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樂
(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古城鎮農業服務中心 云南普洱 666502)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是否穩定、持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為了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應當注重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分析現代蔬菜產業發展狀況,可知蔬菜產業整體發展狀況良好,但發展之中存在諸多亟待解決問題,一定程度阻礙了蔬菜產業生產經營水平的提高,影響蔬菜產業發展。對此,應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積極促進現代蔬菜產業融合發展,使得蔬菜產業在諸多項目的加持下更好地經營,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更好地建設和發展新農村創造條件。
相對于城鎮,鄉村兼顧了生產、生活、生態與文化發展等多個功能,但因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鄉村經濟發展不佳。我國在高度重視小康社會建設的當下亦在推動新農村建設,即希望鄉村與城鎮相互促進,共同構建人類活動的主體空間,促進國家興旺。為此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于推動新農村良好發展的考慮,通過在農村地區打造新興產業與企業來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結構重構。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意在使農村能夠以產業興旺為主導,生態宜居為原則,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根本。由此看來,所謂產業融合是指不同企業、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滲透或交叉重組。這就意味著農村需要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體系,切實有效地解決農村經濟問題,盡可能地縮短城鄉經濟差距。由此可以看出,產業融合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內容,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為了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使主導產業作用機理和關聯融合作用機理充分發揮出來。比如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實施“電子商務+農業”的產業融合滲透形式,能夠擴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銷售,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村更好更快發展[1]。
我國在大力提倡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情況下,還要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國家相關機構及政府部門應相互協調、共同作用,推動蔬菜產業發展,也就是以打造區域性的產業特色為前提,根據農村蔬菜生產實際情況及經濟發展需要,積極打造蔬菜產業特色產品并擴寬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銷售量,創造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發展。當然,現代蔬菜產業發展中也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
蔬菜產業集中經營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還能夠促進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但立足于現實層面,就現階段我國蔬菜產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地理環境和地理形勢的影響,使得土地集中困難,相應的區域性蔬菜產業集中經營難以實現。另外,農民的思想意識和知識水平有限,使得他們無法正確認識集中經營及其重要性,或多或少不認可蔬菜產業集中經營,進而造成了蔬菜產業集中經營困難[2]。
不斷提高蔬菜產業生產經營水平,積極打造蔬菜產業特色產品,才能更好地銷售農產品,創造經濟效益,推動蔬菜產業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但現階段蔬菜產業生產經營中依舊存在諸多不足,如農業技術引進不到位、產業管理能力不強、農民思想觀念比較落后等,均會影響經營結果,致使蔬菜產業經營水平難以提高。
蔬菜產業生產經營的主體是農民群眾,他們的思想意識、農業種植知識及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均會影響生產經營活動。對現階段蔬菜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予以分析,不難發現當前農民并不能滿足蔬菜產業生產經營需求。農民對蔬菜產業發展認識不足、綜合素質偏低、掌握的專業種植知識和技術有限,使得其難以專業化、科學化、合理化地實施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特色蔬菜產品的打造與銷售勢必會不佳。
面對現代蔬菜產業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探索現代蔬菜產業融合發展之路,解決當下問題,以便更好地發展蔬菜產業,創造經濟效益,推動新農村建設與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現代蔬菜產業融合應以創新、融合和服務為主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融合增值和服務支撐戰略,優化蔬菜產業鏈,打造蔬菜產業特色產品,開展特色產品銷售,提高經濟效益。
3.1.1 打造新產業
基于相關政策文本,蔬菜產業融合應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積極打造特色產品,進行產業基地群建設,構建產業服務平臺,以便蔬菜特色產品生產、銷售及服務能夠一體化運作,促進蔬菜產業發展。
3.1.2 培育新業態
不斷擴大蔬菜產業鏈,能促進蔬菜產業良好發展,所以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應充分利用農村資源,提出并落實蔬菜產業相關項目,如生態循環、休閑旅游、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以此來優化產業鏈,為更好發展蔬菜產業創造條件[3]。
3.1.3 構建新模式
為了使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現代蔬菜產業融合發展,還應構建新模式,即“龍頭+平臺+集群+現代服務業”的運作模式,以便蔬菜產業在創新驅動的引領下,以現代農業發展為載體,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使產業鏈完整,優化蔬菜產業生產運營。
3.2.1 依托生態循環來促進蔬菜產業融合發展
依托生態循環來促進蔬菜產業融合發展,主要實施的發展方式是“園藝高效+”產業融合發展方式。也就是基于生態循環理念,根據蔬菜產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及區域優勢,積極進行智能日光溫室建設,使蔬菜育苗、蔬菜種植、保鮮加工、冷鏈倉儲物流一體化運作;構建蔬菜生產基地,采用健康種養模式,實現蔬菜種植與畜牧養殖相結合,以便蔬菜種植過程中運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構建農博園,使之集觀光休閑、農耕體驗、蔬菜品嘗等功能于一體[4]。
3.2.2 依托深加工來促進蔬菜產業融合發展
依托深加工來促進蔬菜產業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工帶動,物流聯通,延伸蔬菜產業鏈”。也就是與加工龍頭企業合作,打造蔬菜品牌,并且對蔬菜進行深加工,推出多種農產品。在此基礎上拓展銷售渠道,如線上和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加之物流配送支持,以此來擴大產品銷售,提高產品的市場份額,真正推動蔬菜產業融合發展。
與城鎮經濟發展相比,農村經濟發展落后,這就使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難以與城鎮居民相媲美。為了縮短城鄉差距,促進國家更好更快地發展,積極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面對當前我國現代蔬菜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應以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為背景,創新驅動為引領,產業融合為主旋律,不斷推出蔬菜產業融合相關項目,擴大且優化蔬菜產業生產經營,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推動蔬菜產業發展,為構建和發展新農村創造條件。