拉動產業合作,引入企業參與項目合作,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發展,使單一產業向多元化發展,借助企業實現產業的專業化發展,不僅提升了產業質量,還降低了解決問題的投入成本,實現一舉多得的效果。同時利用產業投資資金,建立健全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倡導當地的文明旅游新風尚。
助推產業轉型,實現全域特色旅游。當前傳統的旅游市場已經飽和,單一旅游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旅游產業不僅需要實現引入企業,還要實現旅游資源整體的統一配置,打造全域旅游,以阜平產業和文化特色為主線,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展特色采摘園、農家樂等旅游項目,構建紅色旅游、自然景觀與人文體驗融為一體的旅游格局。打造全域旅游模式,優化阜平縣當地旅游資源的配置,包含民俗精品、溫馨民宿、特色美食、人文景觀等多個維度,打造吃穿住行全方位、立體直觀的文化旅游體系,加快政府主導的旅游產業布局,全面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完善政策性規定,倡導全新的旅游布局。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是關鍵,阜平縣以其獨特的產業特色帶動當地經濟迅速發展,三大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特色產業鏈聯動之勢,以此為經濟發展基礎,結合有利政策,凸顯當地特色,各類型產業之間互相促進,完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建設格局,更有助于推進當地鄉村振興的進程。
[1]鄭志英.金融支持阜平縣經濟發展問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
[2]樊思錦.阜平縣金融精準扶貧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D].保定:河北金融學院,2016.
The Research 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Fuping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Zhang ZhihuiSun ZhijieZhao WeizhongLi Shuo
(Hebe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olleg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With the deepening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ll regions in hebei province have gradually get rid of poverty and have achieved the goa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es in Fuping county, Baoding city, and explores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hain 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sid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development mod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cal advanced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oping to enlighten other areas in this aspect, so as to truly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hain
DF413.1
A
2095-1205(2021)02-11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56
河北農業大學校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河北省美麗鄉村實證調查研究——以保定阜平縣為例(NO:2020137)
趙煒中、李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