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金秀
(南寧樹木園 廣西南寧 530000)
桉樹的生長周期短,生長迅速,可以選擇肥沃的土壤、疏松的土質、排水性能以及坡度適宜的區域作為桉樹的造林地。肥沃的土壤能夠給予桉樹足夠的養分生長,而疏松的土質能夠有效助力桉樹根部的生長。良好的排水性及適宜坡度能減少周邊的水土流失,進而確保桉樹的健康成長。選好造林地之后,后續還需要進一步清理林地,特別是林地內的雜灌木,一定要清除干凈。具體的林地清理方式可以用免煉山或者火燎煉山。
在桉樹種植過程中,要積極落實標準化種植操作流程,確保植株種植規劃效果符合標準和實際需求。在施肥操作前,要將成分配置和肥種配置結合在一起,保證搭配效果的完整性,結合土壤的具體情況進行集中整合。目前,主要在每個種植坑內施用鈣、鎂、磷的復合肥,一般控制在400 g~500 g,將其作為種植的基肥,復合肥放置后,要在基肥上添加2/3的土壤,并混合攪拌均勻,確保處理效果符合預期,最后再添上一層表面土,保證施肥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促進桉樹的生長。在合理化施肥過程中,要具體分析桉樹的不同生長階段,從而建立動態化施肥計劃,為桉樹種植項目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在桉樹種植的第一年,主要是針對桉樹的根系和枝葉,施用氮、磷、鉀復合肥。桉樹種植的第二年,這個時期是桉樹自身枝干的高速生長期,主要是磷肥和鉀肥的復合肥,不能使用或者盡量少用氮肥,從而保證桉樹種植效果符合預期,基本的復合肥數量控制在0.4 kg左右。桉樹種植的第三年,這階段是樹干生長高峰期,需要的肥料數量和種類都偏多,需要相關種植人員結合實際需求,確保管理效果和肥料控制機制的完整性。
正常情況下,實生苗的移栽時期是在六月上旬雨季時節。移栽之后需要定期澆足量的水,并且其培土要高于地表,否則就很容易積水,進而將桉樹幼苗的根系腐爛并侵蝕。實培苗的移栽,選擇幼苗長到3 cm~4 cm長的時候,同樣的在移植前期需要做的工作有在室內或者室外弱光條件下打開培養瓶的瓶蓋,經過3 d~5 d的環境熟悉,幼苗就可以逐漸感受到外界的環境,就能快速地適應外界環境,由此提高其成活率。移植時一定要小心保護好幼苗根部的完整性。在這時候還需要仔細清潔培養基,避免培養基內大量細菌以及真菌的繁衍。最后就是需要把幼苗放置于營養袋中,然后持續澆水7 d。幼苗移栽到造林地內需要注意種植的密集程度,如果種植過于密集會影響到桉樹的成活率,同理也需要注意桉樹幼苗栽種的深度。種植幼苗一定要讓根帶上土球,這樣就能保護好桉樹的根部,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壓迫。
對桉樹樹苗進行養護管理能進一步提升桉樹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保證桉樹栽種的成活率。桉樹種植管理眾多環節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施肥,幼苗最佳施肥時間是栽種后的兩三個月內。施肥時需要先挖一個合適深度的坑,然后再將肥料放置到坑底,接著就用土填滿坑,直到高于地面或者是呈現拱形。此時還需要將多種雜物、雜草一并清除干凈。此外還需要定期修剪幼苗的枝干,剪除稠密的外圍枝條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枝干,保證枝干的透光性。
桉樹焦枯病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引發的病害,可使桉樹枯枝落葉,嚴重時可致死,桉樹焦枯病的病菌主要為害葉片和嫩枝梢。葉片感染初期出現針頭狀大小的水澤斑,病斑逐漸擴大,組織壞死如被燒灼,邊緣有一赤褐色暈圈,后期病斑中部變灰褐色,多數病斑連結造成葉尖和葉緣枯病葉卷曲、脆裂脫落。桉樹的葉片極其容易產生膠枯病,其葉片一旦存在著灰綠色邊緣水漬狀的病斑,那么勢必會進一步枯萎成黑褐色。葉片的焦枯病如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勢必會造成桉樹的死亡。
桉樹青枯病會使幼苗發生整株枯死或幼苗基部葉片變紅變紫現象。本病病原為青枯極毛桿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E. F.Smith)為真細菌綱、假單胞桿菌屬的生理小種。桉樹青枯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青枯病,病株葉片急速失水萎蔫,葉懸掛于枝條上不脫落,呈現典型的“青枯”癥狀。枝干表面有時會出現褐色至黑褐色的條斑,解剖莖干,木質部變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爛,皮層脫落,木質部和髓部壞死,壞死的根莖有臭味。將病根、莖橫切面浸入清水中,可使清水變成乳白色,如將清水滴在橫切面上,1 min~2 min后,切面的木質部即出現白色到淡黃色的細菌膿液,有時呈環狀溢出,這一特征是診斷青枯病的重要依據。慢性青枯病,病株表現發育不良、矮小、下部葉片先變成紫紅色,后逐漸加深并向上發展,最后葉片干枯脫落。部分莖干和側枝出現不規則黑褐壞死斑,嚴重時整株枯死。此類型病株,從發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時間較長,一般3~6個月。根、莖解剖特性與急性相同。引發青枯病的原因,大概率是土壤傳染,即存在著有機肥的土壤,特別容易發生青枯病。
桉樹幼苗一旦受到白蟻的侵蝕,那么勢必會造成桉樹莖部枝干以及根系的損壞,桉樹無法正常地生長,嚴重的還會造成桉樹的直接死亡。
桉樹林中的一種外來類型侵害物為癭姬小楓。這是一種極其高危有害的入侵,能夠直接損害到桉樹的莖葉,讓其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直接影響到桉樹植株的高度以及生長速度,后期會使桉樹幼苗葉子大量掉落,甚至會讓整個根系枯萎。
桉樹的焦枯病防治措施有以下幾個。(1)挑選適合桉樹生長的苗圃,一定要注意苗圃地的空氣流通,避免植株的種植間隙過密。(2)加強對苗圃地的管理,以此來管控苗床的水分。夏季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遮擋措施。比如做好桉樹的遮陽工作,或者是通過除草方式有效降低土壤的溫度。還可以增加施肥的量,提高幼苗的抗病害能力。遇到高溫高濕的氣候時,可以噴灑波爾多液或者是百菌清600~800 倍液,每隔7 d噴灑一次,以達到保護苗木的目的。而在插扦苗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消毒插穗,插穗通常的消毒方式為將茶水泡置在0.2%~0.3%的高錳酸鉀中。插穗泡夠6 h。6 h之后就可以用清水清洗,然后再將插穗插入營養袋中。第二天后就要開始第一次的施藥,即需要先用0.2%的高錳酸鉀消毒干凈,消毒完畢,還要用清水清洗好幼苗。接著還需要使用75%的百菌清600~800 倍液噴灑幼苗。每隔一個星期做一次施藥工作。(3)及時處理桉樹病株。拔除掉已經存在病害的幼苗,然后再使用0.2 %~0.3 %的高錳酸鉀噴灑到幼苗中,抑制住病害的蔓延,噴撒過后同樣還需要用清水洗苗。
防治青枯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高質量的幼苗。幼苗在移植后還需要定期施加有機肥。一定不能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否則未腐熟的有機肥的營養成分一旦被桉樹攝入,會讓桉樹直接產生青枯病。
選擇抗蟲害性能高的樹苗是桉樹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環節。選取樹苗時一定要注意幼苗的抗蟲害特性。幼苗經過檢驗之后,需要用200倍的福爾馬林液再次消毒。到了后期則需要借用一些有機肥。防治桉樹的病蟲害應基于不同病癥采取不同措施,如白蟻類的蟲子會慢慢侵蝕桉樹,對此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通過藥物誘捕蟲害盡可能地保護好桉樹,使其健康成長。具體的誘捕步驟為:在林地中挖10個~20 個小洞,然后在洞口上放置一到多個白蟻誘殺包,白蟻誘殺包可以引誘出白蟻。放置好后就把干草蓋上并壓實。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林地開展除草以及白蟻的處理工作,其目的就是白蟻的食物來源全部切斷。沒有食物來源,白蟻就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以減少白蟻的數量。對于癭姬小蜂,最好的防治方式為在幼苗期內就使用殺蟲劑,從根源上直接解除后患。這種方式的蟲害防治投入低、見效快,有助于桉樹的健康成長。
本文基于桉樹造林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科學合理安排各個階段的桉樹防治措施,就不同的病癥實施相對應的防治對策,由此而達到相應的管控目的,進而助力于提高桉樹的存活率和生長質量,并讓桉樹處于健康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